《红楼梦》是本什么样的书?为何学生必读高考必考?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今年全国高考语文的甲卷、乙卷都考到了《红楼梦》。甲卷是作文,乙卷是现代文阅读选择题。这与普通高中政治、语文、历史三科成为教育部统编教材的大背景有关。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的要求中,一改单篇篇章阅读的主导地位,“整本书阅读与探讨”任务群一跃成为18个任务群之首,并贯穿高中语文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由教育部统编的高中语文新教材也增加了“整本书阅读”单元。古典名著《红楼梦》和社会学经典著作《乡土中国》成为入选“唯二”的书目,成为高中生必读书籍,高考必考内容。

  

  《红楼梦》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红学会张庆善会长说:“如果说地球上的书都没有了,突然发现某个角落还有一本《红楼梦》,那么中国人可以放心了。为什么?有《红楼梦》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就不会毁灭掉。”作家白先勇说《红楼梦》是“天下第一书”,曹雪芹是“天眼看红尘”。也就是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东方文学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代表着中国传统哲学和思想史的最高成就。书里不只有最美的建筑、饮食、服饰、诗词等,不只有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更用最精妙的文学艺术手法传达着充满辩证法、儒释道一体的大道之理。

  骨格不凡、丰神迵异的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乃僧道之真身,他们逍遥于红尘之外。满头癞疮、瘸腿跛脚的癞头和尚、跛足道人是僧道在人间的幻像,象征人体的残缺阻碍不了个人修行的圆满。《庄子》一书中就有很多这样的高人。神瑛侍者下凡叫造历幻缘,入世、出尘都要到太虚幻境警幻仙子案前挂号、销号。这说明太虚幻境就是人间幻像。警幻仙姑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说明人间充满离恨之愁。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意即人间的美好馨香都是暂时遣送的虚幻之像。

  

  “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的警幻住所,脂批“已为省亲别墅画下图式矣”。省亲别墅是贵妃元春省亲时所盖大观园的主体建筑,这是不是让你联想到世俗皇权?瑶池不二、紫府无双的警幻仙姑司人间风情月债、掌尘世女怨男痴 ,引导着宝玉等痴人跳出迷津,归孔孟经济之正道。说明警幻仙姑是入世醒人、儒之圣者。 僧道说说笑笑到警幻案前挂号销号体现出儒释道三家和谐相处的大道至境。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世界的本源,是万事万物的规律。无论是儒家的“中庸”,还是道家的“自然”,抑或释家的“真如”,都是从“有无”或“色空”的角度解释阴阳之道。“道”就是祖宗的太极图,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乃至灵魂。《红楼梦》太虚幻境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就是讲的“道”之理, 渡人出迷津的木居士与灰侍者就是“道”的“体”与“用”。《红楼梦》无论是石头宝玉的故事,还是金陵十二钗故事,抑或以贾府为首的四大家族兴衰史,都统摄于木居士与灰侍者的“道之体”与“道之用”关系。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既有利于个人渡过人生迷津,又有利于社会文明和谐,更有利于国家繁荣富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关键时刻,《红楼梦》走进高考成为高中生必读必考书,其原因不言自明。

  

  但《红楼梦》这本书,喜欢的人手不释卷,不喜欢、读不下去的,也大有人在。2013年6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曾在网上做了一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统计近三千名读者的留言后,得出的结论是《红楼梦》高居“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榜首。面对此现状该怎么办?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在设计整本书阅读理念的时候提到,“要让高中生有这样的意识,读书不能就易避难,不要总是读自己喜欢的、浅易的、流行的读物,在低水平圈子里打转。年轻时有意识让自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读一些可能超过自己能力的经典,是一种挑战。”

  整本书阅读,学生真正读进去很重要!整本书阅读还是要回归到文本本身,注重文本带给学生文学素养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关注中学生的精神成长,找到这本书与真实生活相关联的映射点。从这个角度讲,大观园就是青春校园,石头入世历幻的故事就是青少年成长的故事。他们有爱情的渴望与思考,有爱情的困惑与痛苦;他们有青春期的激烈叛逆,也有成熟后的深刻忏悔。读懂了“意淫”与“皮肤滥淫”的区别,读懂了宝玉否定之否定的成长历程,就领悟了儒释道合一的人生大道,就解决了青少年成长的一切问题。兼黛玉宝钗之美的秦可卿不只是宝玉的性启蒙者,更是引领宝玉精神成长的关键人物。

  

  回到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沁芳”之所以比“翼然”“泻玉”高明,在于其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而这是宝玉超越众人移用名言、化用名句的手法,根据情境独创出来的。熟读《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沁芳溪是大观园很重要的景致,宝玉还在亭上题有一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堤柳、岸花都因水的沁润而格外翠绿、芬芳。其实沁芳溪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其流向的分与合形象地诠释着儒、道两家文化的关系。水旁的花木是以宝钗、黛玉为首的金陵十二钗女儿的象征,是文化的载体。只有超越二元对立的固定思维,领悟“钗黛合一”“儒道互补”的大道之理,才能既享社会的文明和谐,又享个体的精神自由与活泼泼的创造。这不正是每个人的梦想吗?这不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实现的条件吗?

  举报/反馈

上一篇:“蔗”里真甜,柳城的这个乡镇果蔗名不虚传
下一篇:五帝演义之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