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海相遇的音乐剧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费元洪

  音乐剧在欧美发展一百多年了,但在中国还比较新。说“新”,是以欧美为参照的,如果把戏曲看作中国传统的“音乐剧”,我们就是老祖宗了。不过按照国际标准,我们还是先甘当音乐剧的“小学生”吧。

  目前,音乐剧在中国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别 —— “中国原创”“中文版制作”和“海外引进”。

  按时间顺序,“中国原创”最早。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有几部早期原创音乐剧,可视作改革开放后通俗音乐与世俗戏剧结合的尝试。往前看,类似“世俗与通俗”的音乐戏剧,早在20世纪30、40年代的上海就有很多了。

  “中文版制作”近十年在上海发展迅速,至少有20部以上中文版制作先后登陆演出市场,比较知名的有《妈妈咪呀》《猫》《变身怪医》等名剧的中文版。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早在1983年中央歌剧院就推出了《乐器推销员》(The Music Man)和《异想天开》(Fantasticks)两部百老汇经典的中文版,可惜那时候音乐剧乃至整个演艺市场的影响力还小,没演几场,很快被淡忘了,20世纪90年代末还有《音乐之声》中文版,其影响力依然有限,究其原因,还是民众对音乐剧的消费兴趣不大,同时也缺乏成熟的市场意识和推广方式。

  真正让音乐剧在上海开始深入人心,靠得还是“海外引进”,这显然和上海的城市气质关系密切。

  

  “海外引进”的标志是2002年上海大剧院引进《悲惨世界》,连演21场,盛况空前,要知道当时的上海能连演5场以上的商业演出都屈指可数。《悲惨世界》不仅让上海观众看见了世界一流的音乐剧,更让上海观众意识到音乐剧这一舞台艺术的巨大潜力。由此看出,当时的上海观众是多么“识货”。

  

  

  自《悲惨世界》之后,“海外引进”一发不可收。特别是上海文化广场2011年重建开张之后,十年里,海外原版音乐剧的引进开始提速,在2013-2019这些年,仅文化广场每年就有平均超过5部海外音乐剧上演。其中,除了英美音乐剧之外,来自德奥、法国、俄罗斯、西班牙等小语种国家的音乐剧都一一亮相,多部作品轰动上海。这些小语种音乐剧不仅质量上乘,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些作品迥异于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上海观众的音乐剧欣赏视野大大拓宽。

  

  

  

  

  

  

  

  

  

  

  随着音乐剧市场的发展,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创作者也获得了更多借鉴和信心。2019年,上海文化广场率先开启了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4年来吸引了463名创作者参与了342部原创作品投稿,足以见证新一代年轻人对音乐剧的创作热情。

  

  观众也对原创音乐剧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接受。如今伴随中国新消费群体的兴起,产生了比上一代更愿意走进剧场看戏的年轻观众。她们有新的审美,对“国货”和本土演员,更愿意因“喜爱”而“买单”。“中文版制作”和“中国原创”似乎也迎来了生根发芽的季节。

  

  

  

  

  音乐剧一路走来,始终伴随着时代而变化。如果说有一个不变,那就是“世俗与通俗”——服务与满足当代观众,永远是音乐剧的“生存之道”。这是音乐剧与歌剧、交响、芭蕾以及戏曲最大的不同,因为最红的音乐剧,永远是属于当代的。因此我们也可以相信,音乐剧与当下上海的相遇,必定是古今兼容和内外兼修,同时也一定会走出中国特色的音乐剧之路。

  (作者为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上一篇:《恋恋笔记本》理想中的爱情故事
下一篇:呈绿达克罗宁软膏:凭借良好效果火爆某音,让男人重振雄风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