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中塑造最成功的一个角色,他就是王千源饰演的老兵!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7
手机版

  大家好,随着电影院的正式上线,相信不少人已经看完了管虎导演的《八佰》。

  可以说这部电影是五年内最优秀的一部战争片,上一部如此抢眼的战争片还是《喋血孤城》,当有人还在纠结这部电影是否符合真实历史的时候,我想说的是,其实大多数的战争片都会有一定的剧情改编,很少有人真的按照真实历史拍摄电影。

  前半部电影堪称完美,而后半部电影却将主要的剧情都放在了描写小人物的改变之上,只能说是管虎导演对细节的把控很好,但是对剧情的设计还是有些不足,这些小人物塑造的并不成功,最终导致了后半段的崩盘,但整体上《八佰》依然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在某些方面完全可以对抗好莱坞战争大片。

  那么在整部电影中,塑造的最成功的是哪一个角色?

  在我看来,这里面最真实,也最有魅力的角色并不是戏份最多,从最初的怂蛋到护旗中壮烈牺牲的端午(欧豪饰演),而是那位和他们一起来到四行仓库的老兵油子,也就是由王千源饰演的“羊拐”。

  端午(欧豪饰演)在几个月之前还是一位农民,他最初认为自己只是来打扫战场的,面对强大的日军根本毫无抵抗能力,只能躲在一旁瑟瑟发抖。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个角色,但无奈的是,这个角色的定位完美符合历史,在淞沪会战后期,国民党部队将那些未经训练的士兵带上战场,因为当时的中国缺少工业实力,也没有完善的士兵训练体系,他们只能选择这样做。

  而更加残酷的现实是,国军很多时候只能选择抓壮丁,甚至就连士兵们都吃不饱饭,因为他们军饷都被上级,甚至更大的官员(例如孙元良)给克扣了。

  王千源饰演的羊拐则不同,从他那饱经风霜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这个男人早已经对生死麻木。

  他不怕死,只是不想死,所以成为了逃兵,成为了老兵油子,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牺牲将会毫无意义,他活下来只是为了 回到家乡,继续孝敬自己的母亲。

  但为什么老兵羊拐会选择牺牲自己,加入了最后的敢死队呢?

  实际上这就是导演想要从小人物的改变中体现出那些抗击日寇的国军战士们的那种牺牲精神。

  可惜问题在于,羊拐这个角色实在是不应该被他们牺牲,虽然从“八佰壮士”的结局来讲,牺牲无疑比被困孤军营更强一些,可我还是认为这个角色真的太可惜了。

  因为对于当年的国军来说,老兵是非常珍贵的,他们或许没有太高的文化素养,但是能够在残酷的战斗中幸存下来,就证明了他们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而我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了淞沪会战中的一个细节,实际上当年的国军精锐在射击的精准度上是不亚于日军的,他们对于日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然而淞沪会战失败的两个重要原因就是蒋介石指挥不力和国军缺乏联合作战经验。

  所以在淞沪会战的后期,由于精锐尽失,国军不得不将大量缺乏作战经验和训练的战士补充到部队中,而能够给他们传授作战经验的唯有——老兵。

  这也就是历史上记载的以老兵带新兵的模式,当然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国军的作战能力。

  所以王千源饰演的这个角色如果不死的话,他能够在之后的战斗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而王千源的演技,和对角色的诠释也是整部电影中最抢眼的地方。

  举报/反馈

上一篇:如果日本不发动太平洋战争会怎样?
下一篇:三人行:专注央视平台成就卓越品牌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