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支撑体系的构建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7-03-08
手机版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作为我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和整体保护的重要途径,对于优化文化生态环境、尊重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维护国家民族文化主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及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推进,为文化生态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受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影响,也存在对文化生态的破坏和过度开发。因此,从宏观层面,积极探索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支撑体系的构建,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尤为重要。

探索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运行规律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式的具体体现,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工程。深入系统地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内在机制、原理及实现途径等,揭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的共性规律及个性差异,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理论体系,促进我国非遗保护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要强化文化生态基础理论及保护研究,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奠定基础。“文化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的三位一体复合结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的依赖性,促进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不断实现。随着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文化生态学理论和文化生态保护理念逐渐为中国学术界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所认同并得以积极实践。但是,受文化生态涉及学科分散、文化生态系统复杂性强引起的文化生态保护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的影响,对文化生态基础理论及保护的研究有待加强。因此,极有必要依托高校及科研机构,搭建系统、科学的研究平台,开展文化生态基础理论及保护研究,为构建系统、科学的文化生态理论并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奠定基础。

要积极构建先进、完善的非遗数据库,为系统开展文化生态研究创造条件。完整、准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是系统开展文化生态研究的需要。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及存储技术,构建先进、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跟踪和管理,可以为系统开展文化生态研究创造条件。

要加强对个案生态的研究,为系统开展文化生态基础理论研究提供帮助。个案研究既是对不同非遗资源的个性化研究,更是开展文化生态基础理论研究的必然,个案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对非遗资源动态环境的整体全面了解。因此,针对地方民间文学、美术、音乐、民俗中某个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剖析其产生的原因,解读其在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及其现实意义,对开展文化生态基础理论研究,并为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具有现实意义。

合理开发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单纯的、静态的保护,更为重要的是发掘资源的文化内涵,并促进其生命力不断延伸。文化资源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的流动性,决定了不能将其与社会隔离,开发与利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持续发展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资源利用方式又受到资源自身的价值特性的影响。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与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明确及界定,为以资源价值特性为基础,通过不同方式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构建商业应用机制,实现对资源经济价值的合理利用。自然与文化价值的天然存在性引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可实现性。而利益的有限性及易变性,可能引起不同主体间对短期利益的过度追逐,并造成长期获利能力的下降。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反公地悲剧”的存在,可能造成对资源经济价值利用的不充分。因此,通过对资源产权进行界定与整合,完善监督机构并强化监督机制建设,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应用平台,是实现对资源经济价值合理利用的关键所在。

构建社会应用机制,实现对资源社会价值的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以及其与环境间的互动性特征,决定了其社会价值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间的矛盾与统一的关系,以及对其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为我们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促进其社会价值的不断深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为实现晋中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的保护和利用创造了条件。通过对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形态进行研究分析,构建基于文化形态基础上的多层次、多形态的社会应用机制,充分发掘传统文化对当代具有借鉴意义的闪光思想、理念、经验,阐释其价值,吸收其精华,在经过合理改造后,将其运用于当今生态文明、和谐社会构建中,使其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焕发青春,发挥作用,以实现从社会文化发展的意义上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作者单位:晋中学院教务处、晋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本文系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支撑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 李山岗 仇兵奎)

(原标题: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支撑体系的构建)

上一篇:校方回应小学性教育课本争议:将择机推相关课程
下一篇:东大教务处验证码破解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