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高校“挖人大战”亟需降温
■本报评论员陈曦在“争创双一流”的热潮下,国内许多高校不再满足于大兴土木、多建“大楼”,而是求才若渴,开出种种优惠价码,欢迎“大师”入驻,甚至不惜动用大量教育事业经费,频繁以高额年薪、房补等形式重金“挖人”。人才争夺战的激烈程度,可以说,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极为罕见。
800万元房补,100万元年薪,这是华东政法大学在2017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中,给学科领军人才开出的该校“史上最高”待遇。而其他高校也“不甘落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给引进的首席科学家提供3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给院士开出500万元年薪,天津工业大学承诺给院士500万元住房补贴……
事实上,抱着功利化目的“重金揽才”,能否真正引来“凤凰”、产出科研成果,还要画上一个问号。但凡高校都需要有水平、有能力的教授来提升学校的教学及科研质量,打造核心竞争力,可真正有名气、有头衔、有“两把刷子”的教授是“稀缺资源”,是学术人才市场上的“奇货”。若只是拿高昂的年薪、可观的住房补贴“砸”向他们,虽说对这些教授而言确有一定吸引力,但未必能促使他们从别处跳槽、在此处安家。作为优秀科研工作者,教授们的眼光不会只盯在待遇上,还会去关注该校相关专业的实力情况、师资水平、科研成果转化率等等,如果有诸多不利因素存在,他们是不会为了“钱途”而罔顾“前途”的。
现实中,我们没少听闻这样的案例,某高校重金揽才无果,只能草草收场,退而求其次;某高校拼命求得的人才不过几月就辞职而去,留下一地鸡毛……这就是“钱到位了”,而科研软环境跟不上造成的恶果。在学术界不是有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在买设备、买仪器、建实验室方面,钱大有用武之地;可是要打造一个有进取精神的科研团队、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科研氛围,就不能只靠钱了,要靠方方面面的持久努力,非一日之功。如果软环境没有达到一定标准,即便是引来了再“大牌”的教授,不仅出不了有影响力的成果,反倒会逼得教授拂袖而去。
为了能跻身“双一流大学”建设前列,许多高校都想尽快组建一支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但在“重金揽才”之前,最好看看自身条件、环境是否够“档次”,是否适合这类人才的生存、发展、出成果。别太急功近利,从校内培养专家、学者也是一条路子,虽然可能要花些时间、费点精力,但“原产”的人才要是“出息”了,成果斐然了,更值得校方为之骄傲。
而今,教育部已明确要求,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不得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头衔”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而且,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毕竟,比拼财力的“人才争夺战”,不仅会让正常的高端人才流动“变了味”,而且将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面临人才匮乏和流失的双重窘境,进而伤害到我国学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此理应提高警惕,予以防范。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
- 全国211大学排名榜单公布,划分2个行政级别!
- 小学语文阅读专项十五——说明文阅读的简单方法
- 线上学校为“数字化教师”赋能
- 广钢3所“大公办”幼儿园集中开园
-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巢湖实验中学今秋正式招新生
- 反驳俞敏洪,中小学教师绝对有资格,也绝对能胜任教学岗位
- 高考275人上清华北大,衡水中学却被质疑,看到这张图大家沉默了
- 大学生入党和不入党有什么差别?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 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学生考了60分,全班第3名,妈妈听后却哭了
- “鬼才”历史老师:重大“标志性”事件绘成表,初中3年不再愁
- 如果学霸当中小学老师,会不会提升档次?网友:学霸不适合当老师
- 中学校服收2300元:家委会别没“存在感”
- 三年级语文修改病句练习题汇总,很全面(可打印),期中考试要考
- 江苏最憋屈的大学,曾是全国重点大学,如今却连211都没混上!
- 高中数学:函数和导数题型你会做吗?
-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幼儿园开学时间终于敲定了,家长态度不一,对此,你怎么看待?
- 重要提醒:国务院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是否影响你?
- 重磅!四川公办民办高中取消自主招生考试,录取以中考成绩为依据!
- 西湖大学28位创始捐赠人中9位河南老乡 施一公:我很感谢他们
- 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 揭秘全美顶尖公立高中新泽西High Tech High
- 幼儿园小女生每天闯关1小时,妈妈解脱了,她却驶上“快车道”!
- 初中生“早恋”时,多半会偷偷做“3件事”,尤其第1件太真实!
- 网传贵阳一幼儿园20名幼儿食物中毒 教育部门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