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杀妻疑案,是如何变成名利场的?丨推理笔记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每每读到奇葩的社会新闻时,我们总难免感慨,即便想象力再丰富的创作,在面对现实的离谱时,也会甘拜下风。

  显而易见,《阶梯之间》(The Staircase)就是这样的例子。

  在2001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准备竞选地方公职的畅销书作家迈克·彼得森,有一天突然报警称妻子凯瑟琳在家中楼梯间摔倒,在医护人员赶到之后,凯瑟琳已经失去呼吸。

  作为现场唯一的目击证人,迈克·彼得森也是最大的嫌疑人。警察介入调查后,他的真实面目被一点点揭开——双性恋、婚内出轨、招男妓。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他,最终,在重重证据之下,迈克·彼得森被判终生监禁。

  这就是著名的“楼梯悬案”。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酵中,这桩谜案有过多次反转。比如华人神探李昌钰在庭审现场模拟了案发现场,直指迈克·彼得森无罪论;比如曾经负责迈克·彼得森案件的检察官和血液分析专家先后被免职和起诉;再如在后续对凯瑟琳的头发重新检测时,发现了两片猫头鹰绒毛,疑似大型猫头鹰致其死亡。

  但这些“疑似”,都没能让迈克·彼得森脱罪。直至2017年,在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迈克·彼得森签下认罪协定。而由于迈克·彼得森在押时间已经远超该刑罚的上限,他不需要在监狱度过余生。

  原型人物 迈克·彼得森当然,自始至终,他都认为自己是冤枉的。

  真相如何,至今成谜。即便迈克·彼得森签下认罪证书并已经出狱多年,人们仍旧对案件真实情况充满好奇,甚至每次新证据的出现,都能在大众层面掀起新的舆论风波。

  这样的故事天然具备戏剧性。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它先被写成了书,又被拍成了纪录片。如今,它以剧集的方式再次与观众见面。

  这个案件改编成故事片后,拥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事件本身、律师介入、纪录片团队的塑造与挖掘,纠葛如网,却环环相扣,令人着迷。

  一个广为人知的疑案

  当一个广为人知的悬案,再次以影视剧的方式与观众见面,那么它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不仅是在虚与实之间寻找平衡,还包括如何让观众以更新颖的视角进入故事。

  站在二十年后的《阶梯之间》,更像是对迈克·彼得森整个人生的一场回顾,而非事件的重现。

  在时间上,《阶梯之间》从案发前、案发后、多年之后,数个时间点一起推进这个故事,就像是一个大的拼图,逐渐成型。大部分案件的真相,会随着调查的进展愈发清晰,但是这个案件却完全相反,越来越多的入局者,让它更加扑朔迷离。

  比如,命案现场的血迹,凯瑟琳头部、脸部以及颈部的大量伤痕,似乎都表明这不是一场单纯的意外。警察介入后发现,迈克·彼得森和妻子凯瑟琳并非他人眼中的神仙眷侣,在他的电脑中,还有他和应召男优的对话以及裸体照片。而凯瑟琳有一份意外保险,受益人为迈克和女儿凯特琳,价值130万美元。为迈克·彼得森定罪再添一把火的是,迈克·彼得森收养的女儿的生母在十六年前,同样死于楼梯意外。

  这些证据实打实指向迈克·彼得森。人们还没找到真相,迈克的家庭已经分崩离析。那些收养的、亲生的、重组家庭的孩子们,也逐渐站成两个队伍:或者坚定不移地相信父亲的清白,或是在一次次的证据冲击下,逐渐动摇。

  值得一提的是,《阶梯之间》还引入2004年由法国团队拍摄的纪录片《楼梯悬案》。迈克·彼得森本人曾和纪录片编导有过一段感情纠葛,这也让当初纪录片对于迈克·彼得森案的判断,遭到质疑。

  不过,在这里,纪录片的作用并非揭露那些绯闻密恋,它完整展现了纪录片摄制组的幕后故事,推动着这桩悬案的进展;也像是一面镜子,照出迈克·彼得森在镜头内外的两幅面孔。

  前一秒,迈克·彼得森还是慈爱的父亲,后一秒他就因为继女立场转变而进行辱骂。他看起来是个生活优渥的成功小说家,但其实主要靠妻子的钱生活。

  在科林·费尔斯的演绎下,迈克·彼得森的真实面目变得让人愈发琢磨不定。在被指控时,他失控、紧张,眉眼之间尽是悲伤痛苦,似乎这不过是一个虚弱但温和的老年人。但是当他在纪录片拍摄人员面前狡辩时,又充满狠劲,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而事件本身以及纪录片团队的挖掘和剪辑这双重视角的叠加,让人愈发困惑。一如剧集中纪录片制作者的疑问:“有时候我确信他在撒谎,但有时候在我明知道他在说实话的时候,仍然让我觉得他在撒谎。”

  一场人心与舆论之战

  一个个证据的出现,让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也让故事的走向逐渐脱离了事件本身,变成了一场对人心和舆论争夺的新的“战争”。

  面对犯罪现场的诸多证据和后续调查结果,检方给出了翔实的作案手法和作案动机。而到了辩方这里,新的解读,似乎也足以令人信服。

  比如,迈克·彼得森曾毫不避讳地写专栏批评当地政府,尤其是负责他案件审查的检察官,或许这一切不过是他们的某种报复;比如,2008年,新的证据表明,凯瑟琳头发里有猫头鹰羽毛,而当地确实发生过猫头鹰袭击人的案件。

  这些曾真实引起争议的舆论,都在《阶梯之间》中出现,让剧中的大众和剧外的观众一同摇摆不定。

  因此,这个案件最终变成了不同舆论之间的战争。有人想让大众看到一个温和可怜的丈夫和父亲;有人告诉大众迈克·彼得森不可被原谅的罪恶;也有人用一个又一个的可能,在人们心中埋下怀疑的种子。

  归根结底,谁更能俘获人心,谁似乎就是这场舆论之战中的胜者,谁便能在这场广为关注的悬案中,获得想要的名气、利益。

  就像这个案件本身。死者是自然摔梯而亡?还是他人谋杀致其而亡?是谁让一个曾经为人所尊敬的作家变得囊空如洗?又是谁在这场长达十余年的审判中,获取了名和利?

  真相到底怎样,似乎都变得不再重要。任何一种结局都暴露出人性卑劣的阴暗面。

  在远离阶梯的地方,有些人试图通过手段改变事实。在阶梯之上,迈克·彼得森的家庭被就此围困。

  当事人的性向、名声、过往,一切都拿来审视。人命关天的大事,似乎也变得不足为重了。

  【文/石榴】

  举报/反馈

上一篇:《幕后玩家》被吐槽,幕后凶手一眼就看出,徐峥是来捧导演的吗?
下一篇:《三体》动画正式定档 将于12月3日在B站播出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