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为什么不好找工作?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7-03-22
手机版

4.毕业生求职意识。第一、专业对口仍是求职重要参考。从调查来看,60%以上的学生希望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尤其是初次择业的过程中,更倾向于本专业领域,造成部分专业毕业生在初次择业过程中会比较谨慎。第二、对就业形势了解不充分。70%的学生认为就业比较困难,但对就业困难的原因的认知比较简单,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本专业的就业情况没有主动了解,对自身的职业选择缺乏明确认知。很多毕业生对现实缺乏明确的认识,知道就业难,但在实际行动中却缺乏动力,更多的依赖和抱怨。

5.毕业生自身能力。毕业生群体也是橄榄形的分层,优秀的、很差的是少部分,大部分是一般的。所谓优秀的就是在学校各方面表现达到社会的预期,或者某一项能力很突出,比如学习能力很好,学习成绩一直如高中一样保持较高水准。很差的就是基本不学习,学习成绩会经常需要补考,不会把重心放在学习上,也不是放在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上,而是在游戏、耍朋友、无聊发呆上,看过一些找不到工作的人往往是成绩特别差的学生。

有人觉得一个大学毕业生就应该找到好工作,这已经不是包分配的时代了,大学毕业生要自己找工作,企业也是有选择的,毕竟这么多的大学生,不是随便一个都适合企业的需求。

个别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甚至睡在城市的桥洞流浪也是正常的,不是每一个毕业生的心理、能力都适合工作。

如果想未来就业更顺利一些,是的,是顺利,而不是更好。建议选择理工科的专业,当然也有大批理工科找不到工作,但相对文科会好很多。考取重点院校,或者在当地具有竞争力的高校,就业比较容易。考取发达地区的高校,如发达地区的学生去读中西部的211,然后又回发达地区就业,发现还不如在老家读个普通高校。

大学生就业难是长期的绝对的,以后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从事现在不屑的工作岗位。也许有的人不爱听,但当大学生不仅仅从事白领个工作,而从事更多的蓝领工作,社会也许真的很发达了,要知道蓝领工作也是需要创新的,而大学生与非大学生的区别正在此--理论知识、创新意识、专业思维。

上一篇: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献爱心 捐衣物”活动
下一篇:大学里,你必须学会的技能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