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有时候总是焦虑、恐惧、攻击自己呢? | 心理学观点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我的朋友阿萍,前两天周末因为孩子教育问题和老公大吵了一架。

  老公觉得:“我平时上班本来就很忙,到家孩子都睡了,只是让你多看顾一下孩子怎么了?”

  阿萍也据理力争:“就你上班忙?我下班了还得去接孩子,平时都是我一个人在照顾。现在周末,让你陪孩子写作业你看那个一脸不乐意的样?”

  两人吵着吵着就开始指责对方其他不合适的地方,越说越激烈,孩子都从屋里跑出来大喊“你们别吵啦”。

  最后阿萍以“算了,和你说不通”结束,来到我家找我诉苦。

  

  看到这样的对话,很多人觉得再正常不过了,不就是婚姻里的一点插曲嘛,但很多人意识不到其中很多语言其实都是变相的攻击。

  气头上的双方,多半会发展为:你不听我的就是错的。通过争吵来变相告诉对方,我根本不关你的理由,我只想让你屈服。

  如果争吵没有终止,甚至还会演变为肢体攻击。

  为什么我们经常会搂不住火,开启攻击呢?

  在心理学中,关于著名的“踢猫效应”有这样的一个小案例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在我们受挫内心处于愤怒的状态时,会有一种攻击或伤害身边事物的冲动(虽然不一定要表现出来)

  这都是一种潜在性攻击倾向。

  

  攻击倾向是准备对他人发起攻击的心理特征,是存在于人格中对他人产生攻击行为的意图即潜在性攻击。

  它是一种本能,在得不到合理的控制和宣泄的情况下就表现为攻击行为。

  一般而言,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

  而且在愤怒情绪、失眠不足、敌意等情绪催化下,攻击倾向会得到加强。

  

  弗洛伊德说,越是被禁忌的东西就是越是可能被需要的,当我们有意压制某些东西的时候,可能结果就适得其反。

  所以当我们受到上司或者强者情绪攻击后,又会去寻找自己的出气筒。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最终的承受者,即“猫”,是最弱小的群体,也是受气最多的群体,因为也许会有多个渠道的怒气传递到他这里来。

  那么我们真的拿这种攻击性没有办法吗?

  有办法,这种潜在攻击性有个特性:它从不会自动消失,但可以被个体合理转化。

  在不走极端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试着去合理转化你的潜在攻击性,将攻击性转化为能量。

  比如学会向内反思,去看清我们自身的潜在攻击性是哪种类型。攻击性行为不同,发泄出来的方式也不同。再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去合理发泄情绪,让自己情绪变得平和下来。

  

  控制攻击倾向将会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有利于个体的健康成长。

  只有看清这一点,才能更好地与自己和解,与他人相处;同时也能帮你准确识别对方的潜在攻击行为是什么,更好保护自己。

  那么你的潜意识中藏着哪一种攻击类型?

  你隐藏的攻击行为又有哪些?

  又该如何转化这些攻击性呢?

  潜在攻击性测试专业版

  我们联合国内专业心理服务平台壹点灵,为你推荐【潜在攻击性测试专业版】

  ※本测试基于多拉德和米勒(1939)提出的经典攻击-挫折理论,结合标准化攻击倾向量表编制而成,用来评估你的攻击倾向(潜在攻击性)程度。

  测评原价29.9元,现仅需9.9元

  测试题:30题丨6页专业报告

  测试完成后,生成的报告将永久保存

  ↑扫描二维码马上参与测试↑

  适用人群

  

  你将获得什么?

  「以下展示报告部分内容」

  01丨综合评估你的攻击倾向程度

  

  02丨每类心理防御模式的具体细分防御机制使用情况分析

  

  03丨对每类攻击的维度解释说明

  

  

  04丨 你的专属测评建议

  

  测试完成后,生成的报告将永久保存

  ↑扫描二维码马上参与测试↑

上一篇:《我的母亲》曝人物剧照 文俊辉出演青春期儿子
下一篇:哥布林杀手:诸神眷顾的外挂勇者妹,出道即巅峰,哥杀望尘莫及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