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跨界” 西南交大人文学院理工男讲中国衣裳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7-03-21
手机版

李任飞在节目中。 受访者供图

新年伊始,《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类节目如清流般浸润荧屏。央视招牌节目《百家讲坛》也从2月20日至3月6日播出了15集电视讲座《中国衣裳》。

这个节目谈衣裳千年之变,究文明百世之源,俘获了众多观众的心。可令人惊讶的是,节目主讲人、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李任飞副教授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理工男。

从中学开始,李任飞就是理科“学霸”,本科和硕士在北京交通大学学的无线电通讯,到西南交大任教后,教的是铁路通讯、计算机管理。但这个理工男迷上中国服装文化后,自费10多万元买书买古籍,去各地博物馆寻觅资料,潜心研究。

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李任飞,了解他倾情讲述“云想衣裳花想容”故事背后的故事。

精益求精 一集讲稿修改十几次

记者与李任飞相约在一间茶室。初见时,他一件黑色的棉布立领衫外罩一件黑色翻灰领外套,比电视上略微胖些,头发更白了许多。原来,《中国衣裳》的录制是在2016年,那时李任飞略有白发。“为了这十几集的录制,把头发又熬白了一半。”

李任飞不是第一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2014年夏天,他的系列讲座《名相晏婴》在《百家讲坛》播出后反响很好,编导魏学来想继续和他合作。当时有两种选择,一是讲春秋第一相管仲,二是讲中华传统服装。魏学来倾向于后者,认为“衣食住行”衣排第一,对民族文化意义重大。就这样,李任飞提交了《中国衣裳》主题讲座规划。

但《中国衣裳》的诞生却极其折腾。

写讲稿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难关。几千年穿衣戴帽的学问精彩纷呈,也头绪纷繁,要理出一个线条比较困难,每一处取舍都相当痛苦。并且,服装领域的史料多是三言两语,很少有可以支撑一集40分钟的大故事,想讲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实在太难。李任飞告诉记者,讲《名相晏婴》时,他每月可以写4集讲稿,而到了《中国衣裳》,每月写两集都非常吃力。他的讲稿几乎每一集都被编导打回来五六次,多的十几次。甚至有时离录制只有3天时间了,讲稿仍在修改,“有江郎才尽的那种感觉。”

录制节目,李任飞提前3天到北京。为熟悉镜头,除了吃饭睡觉,他大多时间都在外面“走路”,一边走一边给自己讲,在路上比比划划,也不管旁人怎么看。那几天,他每天都走几十公里,不仅成功“减肥”,还意外占据朋友圈“晒步数”榜首。

从2015年写讲稿到2016年11月录制完成,李任飞把头发又熬白一半。录完节目后,妻子开玩笑地说,“这回我的噩梦结束了,再也不用半夜被键盘声吵醒。”

登台开讲 传播传统服装的美与魂

虽然“为伊消得人憔悴”,但李任飞还是坚持要把《中国衣裳》做好。这种坚持,源于他在研究了中国服装的历史演变之后,感到自己有责任传播中国衣裳真正的美和魂。

最终与观众见面的《中国衣裳》,李任飞的讲述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第一集《初试衣裳》中,李任飞讲到衣裳的起源。中国古代早期最典型的服装形制是上“衣”下“裳”,所谓下裳就是围裙。《周易·系辞》中有一个交代:“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由此得来,上衣下裳是由黄帝设计并制作的。“这种设计的创意在于,上衣下裳和天地、乾坤相对应了,体现了天人合一。所以,我们的传统服装,上下分穿其实穿的是哲学。”

第三集《经天纬地》中,李任飞讲到纺织,“织机上纵向先固定好的经线与横向的纬线交织就成了一块布,而这个思维我们祖先很早就移植到其他领域。”比如在城市建设中,祖先说:南北之道谓之经,东西之道谓之纬。这个南北东西,就是把地球的一块区域做纵横切割,后来的东经北纬出现就不奇怪了。

观众的评价是最好的反映。“中国人把天地穿在了身上,把中国哲学穿在身上!推荐同袍们看看,振奋人心!”“史学融合着文学,已经沁人心脾,竟然嵌入了古代经济学和军事学知识,边听边学,其乐融融!”……看到微信、微博上的这些留言,李任飞说:“我觉得之前的辛苦都值了!”

探索不休 继续挖掘更多服饰精彩

“服装是穿在身上的文化,但有时候,现代人因为没理解文化,把服装也穿错了。”采访中,李任飞对现在一些服装设计单纯追逐商业化表示很痛心。他举例说,现在很多厂商出品了所谓的“超短旗袍”,而旗袍本来是以含蓄的方式展示女性之美,变成超短的样式后,毁掉了“含蓄”这一核心精神。“这种把脖子封得很严,又把大腿裸露出来的设计,上下身互斥的理念,完全把一个女性的形象扭曲了。”

李任飞还曾在一些古装剧中看到,皇帝头上的冕被设计成两头上翘,冕旒高高挂在前额上方,“但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款式”。而这样的古装剧热播,会让国民对传统服装的印象更混乱。“令人忧虑的是,我们曾经是‘衣冠上国’,真的就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精湛的传统服装文化在众人追逐商业功利时被扭曲变形,一直到被彻底淹没吗?那样的话,我们这一代就是历史罪人。”

其实,国内能讲传统服装文化的专家有很多。在李任飞看来,自己讲这个话题的优势,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理工科的思维方式——系统思考和逻辑严密。“任何一种服装现象,都是多方面原因形成的。尽管讲的时候因为时间限制不能全面,但思考必须在多个维度上进行,也就包括了生产技术和天文地理。”而在这些领域,有着扎实理工基础的李任飞就容易出彩。《中国衣裳》的讲座落幕了,李任飞的衣裳情结却没有画上句号。“中国衣裳是一个巨大的话题,我会一直探索,挖掘更多的精彩。”

对话

足够喜欢+舍得投入

把兴趣发展成事业

采访中,李任飞告诉记者,他中学就喜欢古诗词,阅读了大量古文,但按照父亲的希望选择了理科。初到西南交大任教,李任飞被分到运输学院,头3年他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写小说,还给网络小说写评论,在其中寻找文学带来的快乐。

记者:看到你在《中国衣裳》里侃侃而谈,始终有个问题挥之不去,一个理工男如何能“半路出家”,转而在人文领域有如此建树?

李任飞:一个人所学所从事的专业,不一定就是自己发展的方向,只要足够喜欢并舍得去投入,把爱好兴趣发展成自己的事业完全可行。大学4年,一二年级主要学的是基础课程,三年级学专业课程,四年级一半时间找工作或者考研,所谓的专业不过就是一两年的知识积累。

人生很长,两年的专业课不是门槛,为了最喜爱的方向,我花20年应该可以超越这个限制。但大多数人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却懒于改变或恐惧改变。

记者:真正要重新开始一个全新领域的学习,感觉挑战还是很大啊!

李任飞:在我看来,人的学习动力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了解的动力,翻翻有关书籍看看就行;第二个层次是运用的动力,这就要求必须掌握一种方法,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达到目标。

而最难的就是第三个层次,是教的动力,你需要了解所有方法,能够给出多解。如果你真正有这个动力了,又有什么学不了呢?

就我个人而言,找到自学的自信让我受益一生。初中时期,我曾经贪玩不爱学习,成绩一度很差,好在及时醒悟,又是抄背教材又是恶补功课,实现了一个差生逆袭。记得1977年冬,为了偷听晚上开班的高考补习课程,在辽宁的大冬天,我在教室的窗户外一站就是两个小时,真是憋了一股子劲啊!

记者:这也是你被《中国衣裳》“折磨”这么久,也没有放弃的原因吧?

李任飞:确实,坚持很重要。我始终有个心愿,希望自己的研究,对民族服装创新和发展提供一点思考和借鉴。  □本报记者 江芸涵

上一篇:想进军华尔街,这10所商学院是你最好的选择!
下一篇:斩断网络诈骗伸向大学生的黑手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