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最不应该做的3件事
01
最不应该懈怠。
高中老师常说,读了大学就轻松了,那不过是善意的谎言,只是为了给高考的你打气。大学毕业三年后,很多人就要面对结婚买房的问题,如果你在这三年期间没给自己攒下资本,那你拿什么去面对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些事。
有的人说,等我毕业了,努力个三年,肯定能有所作为。我想你真的不要做白日梦了,你给鬼说,鬼都会笑话你的。毕业后,首先你的一切生活费用都要自理,你的那点工资,除开租房和吃饭,我想也剩不下多少了吧。那时你会想,自己要努力赚更多的钱,可是成功也总得有个过程吧,等你碰完各种壁,解决了各种困难时,不知道不觉三年过去了,结婚和买房的问题来了。或许你很顺利,可以收割了,那再好不过。可是真正顺利的人,又能有多少。
要知道,你每天大部分时间是上班,除开休息时间,留给你奋斗的时间和你在大学里充裕的时间比起来简直是少之又少。那时你要为事业奋斗,又要为结婚买房捉急,那种憋屈的滋味真的不好受。而这就是为什么毕业三年后,你和别人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的原因。
大学这段时间,你不用为生活琐事而烦恼,也不用每天在城市的道路上奔波。你完全可以静下心来努力学习知识,练就本事。这样等你毕业了,就可以按部就班的就业或者创业挣钱,等到三四年后,你就可以给自己攒下一些面对人生大事的资本,就不用那么抓狂和急躁了。
大学是播种长苗的季节,而从你毕业到结婚买房的这段时间,应该是你收割的时间。
02
最不应该奢求。
我觉得你的大学生活,除了基本的生活费,有一台差不多的手机和电脑就可以了。大部分人拿的都是父母的钱,父母希望你用现在这些钱可以在未来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是要你来攀比和虚荣。在我看来,现在的攀比和虚荣都是短视。你不知道的是,和你同龄那些没读大学的人,现在已经打拼出了自己的天地。
你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悟,然后勇敢的去尝试。
你要有自己的计划和规划,然后脚踏实地。
你要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然后为之努力奋斗。
你要有自己的追求和态度,然后不忘初心。
你要做的就是,放下曾经的光环,沉下来自己的心,无视那些物质诱惑,朴素前进,享受自己解决困难和实现目标后的那份成就感。
03
最不应该迷茫。
记得有一本书的名字叫,谁的青春不迷茫。这个书名让很多大学生觉得迷茫理所当然。其实,仔细阅读完,作者的迷茫是在有了清晰目标,遇到困难后迷茫。而现在很多大学生是闲得没事做,然后迷茫。所以说,迷茫也分三六九等,你千万不要让自己迷茫的毫无价值。
迷茫的背后不过是不以为然和懒惰。
你觉得未来那些事离你还很远,不用着急。
你觉得未来没有他们说的那么恐怖,不用担心。
你觉得未来还有父母依靠,不用那么拼。
你那么喜欢睡懒觉,是因为你太久没有享受过外面舒服的阳光和空气。
你那么喜欢玩游戏,是因为你太久没享受过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所带来的快感。
你那么喜欢懒惰,是因为你太久没勇敢的尝试过。
有的人说,自己也想做点什么,但就是不知道该做什么。那就多多去尝试吧,想到什么,就去尝试下,只有做过了才能真正知道可不可行。等你找到你真正想做的那件事后,我相信你一定会废寝忘食。不管做什么,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你一定要坚持,恰当的时间,生活就会回报你。
04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拼命的自己。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
- 全国211大学排名榜单公布,划分2个行政级别!
- 小学语文阅读专项十五——说明文阅读的简单方法
- 线上学校为“数字化教师”赋能
- 广钢3所“大公办”幼儿园集中开园
-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巢湖实验中学今秋正式招新生
- 反驳俞敏洪,中小学教师绝对有资格,也绝对能胜任教学岗位
- 高考275人上清华北大,衡水中学却被质疑,看到这张图大家沉默了
- 大学生入党和不入党有什么差别?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 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学生考了60分,全班第3名,妈妈听后却哭了
- “鬼才”历史老师:重大“标志性”事件绘成表,初中3年不再愁
- 如果学霸当中小学老师,会不会提升档次?网友:学霸不适合当老师
- 中学校服收2300元:家委会别没“存在感”
- 三年级语文修改病句练习题汇总,很全面(可打印),期中考试要考
- 江苏最憋屈的大学,曾是全国重点大学,如今却连211都没混上!
- 高中数学:函数和导数题型你会做吗?
-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幼儿园开学时间终于敲定了,家长态度不一,对此,你怎么看待?
- 重要提醒:国务院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是否影响你?
- 重磅!四川公办民办高中取消自主招生考试,录取以中考成绩为依据!
- 西湖大学28位创始捐赠人中9位河南老乡 施一公:我很感谢他们
- 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 揭秘全美顶尖公立高中新泽西High Tech High
- 幼儿园小女生每天闯关1小时,妈妈解脱了,她却驶上“快车道”!
- 初中生“早恋”时,多半会偷偷做“3件事”,尤其第1件太真实!
- 网传贵阳一幼儿园20名幼儿食物中毒 教育部门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