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戏剧艺术与地方文化互动的有益尝试 ——第一届河北北方学院戏剧节侧记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9-04-12
手机版

  原标题:一次戏剧艺术与地方文化互动的有益尝试 ——第一届河北北方学院戏剧节侧记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 郝莹玉 通讯员 苏雅娟 王洁琼 李景泽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是河北北方学院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师生倾力打造的校园版《暗恋桃花源》中“桃花源”里主人公的台词,该剧尝试结合对张家口地方文化艺术的理解,在剧中大胆融入了地方元素,有机地将先锋舞台剧与张家口的地方特色结合起来,进一步拉近了舞台与观众的距离,借戏剧的魅力提升了地方文化品位,是一次戏剧艺术与地方文化互动的有益尝试。

  为强化技能学习,激发创作欲望,增强戏剧教育,培养戏剧观众,将地方艺术与高校艺术教育结合起来,优化地方戏剧文化环境,11月16日下午,第一届河北北方学院戏剧节在河北北方学院博雅会堂拉开序幕。来自市文联、市广播电视台和河北北方学院的领导、教师及嘉宾齐聚一堂,河北北方学院版《暗恋桃花源》作为戏剧节的重头戏,为观众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

  六年磨一剑

  距离话剧开演还有半个小时,提前知晓演出信息的校内外观众就已经陆续进场,坐在舞台下,翘首以待。11月16日下午3点,在隆重的开幕式环节后,河北北方学院版《暗恋桃花源》拉开帷幕。

  唯美舒缓的音乐缓缓响起,舞台渐渐明亮,男女主人公江滨柳与云之帆映入观众眼帘。“好安静啊,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安静的上海,感觉整个上海就剩下我们俩个人了。刚刚的那一场雨,下得真舒服,这空气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演员同学甜美的声音一开嗓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第一届河北北方学院戏剧节历时数天,主要包括著名编剧梁小明的编剧讲座、《暗恋桃花源》话剧展演和师生创作论坛等三部分。其中,话剧展演是戏剧节的重头戏。话剧展演是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师生,多年来结合专业教学实践和张家口地方文化特色摸索出的实践教学重点项目。

  2013年11月,经集体筹划,河北北方学院文学院拉开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剧目展演的序幕。六年时间,先后在舞台上推出了《恋爱的犀牛》《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两部经典大戏和《一条流浪狗》《旅途》《爱情从被揍开始》《爱要坦荡荡》《偏偏恋上你》《Hi Prada》《美丽的错误》等七部原创短剧,剧目的成功排演激发了师生们的专业热情和创作潜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多年的拼搏奋斗,使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走出了一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道路。

  “兢兢业业,六载积淀。河北北方学院文学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积极探索推进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专业化、体系化和品牌化道路上满怀激情,攀上新高峰。六年来,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师生为话剧展演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们扎根地方文化土壤,发挥专业特长,探索特色化发展道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扎实肯干、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文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学院院长吴凤翔说。

  今天,他们又将经典话剧《暗恋桃花源》搬上舞台,作为第一届戏剧节的展演剧目,是其六年磨一剑的重要成果,也标志着他们在专业教学水平上的全方位提升。

  排戏见真招

  经典话剧《暗恋桃花源》讲述的是名为“暗恋”与“桃花源”的两个剧团在同一个剧场内排练,从而惹出的啼笑皆非的故事。

  将这部戏确定为第一届戏剧节的大戏是半年前的事,但碍于诸多事务性的工作要处理,直到9月底才正式开始全面展开筹备排练工作。这也就意味着,准备与排练不足两个月的时间。

  时间有限,任务艰巨。看似困难重重,但戏文专业师生却乐此不彼。如果说选角是欢乐的开始,那么排演过程就是欢乐的延续。尽管排演条件十分艰苦,但谁也不抱怨,不少同学在排完后还会主动与指导教师探讨,询问哪里排得不好,哪里还有待改进,而且就自己在专业学习中的心得体会提出了改编意见,尝试结合对张家口地方文化艺术的理解在剧中大胆融入了地方元素。这种良好的态度,是师生对自己专业和对戏剧节热爱的体现。

  有别于演员的台前露脸,服装、化妆、道具组的同学与指导教师是幕后英雄。虽然演员是一出戏的灵魂,没有演员的动情表演,再优秀的剧本也无法呈现给观众。但光有演员也不行,这就像一座华丽大厦上的窗璃,窗璃再好,背后没有钢筋、砖头、混凝土等的支撑,到头来也是外强中干,徒有其表。

  幕后人员就是这座戏剧大厦上的钢筋、砖头和混凝土,在一次次夜以继日的排练中,他们表现出高度的奉献精神。指导教师兢兢业业,时刻与同学们排练在一起;两位导演同学认真负责,承担起了整出戏的组织和调度工作;化妆组精心为大家绘制妆容,演出前甚至没来得及吃饭,只为将最好的时刻定格在演员脸上;道具组一次又一次地将道具搬上搬下,积极配合。还有服装组、灯光音响舞美组、摄影摄像组、场记文案组等等,所有幕后人员都坚守职责,这是保障整台戏成功的基本。

  华章弄舞台

  河北北方学院版《暗恋桃花源》可以说是小身板担起大情怀,大语境表现小特色。

  小身板担起大情怀。该戏的演职人员均为清一色的95后在校大学生,无论是戏中关于“暗恋”的爱情,“桃花源”的弄情,还是关于“疯女人”的寻情,其个体饱含的意蕴以及三者有机融合的深邃主旨,对于这些青涩的演员来讲都显得困难,他们尚无法切身体会这些人物所饱含的经历与情感,同时在张家口地区戏剧环境的局限下,也尚未养成一种良好的戏剧心理。但在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与其自身的不懈努力下,通过几年的知识理论学习和相当时间的实际排演,他们认真体验刻苦理解,时刻将自己置身于故事的戏剧情境与人物设计当中,从最后的舞台表演效果来看,入戏入境,着实不错。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会心的笑声和动情的互动,都是演出成功的最好证明。

  大语境表现小特色。该戏的演出没有一字不差地照搬照抄原剧中的台词和戏剧语言,在尊重原故事与原语境的前提下,还有机结合起张家口当地的特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和创新。

  戏中“暗恋”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内战后的台湾,“桃花源”的背景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武陵,如果纯粹复制这样的大环境的话本身并无问题,但为了更契合张家口地区的地域与文化特色,使观众在观演时更能感同深受,并更好地培养戏剧观众,排演团队别出心裁,就相关台词及语境进行了适当的二度创作,如“桃花源”部分中,剧团排演的幕布原语境是从北京将要拉到廊坊,由于北京是大都市,二环三环均拥堵才庆幸追回。再创作后将“北京”改为“张家口”,“还好咱们是国际大都市,桥东桥西和外环全都堵上了,要不然顺子肯定把那块布景拉到廊坊去了。”这就让人会心一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类似的还如将“亮马河”替换成“清水河”,将“东北土妞”以“河北大妞”指代等。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团队教师表示,将进一步探索张家口地方文化与高校戏剧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思路,深入挖掘研究张家口地方文化艺术资源,让张家口悠久的艺术资源与高校前沿艺术教育紧密结合,互动互促,焕发出更璀璨的艺术光华。

  河北北方学院戏剧节的成功举办,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优化高校艺术环境、提升地方文化品位、提高地方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

上一篇:武汉科技大学张之洞铜像揭幕
下一篇:泰禾向福大捐赠3亿 黄其森强调教育医疗要有信仰情怀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