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硕士班讲座“从奈瓦尔到普鲁斯特”举行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7-04-16
手机版

3月27日至31日,复旦-巴黎高师人文硕士班本学期首次系列研讨课顺利举行。本次研讨课共计5场,每场2小时,全部用法语授课,围绕奈瓦尔和普鲁斯特两位作家展开。授课教师为巴黎索邦大学的文学教授Sophie Basch。除了人文硕士班的学员,本次文学研讨课还吸引了不少复旦大学法语系的研究生及外校学生前来旁听。

在前三场研讨课中,Sophie Basch教授重点解读了奈瓦尔的短篇小说《潘多拉》,这是他自尽前出版的最后一篇小说,篇幅很短,却十分晦涩,致使不少研究者认为他创作这篇小说时已神志不清。Sophie Basch教授反对这种观点。她以18世纪出现在法国文化中的东方主义潮流为大背景,结合奈瓦尔对近东历史文化、民间传说的痴迷,详细分析了《潘多拉》中出现的近东地名、人名、文化符号,梳理了小说中包括“潘多拉”在内的一系列相似的女性形象,并指出《潘多拉》和奈瓦尔的另一篇小说《维也纳的爱》之间的呼应关系,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奈瓦尔创作《潘多拉》时思路清醒、旁征博引、妙笔生花。

借由对《潘多拉》的解读,Sophie Basch教授还提出了几点重要的研究方法。首先,一定要吃透一个作家全部的作品,才能读出文本间的互文性,找到文字间的呼应,从而更好地理解目标文本。第二,有时要相信阅读时的第一感觉,最简单的问题或许正是最关键的问题。第三,某些情况下,图像对于理解文本帮助巨大(“潘多拉”的形象正来自于奈瓦尔在伊斯坦布尔散步时看见的一幅画)。最后,为了更好地理解某些字词、专有名词的意思,要学会参考作家生活时代的词典以及其他有价值的工具书。

后两场研讨课以《追忆似水年华》为题。Sophie Basch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普鲁斯特的生平、作品、某些重复出现在他笔下的主题,作为铺垫。随后,她通过选段详细分析了小说里写到的三类文字及其载体:写在纸上的书信、贡布雷修道院的墓碑石刻、家族纹章中姓氏的首字母。写信人字迹的日益潦草,石刻经信徒日积月累脚踩后逐渐变得模糊,人死后失去个人身份、成为家族的一部分,这三个过程都是时间作用的结果,这也正呼应了小说的核心主题:不断逝去的时间,从中可见普鲁斯特对细节的别具匠心。

对文学研究者而言,渊博的知识和文本的细读都必不可少。Sophie Basch教授不仅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广博学识,更让我们看到了她对文本逐字逐句分析、品味的深厚功力。本次系列研讨课让各位学员和听众受益匪浅。

讲课老师介绍

Sophie Basch,巴黎索邦大学文学教授,主攻法国19、20世纪文学,对文艺中的东方主义、文学与考古、文学与装饰艺术等问题颇有造诣,熟知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东的历史文化,为Alain

Fournier,拉马丁,戈蒂埃等人的作品编写了注疏版。

代表性专著

希腊的诱惑——1846至1946年法国文学中的近现代希腊》

《“狂恋”威尼斯——1887至1932年法国小说里的威尼斯》

《从亚历山大利亚到威尼斯——小说里的东方》

《普鲁斯特和“现代风格”——〈追忆似水年华〉里的装饰艺术和政治》

推荐书目

Gérard de Nerval, Pandora, dans la collection de la Pléiade, tome III.

Pandora目前没有中译。奈瓦尔的中译作品有:《幻象集》、《火的女儿》、《东方之旅》。

Marcel Proust, A le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dans la collection de la Pléiade,

trois tomes.

《追忆似水年华》,译林出版社

上一篇: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自主招生工作方案
下一篇:(图)南阳理工学院第二十四届田径运动会圆满落幕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