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猫警长》与国漫转型路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作者:蚂蚁

  出品:百略网

  《黑猫警长》生在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对于反派老鼠“一只耳”,戴铁郎切切实实动过杀心。在制作《黑猫警长》第五集时,他曾考虑让黑猫警长把“一只耳”打死,从而让故事完结。关键时刻,是他的学生印希庸劝阻他“枪下留鼠”,好让故事留下悬念,这才有第五集末的黑猫警长的招牌四枪。

  戴铁郎的情绪事出有因:由于上海美术厂对《黑猫警长》的漠视,让该作在市场口碑与奖项评比的表现天差地别。一方面,《黑猫警长》在国内市场获得极大成功,口碑传遍大江南北;另一方面,该作未能摘得任何国际奖项,也未能出口国际市场。

  其中一个原因,是作品风格遭到质疑:“里面打打杀杀,不符合传统美学,里面的科学道理也没有什么艺术性。”

  那是国漫人由计划转型市场的时代,上海美术厂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坚持《大闹天宫》这样高艺术性+中国风的旧传统,还是走《黑猫警长》这样酷炫新潮,带有科普性质的新路子。显然,在当时的上美环境中,坚持前者风格的声音占据上风。

  尽管作品反响良好,但《黑猫警长》在放映到第五集时还是被毙了。戴铁郎的表述分外伤感:“那天我被叫去人事处,他们递给我一张退休证,说我年龄到了,该退了。那一瞬间我愣住了。醒过神来后,我一句话没说,拿了退休证转身就走。”从此,一部广受欢迎的动画由此走向终结。

  而在《黑猫警长》上映的27年后,被亏损折磨得焦头烂额的上海美术厂不得不将《黑猫警长》大电影搬上荧屏。由于电影近似于84版《黑猫警长》的高清重制版,因而戴铁郎仍在首部电影中挂名导演头衔,到第二部,身份变成顾问。

  遗憾的是,这也是戴老与《黑猫警长》的谢幕演出。

  1

  黄金时代

  上海美术厂从诞生的那天起,便背负将国漫推向世界的重任。

  莫言曾在诺贝尔获奖演讲中谈及,“我不得不逃离这些大师(福克纳、马尔克斯等),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会被他们蒸发掉。”

  建国之初,国漫也是冰块,而苏联是国漫身边的火炉。1956年,《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让国漫人第一次站到国际领奖台上。却由于作品的苏联风格太重,有评委将其错认为苏联作品。

  残酷的现实使国漫人悟出一个道理:要在国际上打响名号,中国风绝不能缺席。而苏联风格便是那座灼热火炉,必须彻底摆脱。上美厂长特伟说:“我们模仿别人已经是模仿到家了,但是你再学会,学的多么逼真,人家还以为是别人的东西。”

  从1956年《骄傲的将军》开始,国漫陆续将京剧、水墨、剪纸等中国艺术代入动画长片中。其中以1961版《大闹天宫》最为出色。在这部世界级的神作中,上美将“慢工出细活”的艺术态度,发挥到极致。

  《大闹天宫》的动画设计严定宪回忆,为了还原中国古典艺术的魅力,制作组分别从古青铜器、敦煌壁画、民间年画、京剧艺术中吸取养分。而为塑造好作品中的诸神形象,1959年冬,团队曾冒着严寒北上进京,遍访故宫、颐和园、西山碧云寺等,搜集大量佛像、壁画等素材。而孙悟空的形象,则是在万籁鸣的监督下反复修改,终于确定了猴王的桃心脸。

  在具体内容上,上美则施行“承包制”:每个小组承包一场戏,在设计动作时,只有基本情节,细节完全靠个人的发挥想象。正因如此,孙悟空大战四大天王的戏中,才出现了原著中没有的“盾牌挡飞剑”和“魔音琵琶”等段落,而这些创意无疑加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在设计角色动作时,制作组甚至抄起兵刃亲自上阵演示。一次,年过六旬的万籁鸣用哨棒模仿孙悟空和人对打,结果不慎跌入水中,站起身的他自我解嘲道:“谁也不要告诉我老伴儿,我裤子湿了。”

  凭借世界顶尖的质量,《大闹天宫》迅速打入国际市场,斩获大奖无数。包括英国BBC在内的44个国家和地区上映了该片。美联社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是:这部影片惟妙惟肖,有点像《幻想曲》。这部影片比迪士尼的作品更精彩,美国绝不可能拍出这样的动画片。

  《大闹天宫》美国海报

  回顾黄金时代,中国动漫以它富于意境的美感征服了全世界,使国漫在世界舞台连斩大奖,打下一片江山。

  十年阵痛过后,重新执起画笔的老艺术家们面临从经营模式到作品形式的全面挑战。在过去,上美只需负责“貌美如花”,其作品由计划经济体制买断并向市场推送。而计划向市场的转变,造就了新的矛盾:全国每年只能生产380分钟的美术片,超出此额,则国家不予收购。而电视市场的迅猛发展,又要求上美产出大体量,多分集的系列片。

  多也不是,少也不是。上美陷入深深的矛盾中。

  1984年,严定宪接任上美厂长职务,并对上美提出发展系列片的改革要求。《黑猫警长》正是转型期的试水作品。尽管作品没有做任何的前期宣传,但却在市场反馈上取得巨大成功。

  从结构上看,《黑猫警长》的剧集稍显琐碎。1990年,电影局一位官员批评《黑猫警长》:“由于电视台播出大量外国系列动画片,而国产动画片只有短片……缺乏优秀的系列动画片剧本。仅以深受小朋友喜爱的系列片《黑猫警长》为例,剧本结构松散,没有总体构思,缺乏贯串动作,随意编排情节,有头无尾,中断了生产,这是十分可惜的。”

  事实上,《黑猫警长》各集之间缺少连贯的现象,正是那个特殊的时代造成的:前两集播出后,虽然反响热烈,却遭批评“缺乏民族特色”而暂且停摆。直到1986年,上美急需适应电视播放的系列美术片,《黑猫警长》才重新启动,并再次获得市场认可。

  然而,这已经是上美盛极而衰的开始。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以日美动漫为主的海外作品迅速席卷了国内市场,国漫逐渐跌落谷底。无论是画风、剧情、角色形象、人物动作、后期配音、配乐、后来居上的日美作品几乎实现了全面碾压,国漫的处境危在旦夕。

  2

  国漫溃败

  1989年,上海美术厂人才流失的问题已极其严重,厂长周克勤在年度总结中这样表述:

  “公元1989年是我们美影厂难以忘却的年头,因为它是我厂建厂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几年来,我厂的创作人员大量流向南方几个外资的动画加工厂,自1986年至1989年外流近百人,其中主要是动画片的动画和动画设计。大批的人才外流使我厂创作人员结构出现断层,造成生产能力下降,加剧经济滑坡。生产利润从1987年的143万,下跌到1988年的48万。……随着经济困难接踵而来的是厂内思想混乱,人心涣散,直接影响到全厂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种严峻的局面,曾被人揶揄为‘大逃亡’、‘大翻船’。”

  强烈竞争下,旧有的“精工细活,上交国家”模式遭到严重挑战。上美人才大量流向以深圳为主的南方外企,其背后是老国企薪酬体系的崩溃:一位员工为《鹿和牛》项目工作一整年,仅比平时多收入800元,而在太平洋动画只做一些不动脑的简单工作,就能拿到每月5000元。

  由于中影公司按作品数量固定收购上美作品,使上美本身避开了直面市场票房的压力。此时来自中影的报酬,已经远不及承接外包工作。到90年代,由于人员奇缺,上美甚至将文化部的380分钟指标也外包出去。

  制作团队的短缺,和不对接市场票房或收视率的位置,使这一时期上美作品质量直线下降:以1990年上映的《魔方大厦》系列为例:画风扭曲、诡异,被网友调侃为动画界的《格尔尼卡》。如果暂停欣赏单帧画面,你一定认为这是哪个幼儿园小朋友的获奖绘画。

  《魔方大厦》

  同时期的日漫是什么标准?以1993年上映的《灌篮高手》作为对比,明显国漫完败。只是素来以作品质量闻名于世的上美,竟沦落到如此地步,令人唏嘘。

  日漫《灌篮高手》

  1999年,上海美术厂立志为国漫作世纪末的殊死一搏。他们筹备4年,召集300位工作人员,绘制15万张动画画面,2000幅背景,拍摄1800个镜头,集资1200万元,聚集了当时国漫界能使用的最好资源,将这部《宝莲灯》捧上了国内院线。

  《宝莲灯》被寄托了上美回光返照的全部希望:首次自负盈亏,效仿《狮子王》等迪士尼顶尖作品模式上线动画长片。为还原中华河山,画师们不惜奔赴山西云冈临摹当地石窟,连石窟上的细小孔洞也未遗落,细节做到骨髓里。

  这部世纪末的大作,在当年的票房是2900万,是美漫《花木兰》的两倍有余。如果用2017年的国内票房数据等比例换算,《宝莲灯》的票房应在17亿左右。

  然而,这个战绩还不够。

  《宝莲灯》总投入是1200万,加上宣发、影院分成等费用,《宝莲灯》至少要斩获3600万才能保证盈利。这场豪赌,上美还是赌输了700万。

  由于这场商业亏损,上美进入萎靡不振的状态。2007年,上美再投入1500万拍摄《勇士》,但市场效果极为惨淡,上映3天即遭下架。如今的上美,只能把老片缝缝补补丢进影院。曾遭质疑的《黑猫警长》和《葫芦兄弟》一起,被上美重制画面炒了冷饭。

  国漫的溃败,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动漫市场开放的脚步是否过快了?如果是,那就要和其它市场保持步调一致:逐步开放,分批次开放。国漫是计划经济的巨人,也是市场经济的雏鸟。在腾飞之前,保护必不可少。上海美术厂就是个惨痛的教训:羽翼一撤,这只孱弱的雏鸟渴望高飞,却一头摔在悬崖下。

  这个教训太惨重了。

  2006年9月1日,旨在扶持国漫的“禁播令”出台,晚五点至八点的黄金时间段将禁止播出国外动画。对内,则对动漫企业实行补贴。

  但效果并不明显,投身民企或外企的动漫人失去了做作品的决断权。老上美式不顾市场档期的慢节奏被基本舍弃,一部分“机巧的速成品”涌现于国漫市场。同时,观众群体形成分流:青少年通过漫画或网络追逐日美作品,缺少经济能力的低幼群体成为电视动画的主流,这也缔造了新世纪的“低幼国漫三巨头”:蓝猫、喜羊羊和熊大熊二。

  由于电视作品的篇幅要求,导致低幼时代的国漫普遍轻视画面表现,从艺术品走向了快消品。在剧本充足的情况下,喜羊羊作品甚至能以一天两集的速度批量生产。

  尽管取得极大的市场成功,但快消品的质量,让低幼国漫尚不足以走出国门。《蓝猫淘气三千问》的创始人不无痛惜地说:“我是搞艺术的,我很清楚,蓝猫成不了青少年的偶像。它只是这个时代的配角,不是主角。”

  3

  走向世界

  如果用今人的眼光打量《黑猫警长》,可以发现众多国漫转型时期的特点:例如作品并不适应系列短片的特点,仍停留在“用一集时间把故事讲完讲透”的长片思路里。而首次脱离“中国风”,尝试用动物形象讲现代科普故事,则让戴铁郎和他的团队备受质疑。

  事实上,《黑猫警长》是中国系列动画的开山鼻祖,有戴铁郎坚持己见踏过荆棘,才有后来《葫芦兄弟》、《阿凡提》等系列动画的诞生。尽管《黑猫警长》从未夺得任何一个国际奖项,但这并不影响它在80后一代人心中“无冕之王”的地位。

  幸运的是,在黄金一代人退隐后,新一批国漫人逐渐找到艺术与市场的交汇点。2019年8月16日,由光线传媒推出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40亿元,创下中国动漫电影票房新纪录。

  《哪吒》很大程度上,还原了上美黄金一代人的“艺术至上梦”。影片制作人员超过1600人,仅哪吒形象就前后设计了一百多版。次数之多,甚至超过了当年的《大闹天宫》。

  如果将《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哪吒》这些近年的动漫大作汇总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诸多喜人的现状:被市场抛弃多年的原创被重新拾起;作画的打磨回归精致;对观众来说,国漫的“幼稚”标签淡化了许多,至少能看到背后的创作者讲好故事的决心。

  2010年,上美重制版《黑猫警长》再映时,戴铁郎曾说过:“这是一个好时代,好到让我常常遗憾,要是再年轻一点就好了。”

  这无疑也是这一代国漫人的肩上重担:讲好前辈们未讲完的故事,把复兴中的国漫推向世界。

  参考资料:

  [1]. 《戴铁郎:艺术,我余生的归宿》,李雪梅。

  [2].《国产动漫为什么总是“火”不起来》,张洁。

  [3]. 做国漫的这群疯子,深响。

  [4].《宝莲灯:中国动画离开的第6698天》,格隆汇。

  举报/反馈

上一篇:《哲仁王后》:挑战旭凤被群嘲的男主,靠鼓风机的火剧,韩版来袭
下一篇:名副其实的6部低质量高票房的电影,你贡献过几张票房?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