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良:中国高校海外招生,先一箭三雕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7-03-24
手机版

本文转自“灌茶家”。

为什么北美大学每年全球招生,还给发展中国家的学生提供大量奖学金?他们这么坚持做了几十年,一定是算了活账和长远账,把扩大本国综合影响、增加文化交流、刺激本地学生竞争力、引进明天的高级人材等要素考虑在内。大学国际化,一定要从长远的活账着眼!

大陆高校海外招生最重要的正能量:若是增加从海外招收女生的数量,就大大提升内地男生找到合适女友结婚成家的机会,这尤其帮了理工科高校男生的大忙。在上大学期间结识的对象,日后成家更有可能和谐,特别是对养育下一代有好处。

本文作者:丁学良(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过去十几年里,全球的大学(包括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竞争和评比体系新增了几项指标。虽然有的指标并不受笔者的拥护——因为它们欠缺高等教育的实质要素,容后再评说,有几项还是具有新鲜实质内容的。本文单提“国际化”这一项,主要是看一所高校的学生和教师两大群体里,各自包含多大比例的外国公民。

高校国际化:算死账算活账?算短账算长账?

笔者1993年春第一次来香港工作时,香港高校教师的国际化刚刚迈上一个新台阶,主要是由于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的刺激。但过了好几年,香港高校的学生国际化才慢慢起步。香港那时对境外学生来港读大学只是算死账——他们会耗费本地纳税人的多少钱?因为香港的高校是公立的,政府要对每个学生拨款资助。公款资助占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全部费用的比重,依据该学生的家庭财政状况。如果从香港的境外招生,外地生家长不向香港缴税,外地生拿到的高校资助就成了香港纳税人的损失。即便外地生不拿本港的奖(助)学金,全自费,也还是占了香港的便宜,因为香港高校的学费显著低于市场价格,靠的是政府的各种补贴。比如,2015-2016学年,香港几所大学的全额学费约为10-12万港币,这比素质相似的美国州立大学对非本州学生的收费要少一半以上,差距就是香港政府的补贴。

香港大学校门

我们这类从国际教职员市场上被招聘到香港教书的人,当时就以北美高校的例子跟本港的算死账派讨论:你们这样的小算盘北美就不会打?为什么他们的大学每年全球招生,还给发展中国家的学生提供大量奖学金?他们这么坚持做了几十年,一定是算了活账和长远账,把扩大本国综合影响、增加文化交流、刺激本地学生竞争力、引进明天的高级人材等要素考虑在内。大学国际化,一定要从长远的活账着眼!

大陆高校的海外招生要有初级蓝图

笔者之所以简介当年香港的这种辩论,就是预料到,中国内地一些读者读了本文的提议,也会有类似的质疑。我非常希望能在每年的“两会”上听到有相关的提议和讨论,因为这是含义深远的公共政策议题。建议:中国内地的高校(包括二级学院和高级职业技术学院),也需要扩大从海外招收本科生的比例,定下一个大概的指标,到某年为止,某类地区的某类高校力争有某个百分比的海外本科生。

十多年前,香港高校初定的目标是海外本科生达到8%;更早一些年,定下的海外研究生比例是20%;现在这些指标已经超过。这种国际化趋势给本地高校带来的正面效应远超过香港纳税人为此而付出的短期财政支出。基于这个经验,笔者也能列出一长串相似的对内地将会带来的正面效应,即便短期来看,内地也需要对国际化付出相当的资助费用。

2015年在华外国留学生达到近40万人

高校国际化趋势给内地带来的长期正能量效应中的有几项,大道理明显,此处无需细论,比如增加中国的软实力。这里笔者仅挑出有具体内容的三项,作点阐释。第一项正能量效应,是刺激教学的双向挑战互动。中国传统式的大学课堂里,学生很少是作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海外学生提问题的劲头通常更踊跃,尤其是他们提出的问题的视角,往往出乎你的预料,有“横路冲出来一匹黑马”的拍案惊奇效果。

正能量两例

笔者永远不会忘记早年的一个经历:1990年代初我参加美国东北部的高校交流,给一年级通识课班的学生讲中国的男女不平等在公共资源分配上的多种表现,比如公厕。到了课末对中美在此问题上的异同进行讨论时,有个学生就批评我说的“男士在这边排队,女士在那边排队”的分类考虑不周。我很惊讶,反问学生应该怎么表述才完整,学生答:“你应该想到还有极少数的人,是变性的中性的,既非男,也非女。”真没想到,时隔四分之一个世纪,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该问题竟然是影响很多人投票的一个公共政策因素。在今年2月22日,特朗普行政部门要就此特别发布一个公告,废除前任总统的指导意见。

高校国际化的第二项正能量效应,是可以为中国内地输入高素质的新移民作铺垫。来中国大陆读书的海外生,大部分是要回到他们的原居住地的。这些人的返回原地对中国今后拓展和那些国家及地区的经贸、文化、政治、非传统安全(如环境污染和流行病的控制)等方面的交往,功能不可小视。但中国大陆也应该尽快改进相关的政策法规,让其中有意愿留在大陆就业和创业的海外生先拿到1-3年有效的中式绿卡,继而开启他们日后顺利地和以较低成本变成永久移民的合法通道。当目前一些西方国家收缩技术移民的窗口、日本继续奉行对移民关门的过时法规的期间,中国大陆适度放开国际移民的门窗,能收到多种的名实效应。

国际上比较各国的竞争力高低,最关键的要素之一是看该国的中心城市或核心地区的人力资源的广博程度:越是多有来自外地、外国的人在这里学习工作,这里就越是具有创新力。因此,全球最具创新力的那些城市和地区,都是人力资源最开放最五花八门的。你再看看中国内地的城市和地区,至今有多大比例的海外人士在那儿学习工作?仅凭这一条,内地的一线城市跟伦敦、纽约、柏林、巴黎、波士顿、洛杉矶等一流城市比,就差着好几个等级!笔者2007-2008年参与一项国际合作项目,调查跨国学生的流向和地区高新产业发展,二者的相关度极高。这里的道理并不复杂:你仅仅从本国的各地吸引人才,哪能比得过从全球各地招人引才!高校国际化是人力资源全球化的至关重要环节,越早起步尝试,越能逐步改进相关的机制。

最重要的正能量效应

第三项正能量效应,是为内地高校的男生间接介绍女朋友,成他人之好。笔者近期曾在专栏文章中简评了内地适婚人口男女失衡的严重性。一方面,在任何国家和地区内部,男女失衡的人伦后果都是按照经济和社会地位分布的。也就是说,越是综合地位低的男人,越是难以娶到妻子,有高校学历的男子承受“无妻徒刑”的概率要低于不具高校学历的同龄男子。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男生找女朋友,绝大多数做不到漫天撒网、八方出击。上大学期间那么忙,能够结识女友的圈子,以本校和周围高校为主。大陆高校若是增加从海外招收女生的数量,就大大提升内地男生找到合适女友结婚成家的机会,这尤其帮了理工科高校男生的大忙。在上大学期间结识的对象,日后成家更有可能和谐,特别是对养育下一代有好处。

大陆高校若是增加从海外招收女生的数量,就大大提升内地男生找到合适女友结婚成家的机会。

鉴于上述考虑,内地高校从海外招生的时候,就应该对女生多加分:如果其它条件相等,录取女生的几率至少要高一倍。同时也须设立对海外女生特别优待的助(奖)学金资源和评比标准,尽量让那些愿意到大陆来读书的海外女生得到财金扶持。这样做,符合文明世界的公共政策原则,很多发达国家都有偏向相对弱势群体的扶持法规。中国内地高校这么做,还能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好评。每过若干年,请多方人士作全面回顾和检视,分析其利弊和提出改进的措施,使这类优待海外女生的项目产生尽可能大的效益。按笔者的评估尺度,只要招进来的境外女生身心健康、学成毕业(不必是高材生)、合法留在内地、与大陆男友成家、至少生育两个孩子(两个女孩最佳,一女一男次佳),就是中国国民利益的纯进账。

内地高校招海外生,要有预备班的安排。有些海外生的语言能力不足,须先过语言关。笔者1984年去美国读书,第一学期便是在匹兹堡大学的实用英语班受到强化训练,由校方奖学金支付。香港的大学本科原来是跟英国的一样,三年制。自从扩大招收内地学生以后,就新加了“0年级”,主要是语言训练,英语为主,粤语为辅,上完后再进一年级,全部是四年制。内地的预备班,可以参照这类变通做法。

内地高校从海外招生是一箭多雕,本文暂摆出三雕。仅仅这三雕也够吸引人了,得抓紧做起来。

注释:

“特朗普废除奥巴马倡议”,DW 2017年2月23日。

“White House Takes on Highly Skilled Worker Visas”, Wall Street Journal, 3-5 Feb 2017, p. A5。

Global Movement of Talent, CEIP Beijing Seminar Report, 23 June 2007)。

丁学良,出身于皖南农村,求学于上海高校,见习于北京中心,游学于美国东北,就业于亚太美欧。1992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先后在哈佛本科生院、国立澳大利亚大学亚太研究院、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教学或研究。目前是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深圳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指导。他的英文和中文著作分别由剑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台湾联经出版公司、韩国成均馆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发行。他的新近著作包括《中国模式:赞成与反对》《我读天下无字书》《革命与反革命追忆》《中国的软实力和周边国家》。

欢迎持续关注一枚每天带给你惊喜的小石头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上一篇:明知大学首尔校区学院
下一篇:南方医科大学杀人案最新:重伤同学离世 杀人全过程曝光!手段极其残忍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