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挖人大战”亟需降温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7-03-25
手机版

■本报评论员陈曦在“争创双一流”的热潮下,国内许多高校不再满足于大兴土木、多建“大楼”,而是求才若渴,开出种种优惠价码,欢迎“大师”入驻,甚至不惜动用大量教育事业经费,频繁以高额年薪、房补等形式重金“挖人”。人才争夺战的激烈程度,可以说,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极为罕见。

800万元房补,100万元年薪,这是华东政法大学在2017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中,给学科领军人才开出的该校“史上最高”待遇。而其他高校也“不甘落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给引进的首席科学家提供3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给院士开出500万元年薪,天津工业大学承诺给院士500万元住房补贴……

事实上,抱着功利化目的“重金揽才”,能否真正引来“凤凰”、产出科研成果,还要画上一个问号。但凡高校都需要有水平、有能力的教授来提升学校的教学及科研质量,打造核心竞争力,可真正有名气、有头衔、有“两把刷子”的教授是“稀缺资源”,是学术人才市场上的“奇货”。若只是拿高昂的年薪、可观的住房补贴“砸”向他们,虽说对这些教授而言确有一定吸引力,但未必能促使他们从别处跳槽、在此处安家。作为优秀科研工作者,教授们的眼光不会只盯在待遇上,还会去关注该校相关专业的实力情况、师资水平、科研成果转化率等等,如果有诸多不利因素存在,他们是不会为了“钱途”而罔顾“前途”的。

现实中,我们没少听闻这样的案例,某高校重金揽才无果,只能草草收场,退而求其次;某高校拼命求得的人才不过几月就辞职而去,留下一地鸡毛……这就是“钱到位了”,而科研软环境跟不上造成的恶果。在学术界不是有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在买设备、买仪器、建实验室方面,钱大有用武之地;可是要打造一个有进取精神的科研团队、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科研氛围,就不能只靠钱了,要靠方方面面的持久努力,非一日之功。如果软环境没有达到一定标准,即便是引来了再“大牌”的教授,不仅出不了有影响力的成果,反倒会逼得教授拂袖而去。

为了能跻身“双一流大学”建设前列,许多高校都想尽快组建一支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但在“重金揽才”之前,最好看看自身条件、环境是否够“档次”,是否适合这类人才的生存、发展、出成果。别太急功近利,从校内培养专家、学者也是一条路子,虽然可能要花些时间、费点精力,但“原产”的人才要是“出息”了,成果斐然了,更值得校方为之骄傲。

而今,教育部已明确要求,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不得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头衔”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而且,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毕竟,比拼财力的“人才争夺战”,不仅会让正常的高端人才流动“变了味”,而且将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面临人才匮乏和流失的双重窘境,进而伤害到我国学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此理应提高警惕,予以防范。

上一篇:博鳌上演大学校长版《朗读者》
下一篇:女大学生为买化妆品借高利贷 陷网贷黑洞欠34万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