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师把握好4个“视点”,才能提高观众认同度!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1-08
手机版

  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都表达了一个视点,而且在故事片中,视点常常改变,有时候每换个镜头就变化一次。整体而言,视点常被称为叙述姿态,对观众而言,它通常是隐形的。然而它所累积的变化的效果,深深地影响了观众诠释任何场景的方法。视点表达了叙事者对于事件的判断,即它决定了观者要认同谁。

  视点的含义

  视点是指注视的发源点或发源方位,即与被注视的物体相关的摄影机的位置,也就是摄像机从谁(观众、导演还是剧中人物)的视点来捕捉场景。观看影视的过程是观众参与事件的一个心理过程,摄影机成为观众看事物的眼睛。

  视点的分类

  一般情况下,视点分为客观视点和主观视点,客观视点是摄影机表现的客观画面,主观视点是剧中人物的视点。也有导演视点和全知视点的情况。

  1、主观视点

  主观视点是从剧中人物的视点出发来描述场景、叙述故事,因而这种镜头被称为“主观镜头”,主观镜头摄像机镜头当作剧中人物的眼睛,直接“目击”场景中的人,物和事,使观众不再站在遥远的“窗外”观看,而是直接参与到不断发展变化的剧情中去。也可以称之为“第一人称视点”。

  优点:主观镜头代表了剧中人物对场景中人或物的主观印象。多运用主观视点镜头,可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更紧张,能更快、更多地介入剧情。主观镜头通过摄像机的运动和视点变化迫使观众去关注场景中的人物正在看的内容,将观众的观看欲望缝合到影片中,迫使观众成为剧中人物并去经历那些情感,观众能够与剧中人物感同受,从而成为剧中的角色,获得共同的情感体验。

  缺点:但是,过量使用主观性视点,会在故事片中显得笨拙,因为我们只被赋予一位角色的视觉观点,而透过表情或姿势观看他或她自己反应的权利,则被剥夺。

  2、客观视点

  客观视点只是尽量客观、真实、自然、直接地捕捉和记录镜头前的场景和场景中发生的事,它传递给观众的情景就好像它们真的在远处发生了一样,只是观众没有被邀请并参与其中而已。

  客观镜头使摄像机和被摄物处于一种相对较远的情感距离,摄像机不打扰和评价场景中的人和正在发生的事,从而引导观众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去观看影片,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和个人的主观看法。

  优点:客观镜头能清晰、自然、连贯地再现场景,故在影视作品中被大量运用。

  缺点:但是过多地使用客观镜头,会因其过于客观、冷静地描述场景和不介入的态度易使观众失去兴趣,无法从心理和情感上驾驭观众。

  3、导演视点

  导演视点是指导演有意图地参与剧情的发展,引导观众怎样看,影视作品的创作者不仅要选择给观众看什么,而且要引导观众如何去看。如通过特定的角度,虚实对比或画面造型技巧等方式来塑造、强化视觉形象,操纵观众的视点,迫使观众对看到的景象作出一定的情感反应。

  4、全知视点

  在电影中,要呈现全知的视点,我们必须知道角色在想什么。这需要使用到某种形式的旁白、声音或字幕,完全使用旁白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具电影感的,而且很少人这么做。事实上,旁白在过去仅仅只是被暂时地探讨过,而且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主流电影的导演,曾以非常有创意的方式,发展出结合了文字和影像的叙事风格,这个领域可说仍是开放的。

  视点决定观众的认同度有两种方法

  以影像控制,或以叙事控制。

  1、以影像控制

  影像的控制是以构图与演员的调度来引导我们对演员的认同。在一篇小说或短篇故事中,任何时候都不存在“我们在读谁的视点”这样的问题。在电影中,视点就比较不确定,而且在某些例子中,一个镜头可以传递一种介于第三人称视点和一个完全主观镜头之间的叙述姿态。

  在剪辑里,最有效的剪辑指示点,是演员在特写中的视线。示图16.1展示了一个典型的主观镜头的机位,“视线剪切”。在此镜头的下方,是三个可能的反拍特写镜头。在画面1里,车内的男人看了坐在他身旁的女人一眼。在画面2,我们看到他的主观镜头,是一位回望他的女人的特写。因为那是主观性的镜头,所以女人直接注视着摄影机,这样运用的话,很清楚地表明了这个特写是来自男人的主观镜头。将它与画面3的特写相比,后者是从与女人视线成大约45°角所拍的镜头,这显然是主观视点,这个镜头使我们既不认同男人,也不认同女人。但如果我们将摄影机向女人视线外移动几度,如画面4所示,那会发生什么事呢?在这种情况中,假如这个特写代表了男人的视线,那么我们与男人的关系会比较亲近。就某种意义来说,这是一种修饰过的主观镜头。

  是一个有价值的观念:每个镜头都有它主观性的程度,更精确地说,都提供了我们认同的程度。基于这个理由,过肩镜头和双人镜头就可以根据演员的视线和叙事脉络,来强调场景中某一个人的视点。大体而言,摄影机越靠近特写中演员的视线,它所提供的观众认同度越高。

  2、以叙事控制

  叙事控制运用几种策略来引导我们的认同,但这些多依赖于剪辑。比如,在侦探故事中,情节常跟随着私家侦探走,场景开始于私家侦探来到的地点,结束于他离开的地点。即使这类故事是由第三人称的视点和封闭式的构图来叙述,但故事的内容脉络多半暗示着,我们是从私家侦探的视点来认知事件的。

  通过视点控制叙事的范例

  在下面的情况里,一位女人在海滩寻找她的丈夫,然后发现他单独坐在沙滩上。我们此时的目的,是要寻找各种能使观众认同场景中某一角色的各种方法。

  版本一:

  第一个段落使用经典的主观机位(图16-4):画面1,一个女人向画面外望着;面面2,我们看见她所看的对象,画面3,以双人镜头建立了人物的位置关系。在这个段落里,我们因两个理由认同于女人:第一,她是陪同我们(观众)进入场景的人;第二,在画面3里,双人镜头是以她的视线为依据的。这是简易的做法,因为我们是在戏剧动作范围之外,较接近于中立的观察者。

  把这个段落与下个系列相比,画面4~6以一个新的镜头结束。在此例中,直到后一个镜头,我们都仍然停留在女人的视线中,只是这次是从一个反拍的角度来看这两种影像的策略,造成我们对女人有不一样的认同。很有趣地,在画面6里我们靠近男人,但并不减损我们对女人的认同。这是因为这个段落的叙事脉络,是由女人开场,塑造了我们看接下来的镜头的方法。

  版本二:

  在下面的系列中,我们可以来看看,如果以男人作为前一段落的开场,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图16-5)。问题在于,这种方式是否会建立起我们对他而不是对女人的认同。根据剪辑,我想答案是,视点是介于男人与女人之间的。为了测试这个视点,你把它当成会在银幕上呈现的样子来观看。首先,在你看的时候,请计算镜头的时间长度,让男人的镜头长于女人的镜头。现在,以女人的镜头(画面2和3)较长的方式来读,认同感通常会往拥有最长银幕时间的主体上靠。而且,女人很明显的是看着男人的,而男人的注意力,则并未集中在任何我们可以分享的事物上。

  建立这个段落的一部分策略,是由右边拍摄男人的镜头,这和女人的视线是相反的。这里提出了决定视点的另外一个因素——视点与视线相关。一个能暗示人物思想的镜头的任何层面,都会建立起有利于观众认同的情况。眼睛的镜头,以及特写镜头,一般而言都属于这个范畴。这也是画面3女人的过肩镜头并没有加强画面2中“视线剪切”的效果的原因。如果我们以女人头部的过肩镜头来替代,我们对她的认同也许会更强一些。

  版本三:

  在这最后的系列里,我们结合了版本一和版本二的策略,来看看认同感可以得到怎样微妙的控制(图16-6)。在画面1里,我们以男人开始,然后直接切到女人看着他。如果我们就停在这里,我们的认同就会在女人身上。切至女人的视点,会锁住我们对她的认同感,如最后来自她视线的结束画面所起的效果一样。但现在我们再把镜头看一遍,你会发现,男人在影像上有最强烈的特写镜头,而且出现在三个镜头里,而女人只出现在两个镜头中。

  很清楚的是,镜头的种类和镜头间的配合,对于发展一致的视点而言,会比分给特定演员镜头的数目还要重要。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所认同的对象必须维持一致。在最后这个系列里,从同一个角度拍摄的女人的两个镜头,他们所建立起来的认同感,要强过男人的三个镜头所能达到的,而男人的镜头都从不同的角度拍摄。

  最后

  撇开我们所熟悉的希区柯克对主观技巧的运用,塑造任一场景叙述姿态的摄影机摆放法、剪辑和构图,往往是被大众忽略的。这也许说明了一个事实,视点也许是导演对电影贡献的最重要层面,但在许多片子中都被漠不关心地处理了。叙述姿态常沦落为关注技术或影像的意外结果,更糟糕的是,仅仅是被任意操纵的结果。剪辑师要了解导演拍摄每个镜头的意图,了解视点,从而更好的进行叙事,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

  举报/反馈

上一篇:Delta变异病毒"大爆发"! 英国单日新增确诊逾2.2万| 早报
下一篇:家乡有个美丽的湖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