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大学弃文学画,作品惊艳世人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7-03-23
手机版

学画画、搞创作、爱收藏,就点艺术家传播网

中国最大的艺术人物平台 · 全球推广最优秀艺术家

任乘鋈

生于四川南充

先后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

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

师从著名画家何家英先生

现居天津

她出生于四川南充

一个美丽而偏僻的小山村,

童年梦里只有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可是好景不长

打小的时候她便离乡背井

暂离了父母亲的视线

当很多孩子

还辗转在豆蔻年华的欢愉之中的时候

她却在飘荡和流浪

后来上了大学选择学的却是经济管理专业,

枯燥的书本知识根本吸引不了她的兴趣,

偶然一次机会,一位慧眼的女画家看到了她

--一个单纯、美丽、善良而又弱小的女孩,

从充满灵气的眼神里

闪烁着对画画的渴望,于是收而为徒,

才上大二的她就毅然弃文从艺,

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人生,

开始用色彩编织如幻的梦。

在老师眼里,

她是个单纯、好学、聪明的孩子,

没有经过系统的素描、色彩造型学习,

她很快就掌握了工笔人物画基本技法,

并且边临摹学习边尝试创作,

慢慢地在一群孩子中脱颖而出,

开始在一些展览中暂露头角。

几年后,她又幸运地进入天津美院,

跟随著名画家何家英先生系统地学习工笔人物画。

何老师对待学生的严厉、对待艺术的真诚、

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对绘画独到的研究与见解

让她如逢甘露、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她的单纯、安静、坚定、

善感、聪颖、执着、明理也让老师欣慰,

每年都有大幅作品在国展上露脸。

对她而言,没有什么能超越绘画

给她所带来的快乐与充实,

她性子很急、日常生活中有些马虎、有些死心眼,

但在自己的画面前

她从来就那么淡定从容、不紧不慢。

众所周知,工笔画的创作过程

本来就是很繁琐的。

她在面对自己作品时认真、仔细、踏实的状态

(象描绘苗族女孩头上、身上那种繁复的银饰),

那份耐心实在令人生畏。

记得有一次画一张苗女半身像,

因为当时底色做得不够满意,她可以洗了重画,

画了又洗,直到折腾一宿,

画面满意了、合适了、舒服了

才放下疲惫的身体去好好的睡会。

守望家园 130×200cm

平常她总是过着蜗居式的生活,

除了惯常要拿些近作

或者创作草图去给老师过目外,

基本上就是不知道

白天黑夜地创作绘画,累了就和衣而睡,

或者喝喝茶,弹弹古筝,

抑或翻看书刊来调节自己的生活状态。

她的静,养就了她画面的温和与恬淡,

从她创作的都市女性题材中,

你能从人物的眉宇间中读到内心所想;

当他画苗族题材作品,

你能看到人类最本真的质朴与善良。

岜沙儿女 210×110cm

她不太喜欢画画的时候

求多求快,而是求精求美,

把该花的心思都灌注到底,

绝不投机取巧而是尽精微,致广大。

同时,她又不会满足于

某一阶段某一种绘画形式,

经历了一个过程,

从她画里总是又能让人

读到新的东西和新的内涵。

物质化的社会总是存在很多诱惑,

当很多画家

都随着市场大潮在往“钱”走的时候,

她依旧选择坚守。

碧玉妆成 210×100cm

即算是有收藏家追逐她的画时,

她也都把每一张画当创作来对待,

倾注的时间和心血一点也不打折扣,

甚至有老师笑着提醒她“如此下去,迟早会饿着”,

但她仍固执地认为:“工笔画出一张实在太难了,

不想让一张不成熟不完善的作品散落出去”。

在创作中,她从不愿意去重复自己,

以渐进的方式探求着前进的步伐。

她一直认为:画工笔人物

如果不在造型、构图、线条上多推敲;

在颜色、韵致、格调上多讲究,

作品就会缺少艺术内涵,

同时也是没有文化的体现。

满月 80X180cm 绢本重彩 2012年

米卢先生曾经在足球界说过:

“态度决定一切”,

正是她对待艺术的

这种虔诚、严谨、专注的态度,

让她的画在中国工笔画界脱去了一些尘埃,

少了些喧闹与浮华,

显得那么清净和明亮。

她依然默默地画着。

傣族女 100×75cm

自画像

渡 115×75cm 绢本重彩 2013年

觅 45X90cm 绢本重彩 2013年

闺思 55X80cm 绢本重彩 2014年

午后 55X80cm 绢本重彩 2013年

谧 55X80cm 绢本重彩 2013年

影 55X80cm 绢本重彩 2013年

水岸清幽 50×110cm

假日

女人花之一

女人花之二

秋夜·思 80×55cm

添香 55X80cm 绢本重彩 2014年

云卷云舒

晚妆 55X80cm 绢本重彩 2013年

西江月 55×80cm

脉语 45X80cm 绢本重彩 2014年

苗女系列之一 80×80cm

苗女系列之二 80×80cm

苗女系列之三 80×80cm

清若梦魂--苗女 135X210cm 绢本重彩 2012年

守望 100×75cm

遥远的记忆 210×110cm

岜沙姊妹 180×80cm 2012年

妆 100×75cm

金秋 100×75cm

春日暖阳 200×110cm

清若梦魂 110×170cm

宫扇作品1

宫扇作品2

第二届“青年百杰”

首届“艺坛百家”

当代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微展览系列报道

面向全球征稿

为全面展示当代艺术家的创作,艺术家传播网艺术家写生与创作研究院全面征稿,2016年12月30日截稿。

①“青年百杰”征稿群体是70后80后90后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的青年艺术家;

②“艺坛百家”征稿群体是超过45周岁非青年艺术家,尤其是一直默默无闻、埋头创作有实力的中老年艺术家。

让作品说话,用实力证明,挖掘与发现。

两类征稿皆采用一稿一评,即收即评,通过评审入围青年百杰微展和入围艺坛百家微展后微信公号发布,活动结束,由粉丝投票产生2016-2017年度中国当代青年百杰艺术家和艺坛百家,和专家评委推荐提名的青年艺术家直接进入年终的青年百杰和艺坛百家总名单,再进行全面的亮相报道。

艺坛百家—2016当代油画百家作品微展览

艺坛百家—2016当代国画百家作品微展览

艺坛百家—2016当代雕塑百家作品微展览

艺坛百家—2016当代漆画百家作品微展览

艺坛百家—2016当代版画百家作品微展览

艺坛百家—2016当代紫砂、陶艺百家作品微展览

艺坛百家—2016当代书法百家作品微展览

艺坛百家—2016当代摄影百家作品微展览

艺坛百家—2016当代水彩、插画百家作品微展览

青年百杰—2016当代青年油画百杰作品微展览

青年百杰—2016当代青年国画百杰作品微展览

青年百杰—2016当代青年雕塑百杰作品微展览

青年百杰—2016当代青年漆画百杰作品微展览

青年百杰—2016当代青年版画百杰作品微展览

青年百杰—2016当代青年紫砂、陶艺百杰作品微展览

青年百杰—2016当代青年书法百杰作品微展览

青年百杰—2016当代青年摄影百杰作品微展览

青年百杰—2016当代青年水彩、插画百杰作品微展览

征稿统一要求:

1、题材不限,尺寸不限,艺术类别不限。作品高清图10-20幅左右。每幅作品请注明名称、尺寸、年代等。

2、注明“青年百杰征稿”或“艺坛百家征稿”,作品请一律打压缩包传发邮件,请勿单张传图。

3、画家简历一份和个人照片1—3张。简历包含个人基本情况、参展及获奖情况等。

4、为方便联络和最高效推广,请在个人简历里写明联系电话、微信号。

5、评审费服务费RMB100元,微信直付总编室或支付宝付款皆可,支付宝账号:,来稿同时请支付评审费用,否则不可参评。

来稿邮箱:

总编室微信:zyf40414041

艺术家传播网青年百杰微展组委会

艺术家传播网艺坛百家微展组委会

2016年5月

艺术家传播网

——艺术家写生与创作第一推广平台

上一篇:孚日集团牵手青岛大学战略合作
下一篇: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召开中央、广东省关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件学习培训会议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