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小学教学科研纪实之课堂篇 ——寄宿部新教师见面课
株洲网讯(记者 汤雄 通讯员 谭金良 蹇晶)2017年3月3日,株洲市荷塘小学寄宿部两位新进教师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见面课,校长杨叶丛,书记陈炳文,副校长邓爱玲、张颖婵、郭欣、罗敏,以及行政管理人员和同学科的老师参加了课程聆听。
上午第一节课,殷甜老师执教一年级语文《姓氏歌》。殷老师借用中国传统蒙学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引入课堂教学,播放歌曲《百家姓》的选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说一说你姓什么。教授新课时,殷老师先让学生圈画文中的姓,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指导的时候,对有问号和顿号的句子重点指导,老师示范朗读。老师在教学文中出现的姓氏时,介绍有关这个姓氏来源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中还设计了让学生把自己的姓做成卡片张贴在黑板上,并设计了让学生采访后面听课老师的姓氏的环节,课堂的氛围很好、教学设计新颖、学生兴趣浓厚。接下来殷老师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同桌之间用互说的方式熟悉韵文,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最后,殷老师教学生识字和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教学生字时还对生字组词和用词语造句进行了训练。
第二节课,邱霞老师执教五年级语文《再见了,亲人》。这是一篇感人的叙事抒情散文。邱老师用亲切的语气、简洁动人的话语带领学生领悟课文中动人的情感。邱老师用读词语想故事画面的方式导入,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为学生体会感情打下了基础。布置学生默读课文,圈画让自己感动语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有了充分的小组交流后,邱老师指名学生在全班交流,老师适时地提炼出“志愿军与大娘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志愿军不愿和大娘分别,分别时深情地说——再见了,亲人(学生齐读课题)”来升华感情。每交流一个部分,就重复这个句式,学生在感情共鸣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并用笔写下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想说的话。
两节课后,全体听课的老师集中在教务处进行交流讨论。两位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想进行了说课,对自己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和不足之处谈谈自己的感受。
听取了两位老师的说课之后,听课的老师们对教学目标的预设和达成,教学环节的设计,重点难点的突破,教师评价语言的运用,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写字练笔等几个维度进行了交流。
《姓氏歌》是很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文本,殷老师设计了很多的教学环节,老师想了很多办法,花了很多心思,如果能把这些环节落实到细处,实处效果会更好。作为低年级的老师,儿童化的语言和神态更能获得学生的认同,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邱老师运用初读,细读,品读,有感情地读的方法,紧紧抓住课题,一咏三唱,回环往复,螺旋上升地感悟作者表达的感情。老师丰富的评价语言,给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学习氛围浓厚,整堂课在情的感动里结束了。
最后,杨校长指出:我们的教研就是要走进每个老师的课堂,关注他们的需要,并给予帮助。听课的老师要参与评课,每个老师都要发言,要发言就要有思考,促使老师们去学习,去表达。全程参与听课和评课就是一次很好的集体研讨,老师们在交流中就会得到智慧,受到启发。会听课,会评课是老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帮助老师专业成长。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进课堂活动,全员评课活动抓细抓实,在荷塘小学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
- 全国211大学排名榜单公布,划分2个行政级别!
- 小学语文阅读专项十五——说明文阅读的简单方法
- 线上学校为“数字化教师”赋能
- 广钢3所“大公办”幼儿园集中开园
-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巢湖实验中学今秋正式招新生
- 反驳俞敏洪,中小学教师绝对有资格,也绝对能胜任教学岗位
- 高考275人上清华北大,衡水中学却被质疑,看到这张图大家沉默了
- 大学生入党和不入党有什么差别?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 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学生考了60分,全班第3名,妈妈听后却哭了
- “鬼才”历史老师:重大“标志性”事件绘成表,初中3年不再愁
- 如果学霸当中小学老师,会不会提升档次?网友:学霸不适合当老师
- 中学校服收2300元:家委会别没“存在感”
- 三年级语文修改病句练习题汇总,很全面(可打印),期中考试要考
- 江苏最憋屈的大学,曾是全国重点大学,如今却连211都没混上!
- 高中数学:函数和导数题型你会做吗?
-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幼儿园开学时间终于敲定了,家长态度不一,对此,你怎么看待?
- 重要提醒:国务院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是否影响你?
- 重磅!四川公办民办高中取消自主招生考试,录取以中考成绩为依据!
- 西湖大学28位创始捐赠人中9位河南老乡 施一公:我很感谢他们
- 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 揭秘全美顶尖公立高中新泽西High Tech High
- 幼儿园小女生每天闯关1小时,妈妈解脱了,她却驶上“快车道”!
- 初中生“早恋”时,多半会偷偷做“3件事”,尤其第1件太真实!
- 网传贵阳一幼儿园20名幼儿食物中毒 教育部门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