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发布生态科创新成果 双重过滤打造“雨水银行”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7-03-20
手机版

原标题:华东师大发布生态科创新成果 双重过滤打造“雨水银行”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城市研究中心今天发布一项新成果——如何让雨水在上海更有用。该中心是华东师大与生态高新企业上海十方生态园林联合成立的科创与示范对接的研发机构,试图运用雨水绿色渗滤生态系统,在雨季过滤储蓄雨水,在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重新用于林地浇灌,被认为是为上海打造“雨水银行”。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上海市2017年度重大建设项目浦东滨江沿岸绿色贯通大通道项目中通过工程实践示范性应用。

天落水废变宝

我国是优质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年用水已经突破6000亿立方米,但其中再生水资源仅占1%,生态用水也仅占1.7%。以上海为例,每年以自来水平均梯度水费计价的24亿立方米、价值高达近百亿的天降雨水,不但被白白浪费,而且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雨水业已成为河道、湖泊、农田、林地面源污染的来源之一。在国际上,一直有“海绵城市”之说,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即下雨时吸水、蓄水,需要时将水“释放”。

此次由华东师大生态城市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设计的“绿色雨水生态渗滤再利用系统”,借鉴了世博会的成功经验,它的核心是将雨水收集后先通过特殊结构的绿化坡地及特种植物根系的生态净化过滤,再经过特殊矿石过滤基坑的净化吸附过滤的“双重生态过滤”,从而转化成优质与可再利用水源,进而将储蓄水用于非雨季节的浇灌水。

成本低 效果好

以一万平方米公共绿地为例,整个系统只要建设一个560立方米的面源雨水收集池,以及140立方米的净水储蓄池,就能做到全年浇灌水的生态平衡。所以,这个“绿色雨水生态渗滤再利用系统”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与雨水生态再利用的复合经济价值,直接助推海绵城市建设。更重要的是,整个系统的维护营运费用远比用自来水浇灌植物成本低、效果好,更有益于植物的成活与优势生长。同时,还配套有远程智能水质监控系统,实时有效检测净化后储蓄水的水质与水况,为生态城市引入互联网技术。

华东师大生态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林拓教授说:“这个系统还能让老百姓通过智能显示屏直观地看清我们环境中的水生态;让政府监管部门远程可视化实时监控我们身边的水质、水况;让生长在公共绿地的植物源源不断地获得循环再生的优质浇灌水。”

据悉,华东师大生态城市研究中心目前正携手多方紧密合作,潜心协同攻关多项涉及民生和生态福利的城市生态科创工程,包括如何将城市有机废弃物、园林绿化废弃物、餐厨废弃物乃至河底淤泥等,通过生态处理再利用,可持续地优化改良土质;如何通过控根技术做到零破损地改造屋顶,营造上海特色的空中果园……“不远的将来,我们将在上海看到曾经未尽其用反受其害的雨水以及多种废弃物,都会被生态再利用,成为美化城市的宝贵资源,从而使我们的生态更和谐,城市更美丽。”林拓说。

上一篇:化工学院中心组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和中央巡视组
下一篇:谷物学院 | 北上广3月课程顺利出炉,大家抓紧报名咯!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