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学者痛陈高校人才计划过多,助长学术泡沫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7-04-16
手机版

为了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国家多部委、各省市和众多高校纷纷推出各级各类的人才计划,其中不少发挥了鼓励创新、培养人才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政出多门,定位重叠,一部分人才计划在一些地方和系统客观上形成了“帽子工程”,这些“帽子”与科研资源、职称晋升、评奖待遇紧密挂钩,事关青年学者的“功名利禄”,从而引发抢“帽子”。

全国各级各类的创新人才计划有近百个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家各部委、单位的人才计划近20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有“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俗称“杰青”)、“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简称“优青”),教育部有“长江学者”(简称“长江”)、“青年长江学者”(俗称“小长江”)、“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组部有“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加上各省市的各类人才计划,比如“黄河学者”“泰山学者”“黄山学者”“楚天学者”……全国各级各类的创新人才计划有近百个。

许多业内人士呼吁:令人眼花缭乱的“帽子”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科研生态,助长了学术泡沫。当前,亟待正视拼抢“帽子”的浮躁风气,梳理整合名目繁多、重复交错的人才计划,创造一个让年轻人静下心来搞学术研究的良好环境。

高校学者痛陈人才“帽子”之滥

戴不戴高“帽子”事关学院利益

时下,各种人才计划、人才工程的“帽子”满天飞,适合社科年轻学者的帽子也多了起来,有些学院领导硬性要求大家削尖脑袋去争。因为戴不戴这顶高“帽子”,事关学院自身绩效和利益。

我们院领导常说,一张饼摊在那里,你不去使劲咬,别人就会去把它咬走。“你看某学院,去年几个人去争‘青年长江学者’称号,我们学院一个人都没有,咋办?”他讲起这个状况时很生气。

一所大学里,每个学院一方面要争话语权,另一方面还要完成规定绩效。学院戴各种“帽子”的教师越多,在各种评审委员会中掌握的话语权就越多,拥有的资源分配权就越大。教师争到的一顶顶“帽子”,都可以计入对学院的绩效考核,享受相应的加分,学院也才能拿到学校给予的相应收入,不然集体被扣钱,自然会殃及教师。

抢“帽子”流行“一鸡多吃”

一个年轻学者想要努力够着各种人才“帽子”标准,需要具备两方面优势。一是以导师为中心,展开社会公关,频频在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亮相,结交很多人。实际上很多这样的会议并不深入讨论学术,主要是会面,把关系处好,彼此交换资源。二是自己“发掘”自己的潜力,一篇论文就能说完的事情,要分成三篇四篇论文来讲。我把这种行为称为“点杀”,或者叫“一鸡多吃”。一些混得好的年轻人,最善于“一鸡多吃”。

现在,在人文学科里面,抄袭这样的造假行为已经太low了,更高级的就是这种隐蔽的“一鸡多吃”。一个科研成果,申请完省级项目,换个题目又去申请国家级,不断往里面“注水”。只要善于包装自己,会“秀成果”,就容易“出成果”。

助长学阀和学术泡沫

我不否认,争到各种“帽子”的人,确实有名副其实的,但是鱼目混珠者也不少。与其苦熬,不如“争帽”,助长了学阀和山头主义。你要不是某名师的学生,你连一杯羹都分不上。某些戴上“铁帽子”的所谓大学者,实际上主宰着优势科研资源的支配权。

这种激励机制造成的后果,就是科技创新的低劣循环,加剧科研的泡沫化。一个学者一辈子引以为豪的成果可能就那么几个,但是面对一堆捆绑着各种资源的“帽子”,很多人是经不起诱惑的。有人甚至还敢将一些集体研究成果改头换面变成个人成果。

我们常说股市有泡沫,电影票房有泡沫。实际上,大量资金附着在一些人才计划的“帽子”后面,涌进学术市场,也催生了大量的学术泡沫。这个泡沫的背后,是学校与学校、学院与学院、学者与学者之间的白热化竞争。

“强刺激”下未必真能促进创新

我们过于相信竞争能促进创新,但是我们忘了一点,就是这样的竞争必须建立在公平的机制下,否则只能适得其反。现在的科研和学术资源,首先由学校掌握,分到院里面。由于院领导往往身兼两职,既有行政权力,又有学术权力,因此院领导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影响各种资源的分配。

为了争资源,不少学者不是潜心搞科研,而是想法设法去抱院长的大腿、校长的大腿,学术越来越难以独立。让知识分子削尖脑袋去抢“帽子”,并不一定能让创新提速,还会加剧科研领域的无序竞争,加剧急功近利的学术泡沫,破环科研整体环境,与科研推动创新的初衷背道而驰。

“帽子”满天飞,也可以看出一些部门和地方的急功近利。能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不足是一件好事,但以此认为“强刺激”就可以推动科研创新,还是有些想当然。科研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实现的,它不仅有周期性,还需要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

一些“计划”评选异化为“拼关系”

据人民日报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院士曾多次受邀评选“千人”“杰青”和“长江”,每次评选之前都会接到许多“说情”的电话、短信。“其中有的来自被评者本人,有的来自被评者的导师或者所在单位的系主任甚至是校长,措辞不一、主旨相同,就是请求‘关照’。”

“现在一些人才计划的评审标准,逐渐异化成了 ‘拼关系’。”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化工系副主任邢新会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全国政协科技界别的小组会上,有委员反映,现在往往是谁的导师名气大、运作能力强,谁就能拿到‘帽子’。”

“社会上本来就重视人情,科技界的‘拼关系’也由来已久、屡禁不止。”邢新会不无担忧地说,“如果任由各类人才计划评选中的‘拼导师’风气蔓延,就会让更多博士(后)毕业的年轻人在工作之初就染上投机钻营的恶习,必将遗患无穷。”

长长“帽子”链,赢者可通吃——专家建言遏制“帽子”满天飞

针对西部某知名高校一位青年人文学者痛陈的拼抢“帽子”乱象,半月谈记者分别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王向朝。两位专家一致表示,“帽子”过滥、“帽子”之争在当下科研界、教育界相当普遍,亟待“瘦身”和降温。

记者:我国的各类人才项目、人才计划的现状是怎样的?

王向朝:目前国家各部委人才计划已近20个,全国各级各类有一定影响的人才计划近百个。

王梦恕:现在,各种人才计划、人才工程遍地开花,各个部委有,各省市甚至县里都有,各个高校内部也有。“帽子”已多到不知各类人才计划、各层次人才项目孰高孰低的地步。

记者:人才“帽子”竞争对青年学者产生了哪些影响?

王梦恕:大多数人才计划都对应着不菲的待遇,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大家参评的积极性。一旦评上了,和身边人相比,就会在科研经费甚至生活水平上拉开了很大的差距。在这样的超强刺激下,不少年轻学者整天忙于各种计划的申请、评选,甚至还要拉关系,混脸熟,身上增加了不少市井的气息,反而没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搞研究了。抢“帽子”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让学术圈变得很浮躁。

王向朝:形形色色的“帽子”与科技资源、职称、评奖、待遇紧密挂钩。由于事关前途命运,要想在学术界有所建树,青年学者抢“帽子”似乎成了不可不做的功课。

王梦恕:人才计划种类太多,青年学者往往疲于奔命。忙完申请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又要去申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拿到后又去申请长江学者青年学者计划。这样一个“帽子”接一个“帽子”,将精力都投入到人才计划的竞争当中,也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王向朝:抢“帽子”使一部分青年人才偏离了正确的研究方向。为了凑论文、拿“帽子”,不做重要的,只做短平快的;不做原创的,只做跟风的。结果是离“帽子”近了,离贡献远了。另外,抢“帽子”也助长了学术界“拼关系”的不良风气,一些年轻人因此在工作之初就习惯了投机取巧。

记者:给人才“戴帽”有何评判标准?如何掌握?

王梦恕:不少人才计划的评选,没有明确的标准,很多计划最终就简单以论文的数量作为标准。而且,许多人才计划都是可以重复获评的,拿到计划越多的人,在参评下一个计划的时候,就有了更多的机会。

王向朝:大大小小的“帽子”已形成环环相扣的“帽子”链,有了“帽子”容易得到更多的“帽子”,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带来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另外,“帽子”的光环被过度放大,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在想方设法以高薪和动辄千万的经费吸引各种“帽子”人才,一些人为此频频“转会”,导致“转会”成风,甚至出现了单位之间的恶性竞争。

记者:现有的人才计划应如何改进和完善呢?

王梦恕:由于各种“帽子”的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选不够公平、管理也不完善,建议国家制定一套统一的人才分类标准和评价办法。

王向朝:要加强人才计划的管理,完善评选机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评选标准的设定以实际能力和潜力为核心,避免盲目“重海外、轻本土”“重学历、轻能力”“重论文、轻实际贡献”。同时,完善跟踪评估和淘汰制度,评估不达标者应予以摘帽。

王梦恕:应该限定同一层次的申报人,不可再重复申报同等层次的其他人才项目,国家和单位也不重复奖励。这样可大大节省青年学者频繁竞逐各类人才计划的宝贵时间。

王向朝:可考虑限定同一申请人的人才项目申请数量,避免一人多冠。针对高层次人才,建议实行薪酬福利指导制度,一方面,让高层次人才的收入与其贡献相匹配,另一方面,设定薪酬上限,避免不正当竞争。总之,要加强顶层设计,梳理整合各种人才计划,避免政出多门、定位重叠、评选过滥,建立一个科学、完整的人才计划体系。

人才与“帽子”不能本末倒置

各类人才称号,本来是用来鼓励人才发挥作用的,但在当前“帽子乱飞”的现状下,反而导致了一些人才坐不住、留不下。

货币发行多了,会导致通货膨胀;人才评选搞得多了,也会导致“帽子贬值”。目前,全国各级各类的创新人才计划有近百个,导致学术界各类“帽子”齐飞。这些人才计划种类繁多、涉及面广,主管部门各异、评选层级不同,因而范围重叠严重。你是这个计划的学者,我是那个计划的专家,本来用来表彰成果、鼓励创新的“帽子”,成了一场排排坐、分果果的盛宴。各类人才计划如同做蛋糕,尽管用了同样多的鸡蛋和牛奶,蛋糕却越做越大,营养成分也就越来越稀;参与人才计划者越来越多,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影响力与权威性却一天不如一天。

“帽子”有戴有脱应当是常态,当前各类人才计划却入口打开、出口紧闭。很多人才头衔往往是一戴终生,也导致了很多人评选前奋发向上、评选后不再作为。各类头衔除了作为学术肯定以外,还成为学术评价的一部分,并且与科研资源挂上了钩。“一帽终生”造成了科学界的“三六九等”,一旦得到某些头衔,就有了占资源、拿项目、用资金的资本,资历浅、头衔少的年轻人做项目的难度大大增加。这种老资格吃遍天、年轻人上位难的现象,不利于正常科研的开展。

帽子越来越多,导致了科研人员对各类头衔看得越来越重,“为帽而争”的竞争越演越烈,甚至滋生了一些拼关系、走后门的坏毛病。有些人水平不够,又想要头衔,所以另辟蹊径,走后门、找关系、拼导师、批条子,把学术界弄得乌烟瘴气,特别是一些地方层面的人才计划,管理不规范、头衔又听起来很能唬人,给这些人提供了便利。还有一些人,评上头衔后“挟帽子以令单位”,把自己的头衔当作与单位谈判的筹码,甚至戴着帽子被其他地方挖墙角,导致人才“转会”一度盛行。

头衔是对人才的肯定,而不应成为从事科研的目标。改变“帽子满天飞”的乱象,营造清朗的学术生态,既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牵头整合评选资源,也需要科研工作者淡泊虚名,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营造监督氛围。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人才的发展,在资金政策等方面提供了极好的条件,相关部门、广大人才也要正确处理人才与帽子的关系,切不可因人才与帽子的的本末倒置,错过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内容来源自:中国青年报

微刊发布:每周日晚发布最新一期《微享周刊》,敬请留意微信提醒。

查阅往期:回复对应期号(阿拉伯数字)即可获取相应微刊。如输入数字【160】,将会收到第160期的内容。

上一篇:2017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招聘35人公告(第五次)
下一篇:大学生创新成果如何摸到市场的“门”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