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李志民:研究型大学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
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是指为获得关于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研究,是对新理论、新原理的探讨,目的在于发现新的科学知识,为新的技术发明和创造提供理论前提,但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基础类研究与应用类研究都是科学研究,其区分是就某个时间段而言的。科学研究是一个渐进和发展的过程,今天基础研究的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和发展,就会成为基础知识,再随着科学的发展,就会成为基本常识。对于一个学科就是这样的发展过程,靠常识、基础知识,开展基础研究,在基础研究成果的新发现中,产生应用研究的可能。比如:机械运动的惯性定律,在科学研究的初始阶段,人们对于物体惯性的发现和认识,反复试验,理论推导,最后总结出物体运动的惯性定律。今天,物体的惯性运动成为老百姓的常识,也成为航空航天等高技术研究的基础知识。
不同类型的高校对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应该有不同的侧重,要摆正两者的关系。目前,有一种风气,无论什么类型的高校,都豪情万丈,声称要建设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实际上,大学和大学的层次应该有区分。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更适于承担基础研究工作。因为,基础研究要求较大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需要多学科交叉,无数新思想、新理念的火花,都产生于训练有素的人,在这一方面,研究型大学具备了基础研究的必要条件——人才的聚集;基础研究的突破,需要有良好的学术交流以及较长时间的积淀;此外,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中心,教师的素质、知识和能力外延都适合进行基础研究。
虽说搞基础研究个人兴趣很重要,除个别学科外,基础研究并不是光凭个人兴趣就能完成,还必须要有相应的实验、检测等技术条件来支撑。尤其是当科学发展到生命科学和人的行为科学层次时,要想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和突破,会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而研究型大学具备进行基础研究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如实验设备先进、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创新人才聚集等,更有进行基础研究的优势。
基础研究取得的成果通常是一般的或普遍的科学知识,成果常表现为一般的原则、理论或规律,这些新成果可以及时转化到课堂,写进讲义,有利于提高培养人才质量。(主编李志民)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
- 全国211大学排名榜单公布,划分2个行政级别!
- 小学语文阅读专项十五——说明文阅读的简单方法
- 线上学校为“数字化教师”赋能
- 广钢3所“大公办”幼儿园集中开园
-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巢湖实验中学今秋正式招新生
- 反驳俞敏洪,中小学教师绝对有资格,也绝对能胜任教学岗位
- 高考275人上清华北大,衡水中学却被质疑,看到这张图大家沉默了
- 大学生入党和不入党有什么差别?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 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学生考了60分,全班第3名,妈妈听后却哭了
- “鬼才”历史老师:重大“标志性”事件绘成表,初中3年不再愁
- 如果学霸当中小学老师,会不会提升档次?网友:学霸不适合当老师
- 中学校服收2300元:家委会别没“存在感”
- 三年级语文修改病句练习题汇总,很全面(可打印),期中考试要考
- 江苏最憋屈的大学,曾是全国重点大学,如今却连211都没混上!
- 高中数学:函数和导数题型你会做吗?
-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幼儿园开学时间终于敲定了,家长态度不一,对此,你怎么看待?
- 重要提醒:国务院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是否影响你?
- 重磅!四川公办民办高中取消自主招生考试,录取以中考成绩为依据!
- 西湖大学28位创始捐赠人中9位河南老乡 施一公:我很感谢他们
- 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 揭秘全美顶尖公立高中新泽西High Tech High
- 幼儿园小女生每天闯关1小时,妈妈解脱了,她却驶上“快车道”!
- 初中生“早恋”时,多半会偷偷做“3件事”,尤其第1件太真实!
- 网传贵阳一幼儿园20名幼儿食物中毒 教育部门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