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车谋杀案》电影都拍了五六个,还是没走出福尔摩斯的阴影
文:逍遥小妖、YuWei、喃酱
编辑:喃酱
《东方快车谋杀案》这本 1934 年出版的推理小说,到现在已经畅销 83 年了。
大部分推理小说都是一次性消费,读者执着于在书页间寻找蛛丝马迹推断凶手,知道了结局就不会看第二遍。如果有人在书的第一页上圈个人名写上「这是凶手」,这本书基本就废了。
但这条定律对 83 岁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根本不起作用,书一直卖得不错,美国、英国、日本的导演们,还在大众完全知道故事情节和结局的情况下,把这个侦探故事翻拍了一遍又一遍。
导演们这么执着地翻拍经典之作,是不是骂挨得还不够多?
肯尼思·布拉纳扮演的波洛
最近,《雷神》和《灰姑娘》的导演肯尼思·布拉纳也来作死了。他导演并主演的 2017 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上映了。
超级 IP 的新编
虽然《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原著已经发布了 83 年,但是可能真的有不少观众对这个故事并不了解的。电影散场的时候,我听到旁边的年轻情侣之间有这样的对话:
「我还以为主角是福尔摩斯。」
「这个故事好像是根据美国真是事件改编的吧。」
「阿姆斯特朗是那个登月那个人么?」
昨天晚上马伯庸发了一条和结局相关的段子,下面被人喷惨了,因为「剧透」。
从影视角度看,观众不熟悉《东方快车谋杀案》并不稀奇。《东方快车谋杀案》最经典的版本是西德尼·吕美特导演的版本,在奥斯卡拿了六项提名和一项获奖。这个版本拍摄于 1974 年。
1974版的侦探胡子看上去真实多了
在此之后比较经典的版本,是菲利普·马丁导演的 2010 英剧版和 2015 日本富士电视台建台 55 周年日剧 SP 版,这两部虽然在英剧和日剧粉丝里有一定影响,但也没有在国内引起广泛的关注。
导演们热衷改编《东方快车谋杀案》是有原因的。一方面,这起谋杀案发地点在空间狭小的列车当中,场景别致,投资和拍摄难度也不大,野村万斋主演的 2015 日本版里就几乎没动用到任何大场景和特效。
野村万斋版的特点是外景不够颜艺凑
肯尼思·布拉纳版本对画面和道具的品质很执着,跨越欧亚大陆的东方快车号也给了导演表现外景的空间,耶路撒冷的哭墙、伊斯坦布尔的巨大穹顶,名胜和特效的结合制造出了油画般壮美的画面。
影片剥去了以往悬疑片的阴冷恐怖,反其道而行之,以温暖明亮的镜头和欢快轻松的节奏展开剧情,开头神探出场时还埋了很多梗,潇洒不羁的胡子造型,强迫症般对鸡蛋的执念,「you are not prostitute」对白调侃,都会让你忍不住在荧幕前噗嗤一笑。
但物极必反,前面铺垫过于欢快轻松,当剧情真正进入小高潮,影片的基调反而没能反转过来。德普身中 12 刀惨死时全无一丝一毫的恐怖紧张感,唯一给人的冲击就是,呀,德普叔怎么这么早领便当了啊。一壶浓茶,加了太多的水,是去除了苦味,可惜到最后茶味也消失殆尽,只剩下寡淡无味的白水在杯中。
福尔摩斯阴影下的神探
毫无悬疑感的剧情外,最值得吐槽的是主角人设。在 2017 版《东方快车谋杀案》里,名侦探波洛的形象就像导演用胶水硬糊起来的纸片人,没有剧情冲突的戏份加持分分钟瘫倒在地。
波洛基本全剧都活在福尔摩斯的阴影里,不食人间烟火,不通人情世故,不懂人性复杂。「一件事不是对的就是错的,没有中间地带」,很难想象这种二元世界观座右铭是出自一个看遍人间罪恶,抓过无数犯人的神探。结尾波洛找到了灰色地带,突破了自己陈旧的价值观,看到这里,坐在电影院两个小时的观众们只能在座位上伸个懒腰打个哈欠为他喝彩了。
仔细看眼睛……是不是有点像老年的卷福
12 个共犯性格和情感的复杂纠葛是原著中的一大看点,肯尼思·布拉纳则把看点搞成了槽点。原著中从贵妇、教授到司机甚至公诉人儿子,每个共犯背后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点,每个人都怀揣着各自的情感,在不同身份和立场下,共同进行了对心中正义追求。
肯尼思·布拉纳除去自己担当主演,还请了大量知名演员来出演配角,包括约翰尼·德普、佩内洛普·克鲁兹、朱迪·氮气等等。但由于影片节奏冗长混乱,又混杂了太多情感纠葛,留给每个角色树立自己形象的时间就少得可怜,这就导致影片中人物形象都很单薄。
德普造型很帅,但没几个镜头就挂了
不仅性格,影片里角色的造型都让人不太能接受,尤其是主角波洛抹了三斤发胶的假胡子。影片里不同身份地位职业的男性角色,服装颜色和款式却是基本都一样,但还算是可以用肤色和发型区分。不能用肤色区分的女性角色甚至连外形都差不多。
找不同:不看领带和领结,两位男士的西装的区别在哪?
对于脸盲症来说是不可能看外国侦探影片的,当片子里所有的女性角色都梳着同样发型的时候我就只能从发色来判断角色了。然而……她们还流行戴帽子啊,所以对于我来说,感觉就是咦……你不是阿姆斯特朗的保姆么?咦,你不是阿姆斯特朗的小姨么?诶,你不是阿姆斯特朗他家家庭教师么?
虽然单拎出来看海报几个女性角色我能分清,可在剧中某些场景是真的分不清。然后不知道是不是这两年推理电影和影视剧的套路,我记得以前的侦探电影说话并没有这么快的,这部片子和如今的其它推理电影一样习惯用快速的念白来表达主角的思维敏捷,但是在电影院里又不能停下来先看看字幕!只能是「好好好,你说的都对」了。
找不同:上面两位女士是不是同一个人?
开场(上车之前)的场景布置和 NPC 走位都有些太奇怪了,感觉不像是一部写实的推理电影,那个展台上热闹的程度和人来人往的表现让人觉得在看哈利波特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主角在车站每和一个熟人远距离见面,一定有几个 NPC 精确垂直与主角和那个熟人之间,要在他们握手之前从主角面前穿过。
过程中长镜头和上帝视角的滥用让人摸不着头脑。影片中动不动就突然出现又没什么意义的上帝视角总能把观众吓一跳,如果导演只是想让观众了解车厢结构完全犯不上这么干,只要像 2015 日本版一样,在列车员向侦探讲解时多给车厢结构图几个特写就足够了。
其实到最后,我并没有完全搞明白他们在走廊里那段是怎么绕过主角的目光的。这可能也和没有给全车的俯视图有关。
虽然整体剧情略感失望,但米歇尔菲佛在结尾贡献的精湛表演却十分深入我心。
最后一幕,波洛与 12 位共犯进行最后的审判,米歇尔菲佛拿着枪,一字一句地诉说着这些年内心的苦楚与悲痛。米歇尔出神的刻画,让观众们屏住呼吸,结尾颤抖而悲壮的那句「I died with Darcy」将电影的冲突推向最高潮,然后毅然决然地闭上眼睛扣动扳机,让人动容。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