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产品”到“造生态”,协作机器人全球化进程加速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全球经济将何去何从?这个话题在近两年越来越成为公众关心的核心话题。

  “实现全球化”,这曾经对许多中国企业而言只是一个理想,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以独树一帜的品牌、技术、打破世界对“中国制造”廉价、低附加值的印象,实现“全球化”,以产品、服务赢得了世界各地客户的认可,理想已照进现实。

  我们将视角聚焦到机器人这个领域,中国从原先需要大量进口国际知名品牌的产品,到本土机器人企业真正走在了全球化竞争的前列,只用了短短数年,其速度无疑令人惊叹。尤其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仅10来年时间,中国企业正通过“全球化布局”获得更大的市场蛋糕。

  ▍布局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全球化无疑已经成为机器人企业高速发展的新方向。

  有投资人介绍,近年来投资圈对企业的海外业务多持乐观态度,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企业海外业务的主旋律。“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逐渐成为融资项目描绘战略计划时的高频词。

  这其实大多基于对全球机器人市场演变的看好。一方面服务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由于品类较新,在全球尚未形成固定的竞争格局。尤其是协作机器人,大都是直到2015年前后才在智能制造的大趋势下开始爆发的新品类,整个发展周期只有7年左右。

  根据IFR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95亿美元;2024年将有望达到230亿美元。电子学会则预计,到2024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650亿美元。

  由此可以判断,当前行业依然还在快速发展阶段,不像快消,汽车等传统行业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商业合作模式,以及品牌认知壁垒,从而让机器人这一新品类市场竞争环境相较于其他品类更加的开放。有了庞大的市场预期,资本对于全球新兴机器人企业报以青睐就不难理解。

  为此,中国一些头部的“出海”企业,开始走向全球资本市场或通过一二级市场募资,快速获得了更充足的现金流弹药以战四海。例如前不久协作机器人的领军企业节卡机器人就获得淡马锡、淡明(True Light)、软银愿景基金二期以及沙特阿美旗下多元化风投基金Prosperity7 Ventures联合领投,就旨在借此扩大对于海外市场竞争的参与度。

  另一方面,经过近10年时间,协作机器人市场的培育成熟度已经趋于平稳,中国企业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发现,全球许多制造企业对于协作机器人产品已经并不陌生,这也让中国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更加突出。

  自从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以来,一个非常明显的逻辑便是中国制造在产品性价比、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等硬实力领域优势明显。正如Tiktok、大疆在海外的成功所说明的事实,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除了文化差异之外,大多数时候不同国家的企业与个人对商品的需求没有太多本质差别,关键在于找到满足海外市场人群需求的正确方式。

  制造行业同样延续了市场需求的这类特征。节卡机器人副总裁常莉女士就对机器人大讲堂提到,在产品需求的前提下,任何一个理智的企业家必然都会去从解决方案本身思考,判断产品是否满足自身高质量需求。“虽然各国汽车、电子、精密加工、食品等行业客户存在区域性差异,但他们对于协作机器人的需求基本与国内类似。”常莉解释道。

  毫无疑问,在全球疫情影响下,对传统制造企业而言,一个朴实的认知就是,消费者正发生变化,迫使其需要投入更多改变以提高综合竞争力。例如堆高技术门槛、做更精准的产品开发等。这使得海外市场其实与国内市场类似,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更为凸显。

  作为新兴的“新制造”企业,在许多海外的制造业相关展会上,节卡机器人等中国制造企业正频繁亮相并饱受关注。目前,协作机器人品类的大多数品牌处于建立早期,协作机器人企业品牌知名度大多处于同一起跑线,主营产品满足的多是一些新兴的用户需求。这些中国企业与海外企业站到了同一起跑线,并逐渐在各自的细分赛道中形成核心技术和产品上的全球领先。

  据常莉透露,节卡机器人在这些海外展会的交流内容反馈中发现,国外企业大多首要关注的同样是性能、功能以及专业的解决方案可行性,其次则是落地的应用场景和品牌知名度,因此节卡机器人等已经在国内具备极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获得更多海外市场的关注度成为必然。

  ▍产品全球化,软实力与硬实力并存

  走向全球化,中国企业必然面临客户更加严苛的质量要求,产品需要能够更加全面覆盖细分应用领域的差异化需求,提高对于场景的满足度和符合程度,通过不断深耕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客户,需要企业能够给客户带来更新的产品,更加满足需求迭代。这意味着全球化对于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前不久,节卡机器人就面向海外市场发布了Pro系列和MiniCobo协作机器人,这两款产品也同样成为多个海外展会上的“明星”。有外媒认为,两款产品基于差异化需求,既代表着中国机器人在高稳定性、高防护等级、高精度、高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成绩,也代表了节卡机器人对于各个细分领域和应用需求的高度认知和精细化解决方案。

  常莉对机器人大讲堂解释道,因为就全球范围而言,成熟度越高的客户,越看重企业综合实力。例如产品的整体研发、产能、性能、安全性、后续服务等方面,其背后又对应着企业的长期发展积累、产品技术竞争力、市场表现力、产线批量化成熟度、应用情况等内容,而产品无疑是展现企业综合实力的直接象征。

  对于很多产品出海的企业来说,好产品是基础也是核心,但针对海外市场好产品的标准却并非唯一,除了好产品,把握市场需求也至关重要。

  “节卡机器人的产品矩阵非常丰富,也取得了欧美多国的产品认证。目前针对工业领域以及服务领域,Pro系列和MiniCobo系列产品恰好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常莉说道。通过结合区域市场需求以及结合区域客户生态判断,节卡机器人不断更新着更加准确的认知。

  不仅如此,节卡机器人还致力于通过在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成立分公司,不断强化本土服务能力的同时,也不断深耕挖掘并与区域客户共同探讨着产品差异化需求。这种最佳落地实践者的风格,源于客户反馈与客户需求的过程,正帮助节卡机器人抓紧“牛鼻子”,提高覆盖产品线的全面性与可靠性。

  无论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宁德时代,还是无人机领域的大疆创新,以及协作机器人领域的节卡机器人,从这些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典型案例可以发现,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好的产品必不可少,但也远远不够。良性的市场循环与反馈,无疑更容易帮助市场建立更为完善的品牌印象,深化企业融入海外市场的本地化经营能力,从而实现“全球化”企业升维。

  ▍技术全球化,实现生态拓维

  从更大范围可以看到,近20年的发展,中国不仅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制造业,参与的企业也更多,出口的规模也已经更大,范围更广,这意味着现阶段国际性企业已经可以组建更强的生态圈。

  中国企业在多个市场的表现可以让我们看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也早已不再是单纯地把一个市场的货,卖到另一个市场,而是针对一些规模较大的市场,单独建立本土化的场景应用、服务,甚至独立的外贸供应链体系,形成了全面可正向循环的产品体系。

  例如常莉透露,节卡机器人同样以服务客户的需求为主,后续逐步由点到面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市场拓展与生产研发规划,目前已经在亚洲、欧洲、北美等地逐步建立专业团队,尝试实现技术和应用场景的正向研发,快速覆盖市场并满足全球化经营。

  日本作为全球机器人颇具代表性的力量,机器人四大家中日本企业占据两席,可以说日本无疑是全球机器人的高地之一。而节卡机器人前往日本,挑战并拿下全球一批高要求的客户,不仅能在产品和品牌上树立更高的标杆,进而还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更好拉动企业技术等多方面发展水平,这对于中国本土企业而言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前不久,工信部数字化赋能专家辛玉军就提到,现如今,中国企业除了具备成本优势和完备的产业体系,也已经在集成应用创新方面颇具优势,快速迭代能力愈发强大,同时更多企业还拥有着较强的定制化能力和效率优势,让国产企业出海能够更加如鱼得水。

  当前,节卡机器人品牌正走向国际化延伸,积极参与到全球竞争,为此节卡机器人通过打造JAKA+生态圈,已经在海外与多个生态合作伙伴实现了协同作业,服务能力和应用集成创新能力上不断再创新高。目前节卡机器人在通讯接口、软件功能包、感知+执行等方面完成了技术全球化,可以实现与国际大品牌快速适配,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生态。

  “机器人在生产中往往只是某部分核心单元,工业整体应用落地需要更全面的生产线,这就需要例如夹爪、传感器等生态配合,从而提高易用性、集成性、兼容性。哪家企业能够给客户带来更好、更快捷的服务,能够快速给客户带来更多价值,越来越成为企业客户选择的关键。”常莉说道。

  ▍朝着更远的未来

  曾几何时,中国智能制造企业出海主要集中在成本优势和完备的产业体系优势上,大多在品牌形象建设、融资支持和客户服务能力等软实力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而如今,为提升全球竞争力,类似节卡机器人等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在保持硬实力的同时,大力提升软实力,实现多产品体系+全渠道布局+品牌影响力+服务能力的融合,力求做到内外兼修,完成在海外市场的良性发展。

  在工信部的一个调研中,87%的出海受访企业对于海外市场都表示出极大看好,预测2022年的海外业务将保持增长;其中,更是有34%的企业乐观预测,今年将实现30%以上的高速增长。受访企业认为,多项国家出口鼓励政策和计划的持续实施、中国供应链的强大韧性以及海外本地化深度经营带来的本地细分市场深耕机遇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三大主要支撑。

  在节卡机器人等企业大举进行全球布局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企业逆势出击积极开拓市场的魄力与决心,同时也看到了中国企业系统而缜密的全球化思维。可以预测,随着海外业务开展时间的延长和经验的积累,大多数国际化企业的海外业务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例会显著提高,海外员工队伍会更加壮大,开展海外业务的手段会更加丰富多元。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为了走得更远更稳,许多类似节卡机器人的全球化企业,正持之以恒地进行产品创新,以“本土化运作”践行海外责任,建立产品渠道,实现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的深入人心。

  我们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中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全球化进程,将成为中国抓住全球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的一面旗帜,争取抢占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

上一篇:《扫黑风暴》大结局让人意犹未尽,还有十个悬念如鲠在喉
下一篇:国创联行:千亿信托入局一级市场,瞄准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