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柯说水浒:说说《水浒传》与《水浒后传》有啥关联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8
手机版

  我自幼喜欢读小说,尤其是《水浒传》,小说人物的善言信行教会了我最初的同惜心、正义感,我和主人公一起悲伤、一同喜悦、一样激动。

  当年《水浒传》读完,觉得结局有些遗憾,于是我又读了《水浒后传》,心结才略有舒缓一些,今天就来聊聊《水浒传》与《水浒后传》之间的关联。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天罡地煞,出世后历尽磨难,终于汇聚到忠义堂上,招安之后,东征西讨,折损大半,到最后死的死,散的散,结局很是凄凉,而高俅、杨戳等人却安然无恙,这让很多人,其中就有我心里很不平,总觉得善恶未报,意犹未尽。

  于是有一位明代遗民陈忱,作了一部《水浒后传》,让三十二位梁山未死英雄重举义旗,另创基业,他们诛杀奸臣、抗击金人,再次轰轰烈烈闹了一场,最后各自都有完美的结局。

  《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三回中写李俊带领童威童猛在太湖与费保等四人结义,第一百一十九回又写到他们不负前约,来榆柳庄上寻费保等人,七人商议已定,打造船只出海。

  小说一开始,就写了阮小七梁山感旧、手刃张干办和李俊太湖捕鱼、反抗巴山蛇两件事,揭开了梁山英雄再次风云际会的序幕。《水浒传》中未死的三十三位英雄,除去残废的武松,再加上徐宁之子徐晟、呼延灼之子呼延钰、花荣之子花逢春、宋清之子宋安平,再次凑足三十六人之数。

  这些梁山火种,先后创立了登云山、饮马川据点,召集人马,再举义旗,干出了一系列反抗贪官恶霸、抗金救驾的伟业,再现了梁山“替天行道”的风采。

  前传中露过面的王进、扈成、栾廷玉等好汉也一一登场,甚至唐牛儿、郓哥这些小人物也都有后话,至于东溪村、还道村、雁翎甲、松纹剑这些前传中人们所熟悉的地点、物件,也在后传中重现在读者面前,陈忱对前传的照应,可谓周到。

  后传中的人物,既保留了前传中的性格底色,又有所发展,这点我很喜欢。一些在前传中着墨不多的好汉,在后传中也得到了浓墨重彩的刻画。比如乐和,在《水浒传》中是个聪明伶俐的人,可惜戏份不多。

  到了后传中,他继承了吴用的衣钵,一直是出谋献策的智囊人物,胸藏韬略,应变如神。燕青在前传中已有许多英雄事迹,到了后传中,更显得“忠其主,敏于事,绝其技,全于害,似有大学问、大经济”,最后一直做到副宰相,还因功勋卓著而被封为“文成侯",特赐“忠贞济美”的金印,可见作者对他的偏爱。

  至于几位梁山小将的英风雄姿,更觉可喜,呼延钰的勇猛、徐晟的俊逸、花逢春的儒雅、宋安平的平和,都大有乃父之风。

  在后传中,曾为害梁山的高俅、蔡京父子、童贯等人,最后都落入梁山英雄的手中,被一处死,实在是大快人心。梁山好汉们依然怀有一颗忠义之心,念念不忘故国,只是无力回天,抗金无功,只得泛舟出海。

  后来他们在暹罗国创立基业,君臣相得,共享富贵荣华。这个结尾虽然有些落入俗套,但却能满足读者惩恶扬善的心理,他们希望历尽坎坷的英雄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归宿,这也无可厚非。

  我在读《水浒后传》的过程中,完全能理解陈忱心中的感情,可能就是对现实的无可奈何,所以无比怀念那些武艺高超、义薄云天的梁山好汉们。

  想想也是,那样一个风起云涌、各路英雄豪杰的时代,不是人人都能碰上的。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举报/反馈

上一篇:初恋50次,每一天都是种奇遇,每一天都像曾经爱上他
下一篇:Facebook的创始人是谁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