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家庭走出22名大学生 四代传承的家风“密码”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7-03-12
手机版

李光忠和老伴陈国英相濡以沫60多年。

89岁的老党员李光忠在近60年的时间里,用141本日记记录了自己和一个家庭的成长,这个故事让我们感佩不已。

采访中,我们看到的李光忠,不仅仅是那个把“对党的信仰从心里长出来”的老党员,更是一个慈爱而严厉的父亲,憨厚又忠贞的丈夫。对儿女、对妻子、对乡亲邻里……“严以修身,忠党爱国,忠孝并举,读书为先……”44字质朴的家训是老人数十年践行的做人准则,一脉传承下来,更让这个山村家庭子孙四代培养出22名大学生,有7人是教师。受老两口淳厚家风的影响,全寨20多户人家无赌博、偷盗行为,邻里间互助友爱,亲如一家……

44字家训做成扁额挂在厅堂,成为李家的精神符号。

取/舍孰轻孰重的价值判断

李春富从大塘村小学退休后,成了人们戏说的“研究孙(生)”(带孙子的爷爷)。

在贵阳小河的儿子李忠孝家,“研究孙”李富春每日不落的“必修课”:教孙子为人处世,启蒙长孙知书识礼。

在贵阳,是“爷爷”,一旦回到故乡大方县理化乡大塘村大水井组,李春富又成了“儿子”,还得接受老爷子李光忠点点滴滴的“唠叨”,每天问候一度骨折的母亲陈国英……

家教,长的教幼的。

家风,父辈传子辈。

这种生生不息的传递,传到李春富的儿子这一代,干脆直接把家训中的“忠孝”两字嵌入名字,是名“李忠孝”。

在大水井组那间经历了百年风雨的老屋下,在这个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中,“忠孝并举,读书为先,尊老爱幼,乐善好施……”的家庭认同如一滴永不干涸的血脉,源源不断地从李春富的父亲李光忠那里传递下来,成了一脉相承的精神,固化成了悬挂于老屋厅堂的“座右铭”,并被老爷子“分配”给每一户晚辈去传承与践行。

“读书为先”是李氏大家庭历久弥新的家训内容之一。

1928年出生的李光忠,别看他当过乡里的副书记,可他却只读过两年书,这让他毅然把“读书为先”写进家训。

关于读书,关于知识传播,在李光忠与李春富这对父子之间,曾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对抗、妥协、和解。

上世纪70年代,李富春在大塘村小当民办老师,因报酬养不了家,萌动改行去白木河电站上班的想法。父亲是理化乡党委副书记,他不敢找父亲“摊牌”,就悄悄向父亲的同事魏家治(书记)汇报了自己的诉求——所谓“悄悄”,其实就是“走后门”。

没想到,书记魏家治把这事“捅”给了李光忠。

李光忠气咻咻回到家里:“听说你找魏书记‘走后门’!不想教书了?”

“民办教师工资低,养不了家,糊不了口,再加上,当个民办教师,又怕别人背后说三道四,丢您的脸……”

“离开学校,你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个不假,但是,你想过没有,你离开了,学校的娃娃咋个办?”

“……”

“当民办教师丢我什么脸了?我不怕,你得给我好好教书,以后咱们村里的娃娃才有出路!”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李光忠不容分说地丢下这句话,走了。曾经新中国成立前办过私塾、教过“人之初、性本善”的李光忠,自信儿子李春富会把他撂下的话想得明白。

就这样,父亲李光忠30多年前的一席话改变了李春富的人生走向,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观点。

如果父亲不横插那一杠子,当时在村民办学校教课的他也就成了电站工作员了,工资比教课要高出20多块钱——他当时教课的报酬是每月10元钱,而白木河电站的工资是30多元——在那个物力维艰的年代,20多块钱不是一个小数目,可以买到一头小猪了。

但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允许有“如果”这种假设,因为人生没有彩排,一直都是现场直播。

许多事情后来渐渐明了。直到临近退休,一个大家庭中接二连三出现大学生的现实让李春富心中更加释然:教书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选择,知识的播种更是无价。

老人写下的141本日记,记录工作感悟与人生经验,是李家引以为傲的“不动产”。

勤/俭艰难年代的持家之道

李光忠最大的重孙子陈倩,今年上大三,在贵州财经大学。

陈倩是这个大家庭中的第22名大学生,这让李光忠为自己定下的“读书为先”家训感到由衷自豪。

李光忠的儿童少年时代,匪患猖獗,战乱频仍,白天防抓丁,晚上防土匪。

1935年4月,何长工、罗炳辉、黄火青率领的红九军团路过理化,父亲李桢祥帮红军下了两天厨房,接受了革命洗礼。明了是非的父亲告诫李光忠,要恪守“不吃人不整人不害人”信条。后来形成的家风就在李光忠7岁那年种下了种子,并且不断生根、发芽、壮大……

为躲避抓丁,家中“独苗苗”李光忠在父亲李桢祥的安排下改了名,叫“孙成厚”。由于保密做得好,左邻右舍都不知道“孙成厚”就是李家后裔。

11岁那年,“孙成厚”在外乡启蒙读书,直接上三年级,次年转到国立小学上四年级。之后,为让“大塘村前前后后多有几个读书人”,他辍学回家,于1947年开办私学,教《三字经》、《百家姓》,学费是每人每年一斗粮。尽管如此,读得起书的人也还是凤毛麟角,周围几十个寨子只32人入学,这让他在“不吃人不整人不害人”的信条之外又多了“读书传家”的认知。

新中国成立后,大塘村选举农协会主席,隐姓埋名的李光忠丢掉了“孙成厚”的假名,穿着破衣服、戴着破帽子参选,没想当选了。

1951年8月的一天,李光忠找到姊妹团团长陈国英,向她念了一封没有寄出去的信,信中约定了几条规定:听党的话,敬老爱幼,关心群众,不拖后腿……

“你如果能做到,我就同意和你结婚。”当时,23岁的“憨小伙”李光忠认真地说。

李光忠一脸严肃,陈国英却笑着把字签了。第二天,他们步入了婚姻殿堂,陈国英不仅成了李光忠斗地主分田地的战友,还成了他持家孝老的妻子。

李春荣、李春华、李春富等子女相继出生,家庭拖累渐大,而李光忠的工作地点又走马灯似地变更,让当初承诺“不拖后腿”的陈国英倍加艰难。

生产队时代,早上出工“人喊人”,田间休息“人看人”,到了休工“人追人”。在集体劳动的弊端中,当上生产队长的陈国英家里家外当标杆,用隐忍与坚毅树立了农村妇女典型——无论咋忙咋苦,陈国英都一边领着社员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一边苦苦带着几个孩子,教做人,促读书,恪守婚前与李光忠的一纸约定。

“李春荣在毕节大专班读书,平时三块五块寄给他的钱,他不花,又给寄回来,逢周末,他还去捶石子,自己找钱补贴自己的生活。有一回,我去毕节开会,顺路去学校看他,见他穿得单薄,脱了一件衣服给他,他也舍不得穿。”李光忠的老年斑里藏了太多勤与俭故事,但说起每个故事,他都乐呵呵的。

李光忠的日记里,记录了他2012年7月9日帮孙子李宗政领《成绩单》的事——“今天给小孙孙李宗政领成绩单,上面的数字让我欣慰,每一科都是90分以上……这是我的好孙子。”

李光忠在这则日记的后面写道:“读书固然重要,但首先要做好人。”

35口人的大家庭四世同堂。

奖/孝有来有往的家庭“法则”

李光忠的家也经历了从“没有大学生”到“一门22名大学生”的上升,收获了晚辈敬老的其乐融融。

2月24日的大方,高处落雪了,城郊云龙山的山巅犹如“千树万树梨花开”。尽管稍低的大塘村看不见雪,但仍然冷。

天气的变化,转变成了子女们对李光忠、陈国英俩老的牵挂。

采访时,在贵阳公交公司工作的儿子李春秋打来电话,陈国英老人手握老人机,按了免提让一屋子的人都听得分明。

“妈,那里下雪没有?”

“没有。”

“要多穿衣服。”

电话那头的声音随后切换成了童音,原来是陈国英的孙子李宗鑫抢着要说话。

“奶奶,冷不冷?”

对话又被切换,说话的是李春秋。

“您们要一个监督一个,不准干活了……”

挂断手机,陈国英老人说,儿孙们的问候关怀天天都有,这是她们晚年的最好收获。

上世纪80年代,李光忠为儿孙计,把大部分土地都种了烤烟,抽空回家搭手,经济条件渐渐宽余,加上工资,已有了一定积蓄。1990年,临近退休的李光忠决定把积蓄拿出来,设立家庭奖学金,谁考取大学奖谁,本科1000元,专科500元。

前有“读书为先”的家训,后有奖学金的助推,这个家庭对读书的趋之若鹜,一时成了村里的最美谈资。

除了发奖学金,逢节还发红包,子孙们读书出现了“比学赶超”风潮。就这样,大的考取了,小的跟上,李家的大学生渐渐多了。

受益耕读传家的家风,踏入社会的子女们开始思考回报老人。

2015年,当初靠父亲买的煤油炉读完大学的大女儿李春华突发奇想,倡议设立家庭孝老基金,每个子女每年2400元,用来孝敬李光忠与陈国英老人,让她们旅游,到处走走、看看。

家庭孝老基金由李春富当会计、李春富妻子黎道英当出纳,李春华实施监督。“到现在,基金已节余30000多元。”李光忠笑着说。

以“读”为本,老的奖励小的。

以“孝”为大,小的尊敬老的。

“奖”与“孝”两个字,成了一道“家庭法则”,让这个家庭收获了文明与文化的双重上升,让周边村民触摸到了和谐与进取的力量、找到了效法的榜样。

老人为人民服务的见证物,至今还挂在墙上。

因/果种下什么因收获什么果

大年三十那天,平时在外忙碌的子女都赶了回来。

这是一年中最团聚的一天,89岁的李光忠把一大家子人请到母亲的坟墓边,让儿子儿媳站一排,孙子孙媳站一排,重孙子辈的站一排,然后开讲家训。读书进取的事,尊老爱幼的事,团结邻里的事,扶贫济困的事,一一作了交待,随后,他还分发了他自己的日记选编——《信仰》,一家一册。

在老人坟前说家规家教家训,这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大事。作为集中传播自己为人、处世、求知经验的这么一个仪式,老人对自己的创意安排很满意。他说,《信仰》作为自己人生的记录与总结,大方县招考干部都还要以它作为考题之一,自己的子女当然要有,也要学。

其实,在大塘,很多人都在向他们一家看齐,学他们一家求知上进,与人为善,尊老爱幼,勤劳俭朴,先人后己……

上世纪70年代的大塘农村,碾包谷靠石磨,人们的手板都长了老茧起了泡。李光忠看到邻里的困难情景,花1000多块钱买来打米机服务邻里,加工100斤包谷收1.5元成本。

加工包谷要水。寒冬腊月,大雪封路,缺水,李光忠就用手去野外撸雪,化成雪水给邻居淘包谷,然后才上机加工。邻里无不感激。

救穷救困例子,还有许多——村民陈光强考取大学,没钱交学费,李光忠给了80块钱;李中文娶媳妇没钱,给了100块钱……

大水井组吃水困难,几位村民因为挑水还搭上了性命。1984年,李光忠写了一个报告,向上级申请到雷管炸药,准备开渠引水。陈国英接过接力棒,带着全村男女夜以继日挖隧道,连续鏖战三个冬天,凿出80米长的引水隧道,解决吃水难,就在今天,隧道也还在惠泽村民。

大方县原城乡建设局局长郑显才说,以前他去理化检查饮水工程,看到一个人背着一背泥巴走出施工工地的洞口,就问谁是负责人。背泥巴的人说:“我就是。”郑显才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背箩中的稀泥巴一直在淌水,而背泥巴的人却是乡里的副书记李光忠。“要是干部都这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

如今,村里的人们都在记取李光忠家的好——有教师说,没有李光忠想方设法修村校,他就不能读书,就当不了教师;有房改户说,没有李光忠张罗,他怕杈杈房都住不起;有大学生说,李光忠家的教育是榜样,所以村里娃娃读书很上心……

上一篇: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年考研调剂信息
下一篇:教育部部长:东部高校要对人才引进作出规范 不搞恶性竞争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