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谴责”满足是一种隐性攻击,孩子只会变得越发贪婪!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导读: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过,子女的不孝其实就像因果循环,充满继发性和反应性。通俗来说,父母就像一面镜子,其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而如果孩子在年幼时期,从未或鲜少得到大人高品质的爱,那么,他孩自然不会懂得如何爱别人,甚至对父母冷若冰山,甚至恶语相向。

  有的家长质疑不解,“高品质的爱?我们含辛茹苦将这些“小祖宗”抚养长大,尽自己所能让他衣舍无忧,这不是爱?为什么孩子仍旧不懂感恩?”

  其实,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那些忽视,暴力虐待子女的父母,日后如何被冷漠拒绝都是自有应得,怪不得别人。

  但有些将孩子捧在手心,百般宠爱,无限满足的家长,最后也有可能面临亲子关系僵化甚至破裂,他们又何错之有?

  《变形记》中有一期主人公是位沉迷游戏的十岁男孩。父亲平日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和陪伴孩子,但对儿子的吃穿用度从不马虎,各种要求都是尽力满足。

  然而,随着年岁增长,沉默寡言的儿子性格变得愈发暴躁易怒。特别是当父母批评,出手制止他玩游戏时,摔东西,嘶吼,甚至动手已是屡见不鲜。

  为了“改造”儿子,父亲带着男孩来节目体验农村生活。有一次徒步上山,走了一个多小时后两人饥肠辘辘,在路边小憩。爸爸无意中发现外套兜里有个小面包,之后毫不思索地将面包递给了儿子。男孩饥饿难耐,接过后便撕开袋子,准备一口吞下。

  “小兔崽子,都不问问我吃不吃?”

  “那你吃吧”看着气喘吁吁的父亲,儿子心有不舍地说。

  “我不吃,你吃掉,可怜天下父母心,懂了吧。”

  画面这时定格在儿子举着面包的手上,像是在向人求助“是坚持给出去,还是缩回来?”。面对爸爸这种“道德谴责”,孩子一时间手足无措,进退两难。

  看到这一幕,大家突然理解,为什么男孩应有尽有,性格却如此暴躁。爸爸一直在玩“我无私奉献是圣人,你不懂感恩是混蛋”的游戏。可想而知,此前男孩一定多次陷入这种“两难境地”,并且承受着由此而来的无助感和愧疚感,内心压抑气愤,进而性格暴戾。

  01父母“道德谴责”地满足,将孩子陷入“两难境地”

  上述这种情况,其实是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诟病。大人无法坦然地要求子女“让给自己”,或者说出“我们一人一半”,因为正好可以借此展现自己的道德优越感,让子女觉得父爱如山;与此同时,他们希望“无私奉献”的背后附加深刻教育,比如,“要懂事,要知足,要感恩”,因此绝不会让孩子轻松享用。

  父亲沉浸在自我感动中难以自拔,然而事实呢?儿子如果独自吃掉面包,便成为爸爸口中“不懂体贴的不孝子”,不吃就是违背指令。陷入两难之际,年幼稚嫩的少年难免心生怨念“他们,是真的爱我吗?”。

  02附加条件的“满足”, 让孩子“胃口”越来越大

  父母并非真诚意愿下的付出和奉献,将子女陷入自我否定和压抑中难以排解,这样的“施舍”更像是一种隐形攻击。出于自卫和反抗,孩子变得愈发冷漠无情或者贪婪自私,最后沦为大人眼中以怨报德的“白眼狼”。

  没有天生欲求无度的孩子,就算是初生婴儿吃饱了也会停止吸吮。父母痛快地满足或者拒绝,让他们学会处理情绪,懂得界限,知道分寸,这样的教育之下小孩往往内心富足,知恩图报。

  反之,大人通过“满足要求”来积累道德和教育资本,譬如“你听话,我就给你买”“你考试取得好成绩,暑假就带你去旅游…”娃儿感受到的爱本不真心,那他表现出来的乖巧懂事也只是“虚情假意”。当孩子习惯用讨好或者交换的方式满足自己,那他们的贪婪之心就会日益彰显。附件条件的奉献让孩子学会“各取所需”的生存方式,爱不纯粹,但欲望永无止境。

  结语:

  家长用“道德谴责”的满足攻击着子女,当他们开始反抗作对时,大人却以一种“受害者”的姿态向世人宣告自己毫无过错,并且质问孩子忘恩负义,这样的父母值得同情吗?无条件的爱才是小孩成长路上最大的力量。没那么沉重,更没有道德绑架,而是“我对你好,什么也不图,只是我爱你,我快乐”。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

上一篇:台湾的电视剧尺度可以有多大?全家一起看“少儿不宜”的录像带
下一篇:《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评分下跌,翻看给出的差评,网友有话要说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