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责任者,首先是父母和家庭,其次才是学校和老师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9-05-21
手机版

原题:《“家长图的主要是省事》

作者: 曹永亮

教育孩子的责任者,首先是父母和家庭,其次才是学校和老师

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出现调皮捣蛋的学生,司空见惯,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学生交钱就上,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学校当初收学生虽然是“择优录取”,但所谓的“择”和所谓的“优”,其实就是通过考试看一下学生单一的“分数”成绩,有哪所学校录取学生时问过学生的思想品德如何了?学生一天二十四小时吃住在校,从早到晚除了“学习”,“学习”,还是“学习”,这种一刀切的单调枯燥生活,素质各异天性好动的学生被“压迫”着过,久而久之,节外生枝出点什么事,不很正常么!

寄宿学校,特别是私立的寄宿学校,学校表面对外说日常教学中有这“活动课”,有那“文体课”。其实,平时正常教学中,根本就没有落实。如果硬说有,也只是在“课程表”上体现罢了。大部分学校的“承诺”都是一种诱惑家长带孩子来学校报名上学的虚假宣传。如同穷汉相亲,从别人家借来一匹高头马,拴在自家门口夸富,等相亲成功后,马又还给了别人。

学生在校一天到晚(早上五点多起床到晚上十点睡觉)除了吃饭上厕所和六七个小时质量不高的睡觉,剩下的时间就是“学习”(听课或自习)。这是学生在“圈养”环境中,在标准化地接受传统追求“分数”的纯“应试教育”。

这类学校,百分之八十以上成绩差的学生,在学校整体崇尚“学习”的大环境下,他们的“快乐成长”都是不能实现的:学校的重头戏放在适合少部分成绩好的学生的“学习”上,成绩差的学生还能有什么个性化自由成长的空间?

这种情况下,“差生”不调点皮捣点蛋,干什么去呢?都是年青可塑性极强的孩子,精力和体力都很旺盛,不学习,能量自然就会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

教育孩子的责任者,首先是父母和家庭,其次才是学校和老师

上周,某寄宿学校的六七个学生在宿舍集体吸烟。结果,引起了火灾,幸亏宿舍楼的钢筋水泥质量都不差,只烧毁几床“易燃”的棉被和几张木床,学生除了受点惊吓和当时烟不能继续吸了之外,身体都无大碍。

事发后,学校及时做出了严肃处理:勒令肇事学生按价赔偿损坏物品;要求家长把孩子带回家“反思”一周;“反思”结束后,学生变成“走读生”,取消他们继续寄宿的资格。

论说,学校这种处理意见,是很现实和得体的:对犯错学生能起到一定的教育警戒作用。但却有不讲理的家长不愿接受:

俺让孩子上寄宿就是想省事的,不让俺孩子寄宿哪行?

掌握具体情况的班主任对家长晓之以理:

你家孩子太调皮捣蛋了,不学习,屡教不改,改成走读有利于孩子在家长监护下健康成长!

谁知家长意见更大了:

孩子学好学不好,不重要;我们也没指望孩子学习能怎么样,主要考虑孩子在学校安全,俺当爷爷奶奶的,只图省事,花钱无所谓,儿子会及时给寄过来!

家长不可理喻,“谈判”无果,最终学校还是把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收下“寄养”了。

教育孩子的责任者,首先是父母和家庭,其次才是学校和老师

现在的教育难搞,大环境影响下的“读书无用论”,导致家长不重视,无忧无虑的学生不热爱,这是一方面的原因;家长不讲道理不作为不家教,应该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家长追求的就是孩子在学校安全长个子,省得孩子每天回家吃喝拉撒调皮捣蛋惹家长生气。这种情况下,家长把孩子送去上寄宿,实质上就是花钱转移“负担”,转移安全风险,家长并没把孩子学习放在第一位。

可悲可叹可笑的是,有很多学校,尤其是有明显盈利色彩的私立学校,却正中下怀地满足着家长的这种潜在要求:还在拼命冒险地办着寄宿。

这样,在各图所需“双赢”的情况下,寄宿就“周瑜打黄盖”地办得轰轰烈烈起来。

在“学习”已不是主要任务(一般学校都把“学习”安排在学校各种工作的第四五位了:扶贫,安全,创建,迎检等都比“学习”重要)的今天,学校和老师,还办寄宿,把学生“搂在怀里”,不是“自作多情”和没有困难创造困难吗?

家长和学生都不追求所谓的“学习”,老师还“好治不病以为功”,对牛弹琴,有意思吗?

孩子吃得膘肥体壮的,但脑子是空白简单的:不学习,不守纪,不尊师,不敬老。精力和体力充沛的情况下,他们不吸吸烟,烧烧床,掐掐花,骂骂人,干什么去呢?

但作为学校和老师又不能对这些“无有事事”的孩子听之任之!要管,而且还要加强教育。可问题是,家长大部分都是护短的:不让老师“破坏”他们的孩子“快乐成长”;学校和老师硬管,家长就不高兴,就要找学校和老师的麻烦。

有家长当初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说:俺孩子交给你们了,恁得给俺好好教,在学校磕倒了绊倒了,我都得找你们!

好像家长缴钱给学校了,对孩子的教育,他们就没有责任了,没有压力了,就逮住“理头”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两祈!

难道孩子成才就这么简单:家长缴两个钱给学校,学校就把学生成才的多个方面的事全有效地包了?这样学生就成才了?家长就能万事大吉了?如果教育是这样搞点话,那教育也太机械单薄简单了,人才就成了“有钱人”的专利了,“寒门”学子还有出头之日吗?

然而,事实上,教育远非“圈养猪”那么简单!

教育孩子的责任者,首先是父母和家庭,其次才是学校和老师

家长朋友们,与时俱进地醒悟吧:为了孩子成长,你们该花的时间精力及自身该起的道德示范作用,对于孩子成才成人,是少不了的,除非你们放心地放任孩子“疯长”。那种把孩子成才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学校及老师身上的想法,是愚昧的懒惰的躲避责任的想法(单凭学校是绝对不可能完成任务的),你们也太夸大和理想化学校和老师的作用了。

自古以来,人才都带有极强的家庭和家长色彩。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些话都是很有教育孩子成才的道理的,父母身正身教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举两个极端的例子:父母把孩子生下来就出去打工了,每年只是把成捆的钱往家寄,孩子还是“家庭孩子”吗?孩子多年后见了父母,就躲,就不理,有的还动“杀”气,还意外吗?父母在家开赌场,两口子一天到晚争先恐后麻将打得啪啪响,孩子放学了,父亲说:快做作业去,将来考大学!这个“近墨者黑”的孩子,将来考上大学的可能大吗?

在教育孩子成人成才责任和义务方面,孩子首先是父母的和家庭的,其次,才可能是学校的和老师的。

那种把孩子交到学校,只花钱不问孩子事,没有家教的家长,等待他们的大都是钱花了,孩子也没“成才”,“盐”是省了,但“菜”坏了。

家长对孩子的情感道义和“三观”的影响,哪仅仅是几两冷冰冰的“银子”能代替得了的呢?

家长单纯图懒省事地指望学校单方面把自己的孩子立体培养“成才,结果却“赔了夫人又折兵”,但这又能怨谁呢?

上一篇:合肥市热门高中招生信息、学校情况大汇总,中考生家长必读!
下一篇:9月开学!南外仙林分校宿迁学校下半年招生 您家孩子会去吗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