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威虎山》票房破3亿 淡化政治符号重塑红色经典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新华网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章利新、张芽芽)2014年岁末,正值中国电影票房距离300亿元“一步之遥”之际,改编自红色经典的电影《智取威虎山》上映首周便异军突起,以良好的口碑抢下3亿多票房。

  记者近日在电影院看到,这部电影的观众中,除了年轻人,有近三分之一是白发老人。今年65岁的殷琴已经多年没走进电影院,这次和老伴一起来,就是想看看“这个经典故事被拍成了啥样”。

  《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取材于长篇小说《林海雪原》。该小说1957年出版后,短短几年就成为销量达百万册的畅销书。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部小说被改编为话剧、电影、京剧、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1958年,智取威虎山的故事被上海京剧院改编为同名现代京剧,在全国公演后受到广泛好评,成为当年“革命样板戏”之一,嵌入一代人的记忆。

  196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版推出电影版《林海雪原》;197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又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摄制成彩色影片。当年在《林海雪原》中饰演少剑波(203小分队首长)的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张勇手如今成为《智取威虎山》的观众。

  “新片子我看得很新鲜。”年过80岁的张勇手告诉记者,“这部电影总体很好,从表演到故事改编、选景、服装造型、立体技术,都下了一番工夫,我很喜欢。”

  “重拍的东西拍不出新玩意就没意思了。老电影是中国电影的经典,有那个时代的特点,新电影也需要体现这个时代的新特点。”张勇手说。

  与作为红色经典的《智取威虎山》相比,这部电影在人物和故事的设计方面没有作颠覆性的改编,甚至保留了很多经典台词;但在视觉方面,导演徐克在3D技术和战争场面上下足了功夫。

  老观众看到了历史和记忆的影子,而年轻观众则看到了视觉上的精彩。巨大的观众覆盖面奠定了这部电影的成功基础。

  在清华大学新闻和传播学院影视传播中心主任尹鸿教授看来,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在于,对以前政治性强的题材和作品进行了类型片的改造。

  “以少胜多、孤军奋战,是一种典型的类型片模式,有意识地回避了政治色彩鲜明的符号,让不同的文化语境下的观众都能接受。”尹鸿对记者说。

  谈到拍这部电影的初衷,香港导演徐克曾明确表示,上世纪70年代看过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电影后,他觉得这个剿匪斗智的故事很精彩,一个卧底军人跟匪帮纠缠,情节紧张又惊险。“希望呈献给观众一部新鲜又具有历史感的作品”。

  在尹鸿看来,今后战争、动作等大场面类型片走3D路线是大势所趋。徐克在3D类型片制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次他将这些经验运用到重塑红色经典上,为这方面的探索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样板。

  近年来,如何让“主旋律”电影摆脱长期以来的保守刻板定位,重新焕发生机赢得市场,进而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一直是中国文艺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廖祥忠教授指出,作为国家形象、民族精神的代表创作类型,主旋律的创作并非对“主旋律”概念的生搬硬套。

  他指出,今天的“主旋律”内涵定义应与时俱进:一切能引导正能量的电影创作形式都是新时代下“主旋律”的代表;一切有助于梦想实现、鼓舞人心的电影类型都是中国“主旋律”的新形象。

  近年来,中国“主旋律”电影都在尝试淡化旧的意识形态色彩,展开积极转型,并在创作手法、明星阵容、资金投入和营销方式方面做出突破,比如冯小刚的《集结号》和韩三平和黄建新的《建国大业》。

  未来的真正“主旋律”电影,在廖祥忠看来,是能与大众的、商业的、流行的艺术创作理念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进行历史性对接,并内含人文关怀和价值情怀,以艺术性的娴熟手法将这一切全面展现。

  (来源:新华网)

上一篇:售价约1.6万,QJ致敬罗马假日,新年亮新车:配ABS,极速98km
下一篇:两胎女儿之后,第3胎生下4个儿子,宝爸笑了又哭:养娃任重道远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