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爱生恨?雪林自用半辈子骂鲁迅,却从未给丈夫做过一碗汤
导语1961年,孤独而落寞的张宝龄带着遗憾在北京悄悄地离开了人世,忙碌一生无人问津,身边仅有几位亲友陪伴。听到前夫张宝龄已病故时,住在海峡彼岸的苏雪林不由得悲痛起来,本以为不会为他流泪,但还是产生了惭愧和内疚之心。这一生,苏雪林也不知在和谁较劲?用大半辈子去骂鲁迅,却未曾给张宝龄做过一碗汤,也没为他留下一儿半女。尽管张宝龄的去世让苏雪林感受到了岁月匆匆,人生易老,但她的“反鲁事业”并没有停下来。1967年,年近70岁的她还出版了《我论鲁迅》一书,如之前一样把鲁迅骂得一无是处。她曾自诩“鲁迅弟子”,是鲁迅的“迷妹”之一,可鲁迅去世后却成了“反鲁迅第一人”,其中的缘由扑朔迷离。人生就如此过了,她值得吗?
一、“反鲁迅,几乎成了我半生的事业”
其实这并非恭维或“被收买”,苏雪林在创作方面的确有很高的天赋,加之受到胡适、李大钊、周作人、陈衡哲等大家的指导,一生中留下了很多精品。
然而,作为才华横溢的民国才女、“珞珈三女杰”之一,苏雪林却非常“怪异”,一生充满了矛盾,让人难以琢磨和评价。特别是在创作和对待鲁迅的态度方面,她前后不一的举动令人十分不解。
鲁迅去世以前,她自诩为“鲁迅弟子”,谦虚向鲁迅求教,还曾发文歌颂《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经典作品。
比如,她1934年在《国闻周报》上刊登了《<阿Q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一文,从不同角度分析《阿Q正传》的创作价值和影响,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得到其他人的肯定。
但鲁迅尸骨未寒,她的态度就发生了360度转变,成了“反鲁第一人”。其积极之程度让人惊讶和猝不及防。
鲁迅国葬结束10天后,即1936年11月12日,她在写给蔡元培的信件中明确要求,希望蔡元培把他自己从鲁迅葬仪发起人名单中删除掉,她认为蔡元培不仅是民国开国元老,还是著名的教育家,而鲁迅仅是败坏青年思想的“有病态心理的人”。
简而言之,她认为鲁迅不配让蔡元培送葬,如果蔡元培那样做了,只会降低蔡元培自己的身份和带来不良影响。
不过,这封信是她让某位不知名先生转交给蔡元培的,很显然这位先生并没有把信交到蔡元培的手上,所以就没有得到回复。
另一封信便是她和胡适抱怨这一件事,而胡适则强烈建议,希望她不要再写这些“尖酸刻薄”的东西了。愤怒之下,她也公开了写给胡适的这一封信,并不怕受到胡适的谴责和与之闹翻。
自此以后,苏雪林在反鲁之路上越走越远,并拼命成为“鞭尸”鲁迅阵营的领头羊。
1936年11月12日,苏雪林不担忧别人的反对,公开发表了《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一文,点名鲁迅是“文坛败类”,认为他的杂文作品更是“一无足取”。
此外,她还言之凿凿地说,鲁迅行动诡秘,勾结日本特务。然而这一说法无从考证,她只是把鲁迅与李大钊、陈独秀并列起来,认为李大钊革命上绞刑台,陈独秀革命进大牢,鲁迅革命却进入内山书店(苏雪林认为开店者为在中国展开间谍活动的日本浪人)。
1937年,她又连续发表文章攻击鲁迅,典型的有《论偶像》、《论鲁迅的杂感文》、《论污蔑》、《富贵神仙》、《说妒》等,其中无不言辞激烈,包含了个人诽谤、辱骂、贬低和无从查证的谣言,对鲁迅的“憎恨”跃然于纸、路人皆知。
虽然态度中立,但胡适也看不下去苏雪林和陈源等人的行为。1937年回复苏雪林时,胡适就陈源的谣言进行了解释,并劝诫苏雪林“停止这种攻击行为”,但苏雪林不仅依然我行我素,还加大了攻击力度。
1949年逃离大陆后,苏雪林这才消停一段时间。1956年,刚在台湾安顿下来不久,她又扛起了反鲁旗帜,且火力更大了。
1966年至1967年,她再次对鲁迅开骂,发表的《我论鲁迅》将“反鲁事业”进一步往前推。在该书的开篇《自序》中,她毫不掩饰地说:“反鲁迅,几乎成了我半生的事业。”
她还言辞激烈地说,鲁迅“人格是渺小……性情是凶恶……行为是卑劣……是个连起码的'人'的资格都够不着的角色!”
如此骂咧,犹如泼妇骂街,恨不得将鲁迅“刨坟鞭尸”。
从“鲁迅弟子”到“反鲁第一人”,她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或者遇到了什么样的刺激,才把“骂人”作为自己的事业,并做得如此决绝?
二、“这个老太太疯了”
研究苏雪林反常和矛盾人生的原因时,袁良骏得出的结论是“这个老太太疯了”;厉梅则认为是苏雪林的“自恋情节”和“不幸童年”导致了她如此矛盾。
在厉梅看来,苏雪林自传式小说《棘心》“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幼稚”。比如,苏雪林在书中虚构出了比较理想化的爱情和婚姻,但这却与现实格格不入。
当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时,自恋情节比较重的苏雪林便产生了抱怨之心,开始看不惯和张家二少爷张宝龄的“封建包办婚姻”。
久而久之,苏雪林和张宝龄的婚姻自然会变质,最终导致分开。然而,在家人的压力之下,她想要离婚的意愿并没有得到满足。
于是乎!郁达夫、沈从文、甚至被奉为老师的鲁迅等同时代的作家,都成了苏雪林的出气筒。特别是鲁迅,由于她从小就惧怕父亲,童年一直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因此对鲁迅这样如父如兄的人才不断地谩骂、攻击。
厉梅如此说法的根据是,苏雪林虽然批评鲁迅,但采取的方式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鲁迅的文章风格是讽刺、幽默、挖苦、反语等,如果苏雪林想要扳倒鲁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最好的选择。
而不是通过传记、流行心理学、个人辱骂、贬低等老调重弹的方式来攻击,这样只能收效甚微,甚至让人看不懂。
换句话说,苏雪林批评鲁迅大多是“情感爆发”和“修辞暴力”(如谩骂),并没有学术成分,个人情感比较深。
正因为这样,袁良骏才得出“这个老太太疯了”的结论。毕竟,除此之外,已经不知如何去解释苏雪林骂鲁迅的原因了。
携带个人情感、“发泄私愤”,莫非是“因爱成恨”?对比苏雪林批判丈夫张宝龄与谩骂鲁迅来看,风格简直一模一样,所以很多人认为她是“因爱成恨”。
张宝龄挨得谩骂,一点儿也不亚于攻击鲁迅。苏雪林曾就直白地说,他“性情冷酷、褊狭,还抱有大男子主义”,有无妻子都无所谓,只要对方“三从四德”,会伺候人就可以凑合地在一起,不在乎容貌、学识、地位等问题。
不难看出,骂鲁迅的时候,苏雪林对人格、人身等都进行了全面攻击,而骂张宝龄亦是如此。
除了“骂”这一共同点,在与鲁迅见面的时间点上,苏雪林说得很有意思,不免让人产生其他的联想。
据她自己的描述,第1次遇见鲁迅,且“见证鲁迅的小人行径”,是在1925年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罢课期间。
然而在鲁迅的日记中,鲁迅第1次见到苏雪林是在1928年7月7日,与苏雪林描述的见面时间相差了三年。
当时,受到北新书局老板李小峰的邀请,鲁迅与郁达夫、林语堂、许钦文、王映霞等参加了聚会,并见到了苏雪林。
此外,另据苏雪林在一系列自传中的描述,1925年春,她就回到上海看望病重的母亲,并家人的强迫下嫁给了从麻省理工毕业的造船工程师张宝龄。
那么,苏雪林为什么将与丈夫结婚的时间说成是见到鲁迅的时间,且骂鲁迅的口吻与骂丈夫的一样,莫非她喜欢上了鲁迅?
在苏雪林去世的前几年,陈漱渝采访了她,当问及为何如此恶语相击鲁迅时,她回答说:“有人说我之所以攻击鲁迅,是因为我单相思,爱而不得转为恨,这是没有根据的。”
苏雪林虽然口口声声说没有单相思鲁迅,但问题就出在这里。王锡荣在《鲁迅生平疑案》中表示,陈漱渝并没有问她是否爱鲁迅?但她却提前回答了“不爱”,有一种欲盖弥彰的感觉,让人无法判断。
值得一提的是,苏雪林1928年与鲁迅聚会上的见面,也被认为是苏雪林“恨”鲁迅的开端,主要因为鲁迅给敏感的苏雪林“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苏雪林与鲁迅都喜欢独来独往,而在聚会上见面时,苏雪林一反常态,曾热情地迎接鲁迅,希望搭话,但鲁迅“神情傲慢”,只是点了点头便离开了,独留苏雪林尴尬地愣在原地一动不动。
这一个“不好”的印象就像恶果一样,埋在了苏雪林的心中,然后慢慢生根发芽,直至像参天大树一样拔地而起,并导致了她用半生来骂鲁迅的结果。
其实这种说法不怎么合理,如果鲁迅当时就热情地与苏雪林套近乎,那才是不正常的事情,毕竟保持距离很重要,不然风言风语在一夜之间将会满城传开,不仅鲁迅晚节不保,苏雪林也将很难混下去。
证实这一点的就是与鲁迅见面后,苏雪林并没有开骂,而是极力“恭维”鲁迅。她1934年发表的《<阿Q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便高度赞扬了《阿Q正传》。如果当时就恨鲁迅,她不可能这么做。
无论怎样,苏雪林以非常特殊的方式骂鲁迅,并用大半辈子都去做这件事,确实让人不可理解。也许,不是某一件事让她瞬间就讨厌鲁迅,而是综合因素的结果。
将骂鲁迅奉为自己的事业,苏雪林这么做值得吗?
三、“叫他孤栖一世,也实在觉得对不住他”
1999年,苏雪林孤独地离开人世,享年102岁,身边无儿无女陪伴。离开前,她遗憾地留下一段话:“我是只蝴蝶,恋爱应该是我全部的生命,偏偏我在这个上面仅余一页空白。”
苏雪林将恋爱视为生命的全部,却偏偏在这上面“仅余一页空白”,而她又用大半辈子来骂鲁迅,并将其奉为事业,难免会错过一些人,这将是无法填补的,因此带着遗憾就是非常不值得。
其实,如果不执着于理想中的恋爱,甘心在平淡的家庭组合中度过,苏雪林的晚年应该是“子孙满堂”、“合家欢乐”的。
苏雪林与张宝龄结婚的第1年,实际上也有过一段与其他夫妇无异的浪漫时光。婚后,他们共同在苏州的东吴大学任教,利用闲余时间开垦荒地、养金鱼、斗蟋蟀等,不亦乐乎。
她每当回忆这一段光阴时,不由得美美地说,正是受自己炽热之心的烧炙,张宝龄冰冷的心才慢慢化掉,“在苏州天赐庄那一年的生活,倒也算甜蜜”。
在爱情的滋养下,苏雪林灵感如涌泉般涌流不止,创作出了一生中最著名的代表作---《绿天》,将她和张宝龄的融合描述为亚当与夏娃。
在《绿天》的扉页之上,她还深情地写道:“建中---我们结婚的纪念!”
然而,一个是理科男,另一个是文科女,就算是门当户对,结果也很难让人乐观。
“直男癌”很重的张宝龄和向往于诗情画意的苏雪林生活在一起一年后,两人就开始有了间隙,并直接影响到了婚姻和感情。
在苏雪林的回忆中,曾有两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发生在他们身上,且这让她开始不想和张宝龄继续深入交流。
一次,苏雪林指着花儿说很美丽,但张宝龄却专业而理性地回应:“花是植物的生殖器”;过中秋节时,她惊叹“月亮好圆”,而他则不可思议地回复:“再圆也没有我用圆规画的圆”。
从文学和物理的角度而言,两人都没有错,并且也有充分的理由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是,如何杂揉文学与物理知识,让它们更好地为生活服务?两人这就犯难了。
很显然,苏雪林和张宝龄并未能处理好文学与物理这两个专业,最终让婚姻、情感和生活都出现了裂痕,随之而来的就是争吵、冷战,最后便是不再亲密往来。
他们的家庭背景、教育水平等差异不大,是培养感情的好基础。就像林徽因与梁思成一样,虽然婚姻是“包办”的,但因为“门当户对”,彼此相差不大,最终还是造就了美传于后世的“神仙之恋”,让人羡慕不已。
因此只能说,苏雪林不是没有爱,而是没有遇到那个他,又或者是未能将很好的牌打好,从而培养出感情。
杨静远曾与苏雪林夫妇俩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邻居,在她的印象中,张宝龄并没有苏雪林描述的那样不堪。
她在《我记忆中的苏先生》一书中说,1942年9月10日刚搬到让庐一个月,第1次见到张宝龄时,他没有传闻中的凛若冰霜,是很友善和健谈的一个人,在东吴大学、武汉大学、江南造船厂等的人缘也都不错,深受教师与学生欢迎。
如果杨静远说的是事实,张宝龄为人并不冷漠,只是不懂得文人的浪漫而已,那么就是苏雪林不懂得欣赏和培养情感了。
事实上,除了苏雪林以外,很多的女生都喜欢浪漫、有责任感和有野性的男性,而不是单独讲求责任感,但又缺乏浪漫的那一种。
据说,苏雪林更渴望与徐志摩一类的浪漫诗人往来,共同吟诗作赋、研究文学就是她最大的理想和最向往的生活。
如此比较之下,作为理科生出身的张宝龄当然就不能帮上忙了,就算是他努力改变自己,不断地让苏雪林满意,但在苏雪林看来,这依然远远不够,因为文学和浪漫是天赋和后天培养而得的,并非一朝一夕的努力。
虽然在婚后一年就出现了间隙,但苏雪林与张宝龄离得并不太远,当两人在武汉大学相遇的时候,还是共处一室的,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同餐不同寝”。
后来,苏雪林去了台湾,张宝龄留在了大陆,两人这才分隔两地。而这一辞别,也就成了人生中的最后一别。
让人不解的是,夫妻俩长期分开了,不过没有离婚,更没有再婚,所以名义上他们仍然是一对夫妻。
1961年,住在北京的张宝龄陷入病重之中,侄媳妇想要为他织一件毛衣,发现毛线不够用了,于是翻箱倒柜寻找,恰巧看到了一件与毛衣颜色相同的围巾,想要拆开再利用。
张宝龄见状,制止了侄媳妇,说这是你们二婶(苏雪林)的东西,我要留着做纪念。一边艰难地念叨,另一边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没几天,张宝龄就离开了人世。得知这一噩耗后,苏雪林异常悲伤,种种回忆涌上心头,她忍不住写道:“我也很后悔,叫他孤栖一生,不能去享受他理想中的家庭幸福!”
30多年后,她也离开了人世。因为大半辈子都在折腾,未能与丈夫生下孩子,且没有再婚过。所以,在离开人世的时候,她也带着孤独而去。
回顾她这一生的执拗,难免感觉有一些不值得。宁愿用半辈子去骂鲁迅,却未曾给丈夫张宝龄做过一碗汤,晚年才后悔,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人生仅有一次,且珍惜身边人。
结语苏雪林是民国杰出的才女之一,曾在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任教,并留下了很多传世的著作。然而,最令人遗憾的是,她没有经营好自己的感情生活与发展方向,用大半辈子去骂鲁迅,却未曾给丈夫做过一碗汤,从而让彼此都带着遗憾而去。如果恋爱是人生的全部,那为什么要眼睁睁地看着它留下“空白”呢?也许“一眼万年”的真爱很难见到,但相濡以沫的平凡生活随处可见。感情是两个人经营出来的,并不是恰巧遇上的。骂了一辈子都不信,到最后也没有改变什么,苏雪林这一辈子到底值不值呢?也许只有她自己才知道答案。参考资料
上一篇:什么眼霜好用?这些眼霜,滋润补水赶走黑眼圈的同时缓解细纹增生
下一篇:当年这6部烂片一直都无人问津,如今个个经典,尤其是最后一部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
- 韵府群玉
-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集锦9篇
-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和谐(harmony/ハーモニー)》原作:伊藤计划 ?
- 智人战胜尼人的决定性因素 是神灵崇拜与艺术品 在3万7千年前智人击败了远比自己强
- 沈阳参考消息(2017年1月11日)
- 密集架区密集架书库图书馆负一楼期刊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图书馆一楼图书借阅区(A-H
- 费维光:脾胃病17方
- 土耳其身为伊斯兰国家,为什么允许“风俗产业”合法化?
- 高中教师教学反思
- 三观尽毁!90后公务员出轨50岁女上司,聊天言语暧昧,妻子怒举报
- 22应用心理学考研347 首师360有调剂院校吗?
- 铃木凉美女士,你仍期待同时收获怜爱与尊敬吗?
- 团建别墅 | 确认过眼神,是能疯一起的人!Boss,今年年会我们泡私家温
- 《归来》观后感
-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和译者荣辱观建设研究
-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国医大师名单!在北京看中医该找谁,这下全知道!
- 这些年爱过的同人文(BG)
- 荷兰深陷风俗业?日本都要甘拜下风,为何能稳坐世界顶尖位置!
- 戴安娜25年前私密录像首次解密:自述性生活,全英国都被炸懵逼了
- 原创上官婉儿为什么必须死,她做的这件事太无耻,李隆基忍无可忍
- 「医药速读社」Paxlovid临床失败 礼来斥巨资引进Kv1.3抑制剂
- 她是韩国性感女神,靠出演“三级片”走红,今41岁韵味不减当年!
- 电影市场有望点燃 好莱坞大片排队上映
- 评荐《传染病(Conta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