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大学来技术比武 让农民工返沪即是回家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7-03-12
手机版

编者按:上海,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离不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他们用汗水浇灌出了上海发展的“希望之花”。如何让这些辛勤工作者感受到申城予以他们的温暖,如何让他们感受到“返沪即是回家”,东方网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申城家文化”。

图片说明:技术比武

东方网记者袁猛、通讯员文雄2月22日报道:外来务工者,伴随着上海的成长而成长,是推动上海发展的强劲力量。尤其是农民工,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上海的发展同样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与汗水。如何让农民工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如何让他们有一种归属感?中铁二十四局通过创办“工地大学”,开展“技术比武”,让农民工得以充分发挥用武之地,找到家的感觉。

从“工地夜校”到“工地大学” 让农民工学到新技术

如今工程建设对建设队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一直在考虑如何让基层建设者们随时学随时用,之后就在‘工地夜校’的基础上创办了‘工地大学’”。中铁二十四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10年起,我们按照‘有固定场所、有组织机构、有师资力量、有教学计划’的‘四有’原则,在项目部独创‘工地大学’”。

图片说明:工地大学

据了解,中铁二十四局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一套“工地大学”的管理办法。中铁二十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工地大学”较好地解决了学什么、谁来学、谁来教的问题。现在中铁二十四局的每个项目部基本上都有“工地大学”,任课老师一般是企业内部的行家、学科带头人,以及项目部附近高校、设计院等专家。每个任课老师还要准备教案,学习的内容包括电焊、制模板以及安全知识等。该负责人表示:“‘工地大学’的特点就是现场干、现场教、现场学,很受职工和农民工的欢迎。目前整个中铁二十四局200多个项目部中,已创建‘工地大学’135所,每年培训2万多人。”

“技术比武”留住优秀人才 让农民工有了归属感

为了更好的留住优秀人才,中铁二十四局不断提高职工待遇,改善职工居住条件。据了解,中铁二十四局在项目部先后建立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桥牌、摄影5个文体俱乐部,在各种节假日或者业余时间进行各种比赛活动。另外从2010年开始,每年中铁二十四局工会还举办2个工种的全局性的技能比武活动。“技术比武”包括测量技术、隧道施工技术、装吊技术等等。在“技术比武”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例如测量工程师郝后安获得“测量技术比武”冠军,后来还获得了“2015年中国技能大赛——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工程测量总决赛”金奖。钢筋工高级技师石长江还获得了“上海工匠”称号。

如何才能留住这些人才呢?中铁二十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工地大学”对这些基层职工进行培训时,都有一套考核制度,虽然不发“文凭”,但也会对每个学员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可以评为“优秀农民工”,这些“优秀农民工”有的就可以转为正式职工,有的还被集团推荐,获得了上海户口的申请资格。所有做的这一切目的就是留住优秀人才,让农民工获得归属感。

上一篇:【京师公告】2017年武汉工程大学艺术类招生简章
下一篇:武汉大学樱花初绽 校园游客如织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