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商学院】面对化学化工厂化 土特产该如何回归本真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7-03-24
手机版

作者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郑风田

土特产,顾名思义就是土法生产的特色农产品。因为少用或不用农药化肥,少了过分单纯追求产量最大化,而保留了一份原本的纯真,让消费者觉得更安全健康。

逢年过节,最让笔者心仪的一直是农村养的土鸡和土鸡蛋。吃着这些,觉得能尝到真正的肉味和蛋香。而超市购买的工厂化肉鸡,大多失去了鸡肉的原味,烤鸡店也因添加过多调味料多少让人排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食品安全。生态农业、有机食品,早已成为关系国运民生的热点话题。

化学化和工厂化带来的隐患

近年来,很多人开始盛传速生鸡的故事。据媒体报道称,白羽“速生鸡”40天平均长肉5斤,但是由于长得太快,心脏只有大拇指头大小,一旦心脏难以承受就很容易死亡。如果环境再恶劣一点,鸡的死亡率将会更大。为了降低死亡率和缩短养殖周期,有些商家有自己的一套养鸡“秘笈”:除过量使用抗生素外,还喂食一些违禁药物。

当前,我国农业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一个更大问题来了,那就是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原因是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丑闻,农业过分追求产量最大化,以致抗生素、生长剂等过量施用,使健康安全、品质好、环境优好的产品越来越难寻。农民朋友送来的土特产因不施农药化肥、很少用抗生素,而颇受消费者信任。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农村在养猪过程中有一种现象:一家农户养了两种猪,一种是白猪,喂的是市场上购买的饲料,又大又壮,四五个月就出栏,卖向市场,能赚一些钱;另一种是黑猪,喂的是剩饭剩菜、农作物秸秆和少量粮食,至少要养1年才能出栏,一般都是等到春节当作年猪杀,只供自家享用。

其实,我国学术界也普遍认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中的这种“一家两制”现象一直都有存在。有些农民对自己吃的还是十分小心,种养过程中,自家吃的与用来换钱的还是采取不同的生产方式。农民们喜欢吃传统方法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就是土特产。在土特产生产过程中,一般不用农药化肥,不用抗生素与生长素。而卖钱的,是什么保证产量最大化或者杀死病虫,什么最便宜有效就用什么。

虽然中国用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但实际上我们用掉了世界上35%的化肥和20%的农药。据统计,全国每年的化肥使用量为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达每平方公里40吨,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的安全上限。自1981年至2008年,中国粮食年产量从3.25亿吨增长至5.29亿吨,增长约六成;氮肥消费量却从1118万吨增加到3292万吨,增长了近2倍。过量使用的化肥作物吸收不完,会渗入到地下或通过生活污水流入水体产生二次污染。禽畜粪便中大量的氮和磷也会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既污染环境,又造成浪费。

再一个,就是工厂化的养殖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样不可小觑。许多工厂养殖追求“过密化”,成百上千的动物被关在狭小拥挤的围栏内,缺乏消毒清洁,恶劣的生长环境使许多家禽疫病抵抗力越来越差,容易暴发传染性疾病。而笼舍狭小,卫生标准偏低并缺乏消毒清洁措施的状况普遍存在。有的养殖户还搞家禽混养,成倍增加了动物疫病快速、大面积传播的机会。“过密化”饲养,导致牲畜极易生病。

为了防病治病使用大量的抗生素,这些抗生素最终又通过食物链残留在人体内,引发细菌的耐药性,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侵害。据查,我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年总产量的46.1%。

“速生农业”也有遇冷时

曾几何时,美式速生农业模式被我国拿来当宝贝,还被标记为“国际化、规模化、效率高”的标签,而它的副作用则少有提及。我国传统的土鸡被迅速消灭,国人的体型也迅速美国化,也就是速生化、肥胖化。长此以往,中国也得回过头来治理大而肥的问题。

而日韩两国,虽然是美国人的亲密战友,但在吃的食物上,却没有让美国的垃圾食物横扫本国,而是坚持本民族的传统饮食。所以,他们虽然跟随美国多年,但体型还没有肉坨化,还一直保持东方人的传统。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并没有在这些国家遍地开花。反观我国,到处是这些洋快餐店,尤其是中小学校旁边,店里每天都人头攒动。长此以往,不但美国的精髓我们没学到,反倒把别人最垃圾的东西给拿来了。

再看丹麦。丹麦是小国,猪肉出口上却是大国,其中90%出口到140多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猪肉出口国。丹麦养猪业也走过一段弯路。当时,因为盲目追求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也曾滥用过抗生素。后来,他们认识到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开始追求养殖品质、食品安全与可追溯性。这也是丹麦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猪肉出口国的主要原因。

丹麦在2000年开始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当时,丹麦养殖的猪曾出现大量病患,尤其是刚断奶的小猪。后来,养殖户又重新回到传统的养殖习惯,重视猪的生长环境及卫生问题,通过改善猪的生长环境,来提高猪的自身免疫力。比如,通过给猪洗澡、保暖、住单间,完善科学饲养体系,对小猪进行全方位的照料等方法。最终丹麦抛弃高大上的靠生长素、抗生素等养殖模式,让消费者也找回了信心。

在意大利,发展有机农业是从娃娃抓起的。笔者去意大利参观考察时,发现他们实行的“农校对接”就挺好。意大利规定,中小学的午餐必须在学校吃,而且必须吃不用化肥农药和各种抗生素等的有机食品。因为从市场上采购有机食品不靠谱,容易出现假货,所以意大利采取“农校对接”。也就是,由学校对周边的一些农民进行招标,中标的农民严格按照有机农业的标准以及学校每天的采购量来进行生产,学校再派车统一来农场采购。

一个农场靠给学校直供菜蔬等,就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为保证品质,学校对这些中标的农民会不定期地派第三方监管机构进行抽检,一旦发现不合标准,就会被取消直供资格。为了保住手中“饭碗”,农场都会严格按照标准生产。

在意大利,国人对有机农业很狂热,他们曾号称整个国家80%以上的食品都是有机农产品。眼见为实,他们还真不是吹牛的。

土特产该如何“土”下去

广东天地食品集团董事长陈生,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0多年前放弃当公务员辞职下海。2007年创建“壹号土猪”品牌,专门经营新鲜土猪肉,现已发展成为一家超过400家连锁店的大型生鲜食品企业,去年仅“壹号土猪”年销售额破13亿元,是名副其实的“猪肉大王”。

而“壹号土猪”的成功秘诀,在于一个“土”字。近年来,该企业坚决摒弃靠速生猪、添加饲料、生长素、抗生素、工厂化、高密度等养殖方式,重拾传统的土法养殖。“壹号土猪”种苗一律由基地统一培育,然后再送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由农户采用传统放养方式喂养。饲养基地都是一些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无工业污染的果园和山坡地,吃的是番薯苗、玉米、米糠、麦皮等土饲料。土猪活动空间大,运动能量消耗大,生长速度相对缓慢,一般都要饲养1年才能出栏。

产地有严格的卫生消毒防疫制度,种苗、饲料、兽药均由公司提供,在饲养过程中的每一生长阶段,公司都安排专业的兽医、营养师、保育员在现场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饲养出来的“壹号土猪”无农残、药残、激素残留等。“壹号土猪”养殖过程产生的污水、污物,全部由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变废为肥,返还于田,保持和维护了生态环境平衡。目前,陈生还专门创办一所“屠夫学校”,学生不仅要接受军事训练,而且还要接受营销、刀法、礼仪、宣传、烹饪等多种培训。

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我国不少农产品育种推广方面都陷入了唯产量论的误区,最后导致很多农产品品质很好但产量不是太高而被淘汰。这对生产者是有利可图的,但对消费者来讲却是一个重大损失。农产品品质的好坏不像一般的工业产品,仅从外观上看,品相好的品质不一定好,而商家为了好看,故意用上各种化学品制造出色香味俱全的农产品,这使农产品的品质提升更面临诸多难题。面对鱼目混珠的市场,消费者也是乱花迷眼,难分优劣。

因为土特产市场打假不力,太多的假冒土特产把消费者的信任都做死了。一位北京媒体老总讲,现在城市居民几乎家家都有车,喜欢在节假日到乡下郊游,回来再买些土特产。而现在这位老总再也不买了,因为他发现过去到农村买土特产真是货真价实,而近几年一些不法商人混水摸鱼,从工厂化养鸡厂买来的肉鸡或蛋鸡,先喂养一段时间再当土鸡卖。最后劣币驱良币,把真正喂土鸡的人逼到了绝境。

值得重视的是,中国今后切不再搞单一化的美国模式农业,而应该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片面地推销美式逻辑、追求速生模式会留下很多的副作用。未来应该扶持一些农户散养的土鸡,有专门的连锁店进行销售,而不能以低效率将其消灭。

从产业链来看,我们应该进行简化重组,实行一体化的生产。目前从生产到消费者环节过多,许多公司生产是采取半截子化的“公司+农户”模式,质量管控流于形式,产品品质难以保障。小农户面临大公司没有任何谈判力,只能靠数量取胜,而大公司也不可能对每一个农户的产品进行检测,这样往往出现公司与农户的互相不信任,从而危及产品质量。

未来的出路应该包括:一方面公司应该建立稳定的基地,与合作农户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或者实行公司一体化生产;另外一方面农户也可以联合起来,组成合作社,建立自主品牌,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再局限于过去的生产,而是把产业链延长,把整个终端都做起来,实行产销直接对接。这样既可以使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消费者也可以对所购农产品进行追溯,买到放心的食品。

长按二维码关注《中国工商》

上一篇:Helio X30进展不力:联发科任命蔡力行担任共同CEO - 联发科,Heli
下一篇:新妈妈学院之大型孕妈欢乐趴”邀请函,请收下!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