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击的巨人》的一些想法(一)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8
手机版

  (以下是纯主观私人看法,纯记录个人观感)

  我大概是在13年的时候看的巨人第一季动画,看到艾伦从巨人后脖子里出来就弃了,因为当时觉得剧情太追求反转跳跃,似乎有刻意反套路的趋势。

  反套路甚有趣,但过于刻意的话,会让我感觉作品本身的内容不靠谱,所以虽然第一季还出了搬石头堵门、女巨人出场等名场面,我还是没有继续看。

  其实巨人第一季的第一集是给我留下极好印象的,艾伦母亲死亡那一段动画的呈现,无论是质量还是人物刻画,都可谓精妙,最后血花纷飞时异常震撼,这也是我能撑到第八集的根本动力。

  直到弃番,动画给我留下的大概印象是:BGM非常煽情带感以至于有喧宾夺主之感、动画制作的质量相当高、男主总是大喊大叫、尽量把观众的情绪往仇恨共情上渲染。

  在我看来,作为商业娱乐作品,能激起观众的共情是成功的因素之一,这么多年过去,我在重温巨人前还能记得它第一季第一集带来的些许震撼,可见它的成功无需多言。

  前段时间我逛B站突然看到巨人的动画剪辑,说完结了,然后留意了一下舆论,似乎有烂尾之类的评价,后来又留心了它这些年的热度,它的热度一直很高,被吹捧的巅峰期连“名著”“神作”“哲学”之类的夸奖都不罕见,但完结后口碑跌得很惨,这反而激起了我观看的兴趣。

  我就是抱着“前面居然吹得这么厉害,我倒要看看它有多烂尾”的心态,把巨人的动画漫画都从头到尾看了几遍。

  怎么说呢?总体印象是动画漫画都是质量很高多年难见的佳作,我很高兴后面不是强求反套路的作品,也很高兴它的质量对得起它的热度。

  当然,不至于是什么名著神作,巅峰期的巨人也没给我这种感觉,而且确实是烂尾。但我是一口气看下来的,所以没觉得它烂得有那么惊天动地,更不觉得作者是故意恶心人,个人感觉更像是他能力不足了,应当说,巨人的结尾是在我勉强能接受的范围内。

  而且在我看来巨人并不是最后几话突然烂,其实趋势从贾碧这个角色的塑造就开始了,能感觉到作者的刻意,而在之前他塑造人物的手法并未让我如此明显地察觉到他的刻意。

  漫画我是看的东立版本,部分人名的翻译和动画不太一样,东立版男主叫艾连,女主叫米卡莎,可能因为先看的动画,感觉还是艾伦三笠更亲切。

  第一季的动画和漫画内容上没什么区别,只是顺序有改过,无论是动画还是漫画,第一话都是节奏非常简洁明快地进入第一场大戏——超大巨人突然出现,踢破城墙,碎石砸坏不少民居,无数徘徊在墙外的巨人也涌进了城镇,艾伦的母亲被压在碎石下,未能得到救助,被一只巨人当着艾伦的面吃掉了,由此引发了艾伦从此往后难以磨灭极其激烈的仇恨情绪。

  漫画直到单行本第四本才讲到动画第一季第二第三集的内容,漫画第一本节奏非常快,比动画快多了,第一话结尾就直接训练兵排名出来,然后就是超大巨人又一次出现了(对标动画第一季第四集之后的内容)。

  这一点我觉得动画处理得更好,把单行本第四卷的内容提前到二三两集,在作者建议下还给艾伦加了些体现暴躁性格的戏,娓娓道来,有起有落,顺着时间线下来,观感更流畅舒适。

  连载初期的谏山创,作品里透露给我的感觉是:他有很会讲故事且很会塑造人物的潜力。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新人漫画家的缘故,漫画前期顺序真的不如动画那么顺畅,对阿尔敏这个人物的塑造也仿佛举棋不定,但能很明显看出他的潜力,因为他对整个世界观的交代从无数细节里都能看出严谨,不是灵光一动只追逐某个灵感亮点的作者,也就是说,他肚子里一定有个酝酿了很久的故事,他的第一话几乎可以称得上完美开局。

  整个第一季动画+漫画,我看下来的感觉是节奏非常快,完全没有废话,起伏跌宕犹如过山车,几乎不给观众们喘口气看看日常的机会,而且从女巨人出现开始,悬念伏笔造得非常诱人,对艾伦的初步润色、利威尔兵长的定位等也都在这一场里,相当厉害。

  到了确认亚妮是女巨人,第一季结束,我已经是必须往下看,想知道更多的状态。

  第二季的动画+漫画,可以看出谏山创比起前面的紧促要从容许多,开始润色塑造配角了,科尼的情节引出各种谜团+猜测,莎夏给了高光塑造,圆满丰富她的人设,莱纳贝尔托特暗中在他们身上埋伏笔,而重点打造的还是尤弥尔和希斯特利亚这两人。

  第一季结尾处,墙内出现巨人的伏笔落在希斯特利亚身上,一悬就悬到第三季,这从容又漂亮的埋伏笔手法真是天赋,而尤弥尔变成巨人则是异军突起的错愕,我真没想到她是巨人,而且我最开始也没看出她俩是百合cp,一直怀着可能尤弥尔有什么阴谋的心态在看,谁想转瞬间阴谋变成动人的情感描述,哈哈,想想有点可笑。

  从尤弥尔突然变身巨人开始,世界观开始一点点往外揭开,原来巨人可能是人变的,墙外应当还有其他人类存在,以及有智慧的巨人不光是亚妮,看起来数量不少,各自能力也不同。

  作为谏山创真正描写感情过程的第一对cp,还是百合cp,尤弥尔与希斯特利亚身上悲剧意味很重,直到尤弥尔的信被希斯特利亚看过,这一对才是真正到了心灵相通互溶,可惜已是天人永别了。

  她俩身上“对称”的意思也很明显,一个是孤儿假冒始祖,一个是王室假冒路人甲,个人感觉她俩还有影射始祖尤弥尔与初代弗里茨王的意思,当然最后期谏山创处理成了三笠与艾伦作为影射,但在我看来她俩除去身份上的对称,还是有影射始祖那一对的意图(这个具体可以放到后面分析人物时再说)。

  第二季对艾伦与三笠也有非常唯美的感情处理,这个也同样放到人物分析再说吧,这一对其实还挺麻烦的。

  第三季个人感觉是巨人整个作品的最巅峰,一二两季的各种明里暗里的伏笔与铺垫,在第三季终于有了畅快淋漓的答案,而在这个答案来临前,巨人贡献了如烈火燃烧般华光重彩的玛利亚夺回,是作品感情的巅峰,也是谏山创感情投入的巅峰,之后的他几乎没见到这种程度的投入了,诚然依旧有跌宕的情节,塑造精妙的人物,还有地鸣时震撼的画面,但飞流直下三千尺般的情感发泄只有那一回。

  第三季动画part1的王政篇对漫画做了不少改动,我觉得改动的关键点是希斯特利亚这个人物。

  漫画里她对尤弥尔的离开,表现得异常激烈,她的情感过程如下:1、下定决心要与尤弥尔在一起两个人做回自己;2、尤弥尔选择离开她,她不明所以,直接崩溃了;3、崩溃导致她好孩子的面具再也挂不住,当时就宣称好孩子克里斯塔回不来了,只有不被人爱不被需要的希斯特利亚;4、然而情势所迫,利威尔兵长强迫她做女王,甚至可以说是粗暴地威胁,把她这股劲打了回去;5、艾伦与她交流,听她自暴自弃似的话语,他的应答让希斯特利亚释怀了些许。

  以上种种,漫画的处理手法显然更加细腻,这样让后期希斯特利亚的反抗父亲、选择救艾伦、彻底决心做坏孩子这一系列举动显得更加有力,也让她成了女王后决心打利威尔一拳的举动更真实,对人物的润色也更丰富。

  希斯特利亚与尤弥尔的悲剧点在于,她选择了做女王,选择了直面自己后,却收到昔日灵魂伴侣的遗书。漫画里,尤弥尔的过往直到这里才呈现给希斯特利亚,她挺起胸膛后,却再也见不到促使她直面自己的爱人了,再往后她的突然怀孕,除去为了不变成巨人,应当也有“我爱者已去,那谁都无所谓了”的心态,是个切切实实的悲剧。

  王政篇除了重点塑造希斯特利亚、揭秘一部分世界观,还有艾伦得到硬质化能力的剧情推动。

  我其实一直感觉艾伦在这个篇章有点走偏,因为他的性格底色是有异常狂热的一面,加上有进击的巨人这么个大buff加持,好像不应当那么轻易心如死灰,甚至选择死亡。

  不过后来再想,一来他年纪不大,二来从成为巨人后,时不时都要面临突如其来的死亡与别离,还有他尚不能理解的同伴的背叛。女巨人两次,莱纳贝尔托特城墙上突然叛变一次,为了救回他,还死了很多人,15岁的半大孩子强撑到现在,又遇到更难堪的局面:他的父亲杀了王室一家子,抢了巨人之力给自己。

  考虑到这一系列非常激烈的变故,他心灰意冷也不是那么偏,而且王政篇主场人物不是他,所以这个篇章我觉得作为承上启下的中关卡还是完成度很好的,对一众配角的润色也没停下。

  较真的话,其实王政篇漫画那一段,谏山创反反复复是有点拖沓的,像是知道故事该这么走,但他节奏乱了,好在那时候他拉回得很快,而且后面有华光重彩的玛利亚夺回。

  夺回玛利亚的重头戏,是放在了埃尔文团长与阿尔敏两人身上。

  这两人也是个鲜明对照影射,都有梦想,都很聪明,一个成熟犀利,一个年少潜力无穷。

  白夜那一话的选择其实多半不会出什么意外,到了这个地步的作品,作者会偏向拥有更多成长弧光的角色,方便后期增加冲突剧情,免得作品落入无趣的境地。

  埃尔文是强势且富有人格魅力的领袖人物,烟花般绚烂爆发后的死寂,反而更容易让观众记住他,他就属于作者不容易刻画的类型,与其长期持有磨灭了他的颜色,还不如昙花一现,贡献最经典的一幕。

  这个篇章最出色的就是对埃尔文的细致塑造,断臂时突显的是他作为领袖的魄力与魅力,而坐在病床上诡异的笑便是后期对他深入挖掘的一个伏笔。伏笔到了第三季动画part1提了几下,没有浓墨润色,part2才开始重彩打磨,打磨他的私心,这样一个极富领袖魅力的人物,挖掘他负面的东西才更加深刻,而他的负面在挖掘成功的那个时刻,也是他走向死亡的时刻,因为他选择了放弃私心,他的人物塑造在这一刻达到了高光巅峰。

  这种程度的角色打造,天时地利人和的打造,纵观整个巨人的故事也是相当少见,光凭玛利亚夺回这个篇章,凭埃尔文和利威尔在这里的塑造,绝望与希望的交织,极致氛围的渲染,巨人就足以称得上佳作,上好的那种。

  到了后面的马莱篇,我感觉作者的技巧上去了,但本身的感情投入肯定不如玛利亚夺回,谏山创在画的时候,可能自己也会有“仿佛有神明附身相助”的感觉,创作者有这种状态是非常难得且珍贵的,他的情感爆发在这里肯定是最巅峰,连绵不绝的感情,火一样在燃烧。

  后面可能是燃烧殆尽了吧,功力是高深了,可共情上除了一个莱纳(前期已打好各种铺垫)、半个吉克(也是前期有铺垫),马莱其余角色都很难说得上精妙深刻。

  前三季的视角都是从帕岛出发的,第四季突然视角转换到马莱,却又不是从真正的马莱人身上切入,仔细看的话,打来打去,都是艾尔迪亚人自己搞自己,马莱的实质领袖都是个艾尔迪亚人。

  我觉得吧,想引发多数观众的共情,真正让大家陷入两难境地,还是应当把马莱这里乃至全世界对艾尔迪亚人的恨更仔细描述一下。光靠口述的历史,靠一些侧面的描写,至少我是感到不足的,观众们可是看了好几年的帕岛视角,第三季末尾格里沙的那段剧情只能让观众们更共情艾尔迪亚人,马莱篇搞了半天,重彩收尾了莱纳,可关于他者“恨”的缘由与塑造几乎没有,看起来只有全世界对帕岛毫无理智的敌意,对艾尔迪亚人的种族歧视。

  当然,观众们能看出艾尔迪亚人确实有危险,可以变无脑巨人,全族还有个“道路”连通,始祖巨人一发力,个个都是工具,可了解与感情投入不是一回事,缺少精准的表现手法,就会出现观众理智上知道什么是错的,但感情上还是倾向帕岛的局面。

  到了马莱篇后期,我就不太能摸清谏山创的创作意图了,他是自己逻辑乱了?还是感情烧完了?还是觉得情节发展下去不是自己的能力可以掌控的?反正尤其是地鸣后,节奏非常乱,非常赶,根本看不到作者本人的感情了,对所有角色的塑造在后期都谈不上有水准,他就像个毫无感情只有正确的机器,一步步完成剧情而已。

  其实仇恨链不算什么高深的题材,就按少年漫的标准来塑造,也可以有比现在好的完成度,我觉得巨人可能是被架得太高了,过高的期望值应当让谏山创也压力太大,按当时剧情的趋势,再像前期那样往深挖掘,显然是超出少年漫画题材的范畴,也超出商业漫画家的能力,在那个局面下的“仇恨链”,他可能难以给出高水准的答案。

  考虑到这一点,我降低了对巨人后续与结尾的期待,让它回归少年漫范畴的话,结局对我来说就不算难以接受了,包括后期的处理也不是那么难堪,本质上它还是属于商业娱乐作品,抱着这种轻松心态的话,再看地鸣后的情节,还是颇曲折,只是难免有些可惜,但这也是没办法的。

  我不想深究这部作品里国家政治之类的设定,明显巨人重点表达的不是这些,较真的话,作品里难以解释的东西太多了,帕岛高层只会尸位素餐;马莱高层把小孩送去帕岛做最重要的任务,还多年不闻不问;全世界其他国家高层更是没长脑子一样。

  诚然巨人世界观的设定里科技到了快要盖过巨人之力的地步,但毕竟还没完全盖过嘛,大家都知道有地鸣,只有帕岛有,还知道艾伦是个疯子,能跑到马莱做恐袭,就这样,大家还一定要把帕岛往绝路上逼,搞个联军洋洋洒洒出海。

  就好像路上看到个马蜂窝,知道马蜂有毒,然后不穿防护服,还脱了衣服去捅,简直是搞笑。哪怕选择再苟上几年,等科技发展到能打败地鸣呢?

  作者只是极力塑造一个非常极端不讲道理的局面,为了让艾伦走上他早早就设定好的最终结局而已。

  总的来说,第一季是开头+悬念设置,第二季承上启下+人物塑造,第三季高光华彩+揭秘+承上启下+人物塑造,第四季本应是真正世界观展开+高潮+收尾,可惜尾没收好,很有勉强之感,但我个人还是觉得瑕不掩瑜,巨人还是称得上佳作的。

  在我看来,谏山创这部作品既不是什么大格局,也不是什么政治隐喻,他的初心是少年漫,一个偏执而悲剧的少年的短暂一生,通过他的悲剧,侧面体现和平的珍贵,理解的珍贵,热爱的珍贵。对,没有自由,因为艾伦追求的那种绝对自由是有代价的。

  以及谏山创的长处是刻画人物,尤其是反转刻画,他想让每个角色都立体而真实,只是贾碧太刻意了,能明白他设置这个角色的用意,但塑造的手法很刻意,后期强求角色的对称,情节的对称,导致匠气太重,失去了原本鲜活灵动的精髓。

  我觉得比起什么对称,把节奏掌控好,把自己的情感理顺,逻辑理顺,将故事尽量讲圆,就已经很好了,何必舍本求末,追求技巧而丢失最真实的投入呢?

  笼统先写到这里吧,具体人物分析空了再写。

上一篇:如何在城市中找到一席之地?
下一篇:演反派更有魅力!盘点影帝梁朝伟越坏越迷人的代表角色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