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热血青春和不懈奋斗镌刻新的时代丰碑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雨馨

  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的红旗渠纪念馆考察。走进红色旧址,总书记触景生情,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在参观以青年突击队凿通岩壁而得名的青年洞时,总书记更寄语广大青年,要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一部林县志,满卷旱荒史。”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为改变长期干旱缺水的困境,决定引漳入林。可在当时的条件下,开山凿渠的难度“不亚于移走一座大山”。面对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0万开山者不认命、不服输,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水泥自己烧,硬是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最终在太行山腰凿出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解决了50多万人口的饮水问题。时隔半个世纪,当人们置身于红旗渠,俯瞰一渠清水穿山越岭奔向田野,依然能够感到无比震撼。当年“劈开太行山,高举红旗永向前”的号子声犹在耳边,300名青年突击队员在坚硬的岩壁上穿山凿洞的场景犹在眼前。气壮山河的修建过程见证了当地人民克服自然险阻、追求美好生活的奋进征程,也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红旗渠这样的奋斗故事,可见于新中国发展史上的每个篇章。从百万青年奔赴边疆,用汗水和热血将“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到一大批科技精英隐姓埋名扎根茫茫戈壁,带领中国突破科技创新的“无人区”;从一代代建设者怀揣基建强国梦,用“当惊世界殊”的超级工程挺起中国制造的脊梁,到一位位人民公仆扎根脱贫攻坚第一线,用矢志不渝的初心成就千年梦想……在社会主义中国奋勇向前的征途中,矗立着一座座苦干实干的丰碑。正是一代代奋斗者前赴后继、风雨兼程,才成就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在时代的浩荡洪流中,一代代青年人始终都是生力军,勇挑重担、不畏艰险,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

  今日中国,正处于距离伟大复兴最近的历史节点,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为实现复兴梦想奠定了有利基础。但“没有一个国家、民族的现代化是顺顺当当实现的”,新的远征绝非一片坦途。向外看,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地缘冲突发酵与反全球化逆流交织,国际形势愈发严峻复杂;向内看,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样的道路前所未有,这样的变革没有先例,这样的征程充满挑战。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的复杂局面,我们该如何向前?红旗渠的故事昭示了答案:强者,总是从困难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惟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赢得尊重、求得发展。我们依靠艰苦奋斗让民族历经挫折而不屈,现在也要靠这一法宝继续战风斗雨,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相较于父辈,今天的我们拥有更高的起点、更好的条件,需要的是立足自身岗位,干好手头的工作。劳动形式有所变迁,但内在精神一脉相承,只要坚信“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改变命运”,无数集体与个体的奋斗故事终将汇聚成时代浩荡前行的澎湃动力。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进行了宏观展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据这样的时间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当代青年就是骨干和栋梁。当代青年成长于大国崛起的时代,有着更活跃的思维、更开阔的眼界、平视世界的自信。与此同时,快速前进的中国,新技术搅动一池春水,新产业时时更迭洗牌,新职业打开了当代青年对于未来的想象空间。只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将个人梦想融入时代的洪流,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上不负期待。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一位到红旗渠青年洞参观的青少年写下的留言令人动容:红旗渠精神是一道光,照亮了我们的前进之路。披荆斩棘,奋力奔跑,山海可蹈,未来可期。

  举报/反馈

上一篇:《父母爱情》电视剧创作背后的故事
下一篇:在这部谍战剧中,最撩人的当然是男主角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