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网|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迄今为止,茅盾文学奖已经进行十届,评出48部优秀文学作品。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以1979年冬天四川一个偏僻农村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老农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生活故事,真实地揭露了“文革”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灾难性破坏和在农民精神上造成的严重创伤,深刻地反映了70年代风云变幻的社会面貌,并预示了结束动乱之后必将出现的光明、美好的前景。

  作者周克芹善于描写蜀中农村的生活和人物,小说中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深沉委婉的情韵,不仅蕴蓄着作者对“农业问题”、“农民问题”的理性思考,也标志着他的艺术追求。

  

  《东方》(魏巍)

  《东方》是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为背景,深刻再现在那火红的岁月中,一位普通的志愿军战士的战斗和情感历程。通过对朝鲜战场和中国农村生活的描写,全面反映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将军吟》(莫应丰)

  《将军吟》中的彭其是跟毛主席爬雪山过草地、打日本打老蒋的老将军,因他在党委会上说空军“靠搞卫生出名,是华而不实、形式主义”,“文革”初期就被扣上“反党”帽子,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险些丧命。但他在困境中仍千方百计保护战友,他苦口婆心地劝教那些“造反”的人们,他用表面关押实际保护的办法使战友不吃眼前亏。

  

  《李自成》(姚雪垠)

  小说以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弱小变强大,转败为胜推翻明王朝统治、抗击清军南下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明末清初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农民起义军从胜而败的悲剧结局,揭示了农民战争和历史运动发展的规律。

  

  《芙蓉镇》(古华)

  《芙蓉镇》以胡玉音的悲欢遭际为主线,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升迁沉浮,揭露了“左”倾思潮的谬误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该作品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续作有《芙蓉镇后事》。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

  小说以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党委书记兼厂长于而龙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游击根据地查找暗杀自己妻子芦花的凶手为线索,通过对他回故乡三天之中的经历、见闻、联想、回忆等的叙述,概括了近四十年间的社会生活内容。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黄河东流去》(李准)

  以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入中原,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四十四县,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黄泛区人民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八年经历的深重灾难和可歌可泣的斗争。

  

  《沉重的翅膀》(张洁)

  《沉重的翅膀》讲述了重工业部正副部长间围绕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展开的一场“鏖战”为主线,自上而下地表现该部、部属曙光汽车制造厂及其基层班组的整顿、改革。

  

  《钟鼓楼》(刘心武)

  《钟鼓楼》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北京钟鼓楼一带的故事,展示了极其丰富多彩的会场景,陈说着市井的悲欢、几代人的命运,穿越岁月烟尘,再看刘心武笔下的动人世相,犹如翻开了城市记忆的鲜活浮世绘……堪称一部洋溢着浓郁京味的现代《清明上河图》。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平凡的世界》(路遥)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所作的长篇小说,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

  陈忠实说:《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最受老师和学生喜爱的新课标必读书。

  

  《少年天子》(凌力)

  《少年天子》是作家凌力所著的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

  《都市风流》是孙力、余小惠合著的小说,以北方某大城市的市政建设为中心,刻画了上至市长下至街道妇女的生态和心态,反映了当前城市改革的复杂面貌。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

  《第二个太阳》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作品再现了当时革命的热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南北团结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穆斯林的葬礼》,是霍达在1988年发行的一部畅销小说,后被原作者改编成同名电影。

  该书讲述了北京一个回族家庭六十余年间的兴衰历史,该小说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斋升沉起伏为主线,在历史的背景下描写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变迁,表现了主人公为追求理想和事业,为完善自身素质所发出的蓬勃不息的命运意识,是一个爱情悲剧。

  

  《浴血罗霄》(萧克)

  《浴血罗霄》是萧克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罗霄纵队为配合中央红军的战略决策北进,粉碎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苟且偷安的政治部署,描写了以罗霄纵队司令郭楚松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金瓯缺》(徐兴业)

  本书以武将马扩为主要人物,以其一家人的不幸遭遇为主要线索,层层展开,讲述了从宋、金海上之盟协议共击辽国,到金国撕毁盟约挥兵南下,北宋灭亡,宋高宗偏安江南一隅这段历史。

  作品笔势凌厉,大气磅礴,犹如群山万壑,直奔荆门。读来令人时而血沸气促,义愤填膺;时而潸然泪下,慨叹不已。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

  《战争和人》(王火)

  《战争和人》 作家王火的代表作,以三部独立却又互相联系的的小说构成三部曲的形式,讲述了抗日战争前中后三个时期以国民党内部为视点的中国政局时局的变化。

  

  《白鹿原》(陈忠实)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所著的长篇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白门柳》(刘斯奋)

  《白门柳》是著名作家刘斯奋历时16年潜心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述清军、农民起义军虎视眈眈,内部党争不断,大厦将倾的前一刻,江南士人名流还在为自己的理想、欲望苦苦挣扎。

  作者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面貌,描绘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全景。

  

  《骚动之秋》(刘玉民)

  《骚动之秋》是一部反映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村面貌和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的长篇小说。

  主人公岳鹏程既是一位名扬八方的农民企业家,又是一个称霸一地的土皇帝;既是一位新时代的弄潮儿,又是一个旧观念的继承人。他敬仰父亲的革命生涯,却与父亲水火不相容;他欣赏儿子的聪明才干,却与儿子不共戴天。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

  《抉择》(张平)

  《抉择》小说内容直面现实人生的胆识和勇气,对腐败分子进行无情的鞭挞;对社会上存在的花钱买官、公款嫖娼、行贿受贿、拉帮结派搞圈子等腐败行为进行了大无畏的揭露和抨击,从而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李高成痛苦的灵魂搏斗与抉择,扣人心弦。

  

  《尘埃落定》(阿来)

  《尘埃落定》是由藏族作家阿来所作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但却有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并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的故事。

  

  《长恨歌》(王安忆)

  王安忆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长恨歌》,描写了一个女人长达40年的感情经历。中学生王琦瑶,是一个普通的上海弄堂女,但她美丽无比,几乎达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境界。

  小说笔调冷峻幽默,细腻动人,以王琦瑶“锦绣烟尘”式的传奇一生作为主要的表现内容,将时代的沧桑变幻同个人命运乖蹇相联系。

  

  《茶人三部曲》(王旭烽)

  《茶人三部曲》,展示了杭州一个茶叶世家的兴衰沉浮,着重通过忘忧茶庄三代茶人的命运悲欢的展示,对茶的精神、茶人精神的透视,演绎出中华民族所不可或缺的具有永恒价值的中国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人类文明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之魂。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9—2002)

  《张居正》(熊召政)

  本书是篇幅巨大的历史小说,通过对典型环境的生动再现,历史氛围的精心营造,小说既弥漫着一种典雅古朴的气韵,又给人晓畅通达,引人入胜的阅读愉悦。

  

  《无字》(张洁)

  本书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进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与世浮沉、坎坷人生,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风云际会,对二十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写出了一个说不尽的时代。

  

  《历史的天空》(徐贵祥)

  挣脱了日军的追杀,几个逃难的青年对未来的选择上分道扬镳了。找八路军的遇上了国民党,投国民党的撞上了八路军,阴差阳错的偶然成了命运的必然归缩。

  他们从此结识了自己未来的战友和敌人,从此走向了战争和政治,也从此有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有了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和扑朔迷离的人间恩怨......

  

  《英雄时代》(柳建伟)

  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八面威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变变幻莫策中时,一个因决策导致企业濒于倒闭,一个因管理而每况愈下。小说在一个沉重的基调下,把国企改革怎样面对改革,怎样面对私有......等,一个个巨大的时代主题,真实而生动地推到了我们读者面前,启人深思。

  

  《东藏记》(宗璞)

  《东藏记》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第二卷,这部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他们对亲人朋友的大善、对祖国民族的大家、对入侵这敌的大恨、对亡国之祸的大痛,都得到深刻细腻的表现。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3—2006)

  《秦腔》(贾平凹)

  《秦腔》以一个陕南村镇为焦点,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中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传统格局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被称为“一卷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

  贾平凹用文字还原和营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是对将要成为绝唱的农村生活作的“挽歌”,是对传统乡土的一种“回归与告别的双重姿态”。

  

  《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

  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小说以小见大,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某种悲哀,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

  

  《湖光山色》(周大新)

  小说写的是春种秋收、择偶成家、生病离婚、打工返乡、农村旅游这些当下乡村寻常的生活事件,展示的却是对人性嬗变、历史遗产和权力运作的崭新思考,表现了一颗高贵灵魂在乡村剧变背景下的惊悸和固守。用中国文化中的五行串起故事的脉络,同时又将此地的楚国传说穿插其间。

  

  《暗算》(麦家)

  一个生活在小村子的盲人有着天赋的才能,他成为时代的英雄,与之相伴的却是神秘纠缠的悬疑情节和莫测的命运,荒诞的现实。

  《暗算》分三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听风者》、第二部《看风者》、第三部《捕风者》。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7—2010)

  《你在高原》(张炜)

  《你在高原》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是一部足踏大地之书,一部行走之书,一部“时代的伟大记录”。各种人物和传奇、各种隐秘的艺术与生命的密码悉数囊括其中。它的辽阔旷远与缜密精致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它的强大的思想的力量和令人尊敬的“疯狂的激情”,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

  

  《天行者》(刘醒龙)

  《天行者》是一部以农村民办教师生活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以大山深处的的一所乡村小学为背景,生动真实地刻画了乡村民办教师的群体形象,写出了他们内心世界的多个层面,给人以强烈的思想和艺术的冲击感。

  

  《蛙》(莫言)

  本书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书信、四部长篇叙事和一部话剧组成,主要以在高密东北乡从事了一生妇科医生的“姑姑”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叙述了新中国几十年来波澜壮阔的生育史,又毫不避讳地揭露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

  

  《推拿》(毕飞宇)

  《推拿》小说是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作品,展示了现实生活中盲人按摩师私密而真实的私人世界,展现了人们甚少了解的盲人群体的另一种人生悲喜。在小说中尤其强调的是,和正常人一样,残疾人、盲人有着和正常人一样的爱恨情仇和酸甜苦辣,有着同样需要尊重和关注的精神世界。

  

  《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的故事很简单,前半部“出延津记”写的是过去,后半部“回延津记”写的是现在。

  刘震云曾创作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等,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11—2014)

  《江南三部曲》(格非)

  《江南》以深情、内省与悲悯,唤起了中国人心中的灵魂之乡,花家舍。在江南这片山水间,一个家族五代人跨越百年,在时代的大潮中往复于清醒与迷茫,逐梦与破碎,终越不过俗世伦常、儿女情思。

  

  《这边风景》(王蒙)

  《这边风景》是王蒙上世纪七十年代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新疆农村为背景,从公社粮食盗窃案入笔,用层层剥开的悬念和西域独特风土人情,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现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图。同时也反映了汉、维两族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生活,以及两族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关爱。

  

  《生命册》(李佩甫)

  “我”是从乡村走入省城的大学教师,希望摆脱农村成为一个完完整整的“城里人”,为了更宏大的理想,“我”和“骆驼”分别奔赴上海和深圳开辟新的商业战场。

  在时代与土地的变迁中,似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繁花》(金宇澄)

  这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或是明天的启示……

  

  《黄雀记》(苏童)

  香椿街上的三个青年,一场扑朔迷离的强奸风波,一个人的十年冤狱和三个人命运的罪与罚。

  《黄雀记》全书分为三章: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白小姐的夏天。作者通过三个不同当事人的视角,书写了这三个受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成长与碰撞。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15—2019)

  《人世间》(梁晓声)

  这是一部关于苦难、奋斗、担当、正直和友谊的小说,以北方省会城市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

  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堪称一部“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

  

  《牵风记》(徐怀中)

  《牵风记》以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为历史背景,主要讲述了三个人物和一匹马的故事。

  既有对战争、人性的深刻思考,也有人与大自然神奇关系的表现,亦真亦幻,拓展了战争文学的创作空间。

  

  《北上》(徐则臣)

  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

  “北”是地理之北,亦是文脉、精神之北。大水汤汤,溯流北上,小说力图跨越运河的历史时空,探究普通国人与中国的关系、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探讨大运河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变迁的重要影响。

  

  《主角》(陈彦)

  作者以扎实细腻的笔触,尽态极妍地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以中国古典的审美方式讲述的寓意深远的“中国故事”。

  

  《应物兄》(李洱)

  李洱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记叙了形形色色的当代人,尤其是知识者的言谈和举止。所有人,我们的父兄和姐妹,他们的命运都围绕着主人公应物兄的生活而呈现。

  “应物兄”,这个似真似假的名字,这个也真诚也虚伪的人物,串连起三十多年来知识分子群体活色生香的生活经历,勾勒出他们的精神轨迹,并终构成了一幅浩瀚的时代星图。

  

  结尾

  茅盾说:

  过去的,让它过去,永远不要回顾; 未来的,等来了时再说,不要空想; 我们只抓住了现在,用我们现在的理想, 做我们所应该做的!

  茅盾文学奖作品是我国现代文学领域的优秀作品代表,能够丰富我们文学方面的修养。

  以上内容来源于好书推荐网公众号

上一篇:兰溪元素大展魅力!诸葛八卦村亮相《我们这十年》!
下一篇:《两个人的小森林2》筹拍,弥补两大不足,但谁来演主角?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