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者李醉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西安医护学院启幕
人物传媒网讯:(记者/潘越 摄影/卢蒙维
徐静)2017年3月17日下午,由著名文化学者李醉发起的“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安医护学院隆重举行。西安医护学院院长张萍,著名文化学者李醉,西安医护学院副院长刘新军、寇雅莉、高景瑞等共同为启动仪式揭幕!
华商报、人物传媒网、陕西文化网、科教网、教育网等新闻媒体及二千余名师生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活动伊始,西安医护学院院长张萍女士发表致词。张萍院长首先在讲话中阐述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的深远意义和具体举措,并亲自为著名文化学者李醉先生颁发了学院特聘教授证书。
随后,西安医护学院优秀教职员工代表宣读了响应书,三十名优秀学生代表齐声诵读了传统文化经典《道德经》。
启动仪式上,文化学者李醉先生应邀授课,受到全院师生热烈欢迎!李醉先生引经据典,为我们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及魅力所在。他指出:“传统文化是民族思想文化的根本,是民族智慧的精华,是世代相传并不断更新的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它是优秀的民族品质、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民族礼仪的总和。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少年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据了解,李醉先生系著名文化学者,长安老子文化研究联谊会会长。他热衷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精研《道德经》,融会贯通于己用、深入浅出与人言。名为醉实为醒、号敦和却秀逸。其《老子文化泛谈》、《国学对现代管理的启迪》、《易学探真》等课程,令闻者如沐春风,引领穿越时空的隧道,翻开尘封的过去,触摸失落的历史,寻找遗忘的真知。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和好评。
西安医护专修学院成立于2001年,该学院院风纯正,教学相长,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学子,中国医科大学、延安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分别在该院设立了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此次“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该院启动,反映出该院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切重视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办学追求!
编者后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有着重要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团结统一的价值取向、勤劳勇敢的优良品质、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贵和尚中的思维模式、厚德载物的博大胸襟、崇德重义的民族精神。加强这一文化的传承,有利于青少年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加强校园师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刻不容缓,诚如文化学者李醉先生所发起的“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则意义重大,功德无量!
上一篇: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关注经济发展新动向,着力打造应用经济学
下一篇:2017年甘肃省大学生村官考试公共基础每日一练答案解析(3.20)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
- 全国211大学排名榜单公布,划分2个行政级别!
- 小学语文阅读专项十五——说明文阅读的简单方法
- 线上学校为“数字化教师”赋能
- 广钢3所“大公办”幼儿园集中开园
-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巢湖实验中学今秋正式招新生
- 反驳俞敏洪,中小学教师绝对有资格,也绝对能胜任教学岗位
- 高考275人上清华北大,衡水中学却被质疑,看到这张图大家沉默了
- 大学生入党和不入党有什么差别?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 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学生考了60分,全班第3名,妈妈听后却哭了
- “鬼才”历史老师:重大“标志性”事件绘成表,初中3年不再愁
- 如果学霸当中小学老师,会不会提升档次?网友:学霸不适合当老师
- 中学校服收2300元:家委会别没“存在感”
- 三年级语文修改病句练习题汇总,很全面(可打印),期中考试要考
- 江苏最憋屈的大学,曾是全国重点大学,如今却连211都没混上!
- 高中数学:函数和导数题型你会做吗?
-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幼儿园开学时间终于敲定了,家长态度不一,对此,你怎么看待?
- 重要提醒:国务院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是否影响你?
- 重磅!四川公办民办高中取消自主招生考试,录取以中考成绩为依据!
- 西湖大学28位创始捐赠人中9位河南老乡 施一公:我很感谢他们
- 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 揭秘全美顶尖公立高中新泽西High Tech High
- 幼儿园小女生每天闯关1小时,妈妈解脱了,她却驶上“快车道”!
- 初中生“早恋”时,多半会偷偷做“3件事”,尤其第1件太真实!
- 网传贵阳一幼儿园20名幼儿食物中毒 教育部门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