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给自己被讨厌的勇气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今天分享的这本书,不夸张地说,颠覆了我心中已经形成思维定势的心理学知识,看完感想4个字:入股不亏。(书名在最后)

  不幸都是自找的

  《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语很震撼: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

  细想想还真是这样,那些世俗意义上的幸福,往往离不开人际和谐、物质富足、精神充实几个方面。

  但不幸的生活,好像从哪个犄角旮旯里都能给你整出不幸来。

  学习差、工作不顺、经常跟人闹矛盾……哪怕只是走路上,都能踩到香蕉皮,摔个四脚朝天。

  我们已经习惯在不幸的时候,将一切都怪罪给世界,好像全世界都在跟自己作对。

  然而,人们大部分的不幸,其实都是自找的。

  这话还真不是我编的,而是从阿德勒的思想中来。

  阿德勒是跟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之一,他的原话是:「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举个栗子。

  一个人因为很不会说话,觉得自己人际关系很差。

  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来看,没毛病。

  但从阿德勒的目的论来看,因果关系就颠倒了过来:

  这个人因为认定自己的人际关系很差,所以从想法、行动上不断地去验证,放任自己爱说什么说什么,甚至什么难听说什么,于是人缘越来越差,也就更印证了自己的想法。

  这种想法带有逃避现实的目的,仿佛只要会说话,人际关系就肯定会变好。

  然而,人际关系的维持不是只靠会说话就能实现的。

  过去那些处理不好的人际关系,已经是过去,影响不了一个人现在的生活。真正影响现在生活的,是怎么看待这份过去。

  一味用过去不幸的遭遇去麻痹自己、逃避现实,以为能够避免受伤,却往往伤得更深更重。

  用大白话说,不幸都是自己作出来的。

  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喜欢用「不幸」来麻痹自己的人,有一个共通之处——无法认可自己。

  书中有一句话:「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很多时候,面对不幸的事情,人都是用自己不行的借口来安慰自己:

  因为我不会说话,所以人际关系不好;

  因为我学历不高,所以找不到好工作;

  因为我不会做家务,所以经常被婆婆嫌弃;

  ……

  因为自己认可不了自己,只好在群体中寻找认同。

  但一个很残酷的现实: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乃一体两面。

  自我认同上出了毛病,在群体认同上也是找不到对症的药的。

  阿德勒的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廉价的优越性追求。内涵是在不付出健全努力的情况下获得他人关注的一种追求。

  好比一个孩子通过努力学习获得父母的夸奖和关注,这是正向的优越性追求方式;

  而有的孩子故意不好好学习,通过被父母管教的方式获得关注,这种关注几乎不用付出努力就能得到,因此是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因为学习不好,孩子在心里对自己持有不认同的看法,这时候能博得父母关注,也是获得认同的一种方式,尽管有些不可思议,却仍然让孩子乐此不疲地叛逆下去。

  阿德勒说: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我弱我有理式的道德绑架,不仅出现在对待他人的层面上,也出现在对待自己的层面上。

  在变好,或者阻止自己变得更坏之前,唯一要做的,是学会喜欢自己。

  只是少了一丢丢勇气

  关于如何喜欢自己,分享一些书中的干货:

  自我接纳

  要喜欢自己,首先要做的是诚实地接受自己。

  人无完人,是人就肯定会有做不到的地方。

  你可以追求完美,但也要接受那个「做不到的自己」。

  不一味去关注那些「不能改变的」,将注意力转到关注「可以改变的」。

  比如不去想人缘差这件事,而是从细微处做起,每天给人一个微笑,努力去做就是了。

  幸福感的来源是人觉得自己有用的主观感觉,诚实地接纳自己,认定自己是有用的,就已经很幸福了。

  人生课题观

  将人生中的大事小事都当做课题来做,分清哪个课题由谁负责,落实责任到人。

  不干涉别人的人生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人生课题。

  比如父母催孩子做作业这件事,父母催得身累心累,孩子还是不乐意做作业。

  这其实就是没有明确好双方的责任。

  孩子做作业其实是为自己而做,是为了好好学习,为自己的将来铺路。

  但父母的催促就将这件本来是孩子应该负责的事情,转移到父母身上。

  本来是为自己而学,反而变成了为父母而学。

  学不好可以归咎为父母没监督好,也就难怪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了。

  放到生活中,大部分人际烦恼都是出于此,不是被别人管得太宽,就是管别人管得太宽。

  管好自己都难得,别人家的事,还是少管为妙。

  直面当下

  前面有说到,用不会说话这个借口,来逃避处理人际关系,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

  因为有个借口挡着,就可以幻想,没有这件事,自己会变得多么优秀、多么成功。

  醒一醒,憧憬未来可以,逃避现实不行。

  值得被憧憬的未来,是需要当下一步一步去积累的,空想没用,实干才能兴邦。

  先着眼在当下,去做那些琐碎却有效的小事,每天早起30分钟、背一个单词、做一个仰卧起坐、学一个PPT小技巧……等等都可以,去做去坚持了,才有畅想未来的资格。

  被讨厌的勇气

  喜欢自己并不是一件难到上天的事情,只要给自己注入一丢丢勇气——被讨厌的勇气。

  书中说:「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可能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喜欢你,哪怕是明星,也有人喜欢有人讨厌,人做不到讨好每一个人,也没有必要去这么做。

  放进人生课题来看,讨厌你是别人的课题,接不接受别人的讨厌才是你的课题。

  当别人在讨厌这种负面情绪上消耗巨大能量时,相同的能量能支撑你将他们远远地甩在身后,成为那个自己更喜欢的自己。

  什么是自由?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不知不觉讲了这么多,书中观点输出太密集,一篇文章讲不完。

  阿德勒思想是反常识观点的集大成者,这本书就是日本学者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在阿德勒思想上研究而成。

  全书采用哲人和青年间对话的形式,呈现阿德勒思想,解答年轻人疑惑。

  书中青年这个角色很有代入感,常常是我刚有个问题,青年就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那些关于人生价值、自由和幸福的问题,就在来来回回间的对话中开了大门。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给你直面人生的勇气。

  举报/反馈

上一篇:《秘密森林》如果有第二季,我希望男女主各自找到爱情
下一篇:大量蛋白靶向降解药涌入临床,PROTACs或将迎来黄金时代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