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限外”症结还在围墙外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7-04-17
手机版

湖北日报讯 □ 房清江

中山大学发出通知,学生要凭证入内,以限制外来人员进入,一时引发热议。事实上,实施“限外”措施的学校并非只有中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也各有侧重地采取了一定的“限外”措施。(4月11日《南方都市报》)

大学有其公共属性,敞开校门也体现了开放包容的理念。但是大学开放绝非坐而论道那般简单,打开校门,人流进来了,也给校园的教学、安全、环境等造成影响,如交通隐患、不文明现象等等。如果开放影响到了大学的正常秩序,无疑违背了开放共享的初衷。

大学开放不只是简单打开校门,其本质是环境、设施、场地资源参与到公共资源向社会的分配中。社会之所以倾向于大学开放,无非想多一个游览、休闲、健身的去处。从需求而言,这样的愿望无可厚非,然而从供给的角度来说,如果大学开放被充当了公共资源供给主渠道的角色,无疑是难以承受、不可持续的。

2015年,武汉大学樱花盛开,引来10万游客;每年暑期,北大清华日均游客均过万。每每大学开放,迅速成为市民公园、游客景点,人流蜂拥而至。景区控客限流正在成为普遍共识,大学因此选择“限外”,其实可以理解。许多大学从全面开放的尝试转为有条件的“限外”,不能简单认为是倒退,而是因为全面开放尚欠成熟的环境。

近些年充满争议的“广场舞”,根源在于城市体育健身场所的严重匮乏。事实上,短缺的不仅仅是体育场所,还有城市公园、绿地、文化服务等休闲去处的总量偏少、质量偏低,滞后于城市人口与居民需求双向叠加的需要。

大学开放不可能孤立在社会之外,“限外”症结还在围墙之外。如何做大城市公共资源蛋糕,更值得反思和关注,城市的发展中,公园、绿地、文体健身等功能性的空间占比应渐进提高,只有如此,大学的开放才可能相得益彰。

(原标题:大学“限外”症结还在围墙外)

上一篇:淄博职业学院召开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
下一篇:京都大学VS东京大学!日本顶尖学府毕业典礼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