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时间都去哪儿了?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9-03-10
手机版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学术观点定期分享

“你们应该好好珍惜寝室、实验室‘两点一条直线’的生活。等你们以后当了大学老师,就会明白工作和生活没那么容易的。”A教授常对博士生这么说。

回想起自己当年在这所高校读硕士,科研生活是如此的纯粹——每天晚上,课题组每间实验室都有学生在做实验或者挑灯夜读。而如今,各种事情纷至沓来,他再也无暇做实验。那么,他的时间究竟去哪儿了?

费心费力地教课

在国外读博士时,A曾抱怨做助教(每星期消耗20个小时)影响他做科研。回国任教后,他必须面对教学。

2010年A刚开始工作时,启动经费、仪器设备、研究生还没到位,他就像鸵鸟把头埋到沙子里一样,不去想这些不理想的情况。他坐在电脑前查阅教学资料,并设计课件,一坐就是2~3个小时。

终于轮到上课了,他每星期还是要花2~3天备课。即便后来评上了教授,他还是不能懈怠。最忙的一个学期,他每星期上3门课。这样的教学工作量还不算大,但每次站在讲台上声嘶力竭地讲完2~3节课,他已筋疲力尽。

沉浸于读书看报、写文章

成为大学教师后,A隔一段时间就买一堆和他从事的专业无关的书,并总能找出读书的理由。比如,他看了十多本组织行为学教材,美其名曰“为了学会如何管理课题组”。他看了很多介绍人生哲理、科研生存技能、新闻写作的书,甚至“回过头去”温习大学英语课本。他还订阅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十多种报刊。

他很在乎获得内心的感悟。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则给他带来一种“仪式感”。他常常坐在电脑前写稿,进入“物我两忘”之境。2010年至今,他在报刊杂志发表通俗文章120多篇。很多次,他凌晨5点多醒来,刷手机查看当天的《文汇报》电子版。一旦看到自己的文章见报,他一早出门,满大街找书报亭买好几份《文汇报》。

忙不迭地审稿

2010年至今,A为几十个学术刊物审稿约450篇。学术期刊编辑邀请他审稿,他几乎都答应了。这是因为科研工作者要发表科研论文,就需要编辑安排同行帮忙审稿;于是,科研工作者也有应邀审稿的义务。而且,他觉得审稿“挺光荣的”,哪怕审稿既不能计入年终考核的“工作量”,也不能用来评职称、申请科研项目。

他以前读博士时的导师曾对他说,编辑给你30天审稿,你就拖到第45天(或者等编辑催你后)才把审稿意见发回去。这样,一则编辑认为你认真审了,觉得欠你一份人情;二则编辑知道你很忙,至少在这45天内就不会硬塞给你另一篇稿子了。

但A是个急性子,一旦收到审稿邀请,他立马放下手头的工作转而审稿。有时候,他刚审完一篇稿子,编辑又发来一篇……

被行政事务“吊住”

2012年,A所在系的一位领导找到A,问A愿不愿意协助他做事。A推却了,“还有家庭的事情忙着呢”。但想到自己还没有评上教授,应该多分担些系内的事务并加强和同事的联系,他还是答应了。

为此,他经常需要参加校内、系内的行政会议,组织本科生科创项目评审、推免资格面试、教学工作会议,还要处理教学大纲对比、出境学生学分转换审核、各种文书处理等杂事。经常是一件事情还没有完成,下一个任务又飞过来了。而诸如整理教学评估报告之类的工作琐碎且断断续续,甚至持续了2~3年。

有的同事说,做这些工作能锻炼能力;也有的同事说做科研才是本行,“如果不想当官,做这些干什么”。而A说他不好意思拒绝,也不好意思中途退出。

为研究生操碎了心

2012年年初,A被批准成为博导,一个博士生从别的课题组转过来。但该生没有安心做科研,A“花了五倍的精力”管教该生。他也曾遇到几名硕士生,有的发出一篇论文后就提出外出实习,有的进校后忙于参加社团活动,还有的提出请假复习托福、GRE。他一直为学生的科研进展和前途操心,并纠结于课题组生存发展和学生职业发展的矛盾。

每当学生表现出质疑他的管理,比如不愿意补充他要求补充的实验、嘲笑他没能指导研究生在影响因子10以上的期刊发表论文,他会不厌其烦地和学生讲道理。而一旦学生有思想困惑,他会像家长那样关心学生,甚至和学生一谈就是2~3个小时。

他还忙着招研究生——参加7月优秀大学生夏令营、9月推免面试、3月考研面试、9月迎新生活动,并和考生联系。可是,即便他花了很多时间,也经常被考生“放鸽子”。

杂事多,科研还怎么进行

A进校任教初期,还亲自做实验的。招到几名研究生后,他自己就不做实验了,而是带着研究生做科研。为了把课题组导入正轨,他隔三岔五地催问研究生科研进展。学生给出实验数据或者论文稿,他很快给出反馈意见,说还需要如此这般补充实验或者修改文稿。

他同时指导几名研究生,往往是一名研究生把一篇论文稿发给他,他马上修改一遍发回去后,另一名研究生又把另一篇论文稿发过来。他和研究生一来一回修改好几轮,才能完稿。

在带学生做科研方面,他的困惑在于——研究生的科研基础不甚理想,学生读研一时需要上课,读研三时需要实习、找工作。A只能给研究生设计“现实一点”的课题,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稳妥地取得科研发现、发表论文、正常毕业。面对同事的课题组经常产出“好东西”的竞争压力,他“只有招架之力”。

笔者手记

A教授自称活得很累——他需要同时处理好教学、科研、系内服务、学术服务、课题组、家庭等各种事情(出于保护个人隐私,本文不介绍他的家事)。他的工作内容庞杂、琐碎,时间严重碎片化。有的人说他“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把精力集中于做科研。也有人说,A的生活不但不悲催,反而是丰富多彩的;他应该调整好心态——做一件事情总是有得有失的,关键是要学会取舍和适应。

笔者想说,A不是那种削尖脑袋想达到某种目的的人,也不是坐吃等死的人。他有自己的喜爱和追求,有一种执着的精神。虽然各种杂事分割掉他不少时间,但他经常在晚上和周末到学校指导研究生、修改论文稿。他内心的压力,正是一个凡人会遇到的。

本文叙述的虽然是个案,但是它折射出千千万万大学教师的真实处境——有的人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双肩挑”,有的人难以处理好事业和家庭的平衡,还有的人在带研究生的过程中心力交瘁。大学教师必须学会面对压力,并在时间碎片化的情况下优化工作方法。

希望本文对于有志于投身科研事业的研究生也有启发。往往有些研究生在校期间利用导师的科研平台做实验,在导师的指导下发表了高质量论文,就以为自己很厉害;但他们毕业后进入大学、研究所工作,就会发现做科研进展缓慢,因为要面对方方面面的事情。因此,研究生在读研时就要夯实科研基础,并锻炼时间管理、项目管理、指导研究生等生存能力。

来源:科学网博客

作者:马臻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也许你还喜欢/

?高校教师之困:只要会发论文,会不会讲课都行?

?对高校教师而言,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数十位教师匿名回答

?各地大学教师自曝2018年收入,最真实一手数据!

?大学里不搞科研的人,谁家没几套房子?

?观点||大学溃败始于老实人吃亏

明天发布重要消息,别忘了关注我们哦。

欢 迎 关 注

? 唯一“专注”教师的公众平台 ?

喜欢就给职称天地点个好看吧?

上一篇:3.15-16 南京|税率下调/个税/社保新政实施后建企涉税疑难问题处理与实务操
下一篇:大学女生作死行为排行榜……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