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办了一所“不正经上学”的学校,拿女儿做实验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9-07-01
手机版
我办了一所“不正经上学”的学校,拿女儿做实验

导语:只要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也许不必局限于传统意义的教室和授课方式。这就是木耳妈敢于让女儿“不正经上学”的理由。

童书妈妈写在前面:

她称自己为“一个不务正业的斜杠中年妇女”。

步入中年的她有两个孩子,13岁的女儿木耳和5岁的儿子淘气;而“不务正业”则是说,毕业于清华美院、从事了十几年设计工作的她,却一步跨界到教育领域,4年前创办了一所小小的、“不正经上学”的家庭学校,拿自己的女儿做实验。

接下来,让我们来听听木耳妈和孩子们“不正经上学”的故事。

我办了一所“不正经上学”的学校,拿女儿做实验


上小学没多久

我就让女儿停学了


2009年,女儿木耳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为了选择合适的幼儿园,我大量研究华德福、蒙特梭利等创新教育,国内外脑科学、认知学和心理学理论,试图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也是那时开始我对教育产生了浓厚兴趣。

同时,我也做了一些教育实践,我去打工学校做艺术支教;10年前,北京的创新学校远不及今日这么多,我还参与了北京最早一批创新学校的创建工作。

2012年,我怀上了儿子淘气。那时我在798有自己的设计工作室,而女儿木耳在郊区的一所私立创新学校读书,工作室到她学校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难忍奔波之苦便在昌平租下了一个占地两亩的院子,把工作室搬到了那里,这后来也成了我的校址:啊呜小小理想国。

同一年,上一年级的女儿在私立学校接受的教育开始让我担忧。为了与传统文化对接,学校让她们识了一年的百家姓。我不反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但这种方式过于停留在形式上,缺乏对背后逻辑的探究。

进入小学后,孩子需要构建综合性系统性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但如果老师个人的知识体系架构就不完善,我想她也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去构建知识体系。

后来,我又把她送去了另一家教会学校,在新学校发生师资变动后,同样觉得不合适。我曾旁听过木耳的课,一节课的课程中,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重复的灌输和程序性的训练中,对感知、思维与能力的培养都没有帮助。

于是,分析利弊甄选之后,我让女儿停学了。

与其把孩子给别人做实验

还不如自己做实验

那是2015年,夏天来了。我昌平的院子里草木茂盛,我没有做任何人工修剪,让这里呈现了最自然的原生态,如同百草园一般,昆虫、鸟类、野猫也常来光顾。

那一年的暑假,设计师同事们纷纷带着孩子来上班,一群5-8岁的孩子散落在院子里,我这里也成了暑期托管班。

我办了一所“不正经上学”的学校,拿女儿做实验

我办了一所“不正经上学”的学校,拿女儿做实验

一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每天都和孩子相处,长时间观察他们,他们完全放松、尽情玩耍,但玩耍里面却蕴含着惊人创造力,作为设计师,我切身地知道“创造力”是多么可贵的东西,而在未来的岁月中,这种宝贵的特质可能会在外界的作用下消失殆尽,想到这里我特别惆怅。

于是,办一所学校的念头萌发了。女儿彼时还没找到合适的学校,为数不多的创新学校都探索之中,“与其把孩子给别人做实验,还不如自己做实验”,我索性联合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我家的小院子里创办了啊呜创意家庭学校,而最初的学生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随后,陆续有家长带着孩子慕名而来。2015年,学校有8个孩子,4个幼儿园的小小孩,和4个念小学的大小孩:1个7岁、1个9岁、2个10岁。

4年来,断断续续有人走有人来,离开的孩子有人去了加拿大、美国读书,也有人最终回到了公立学校。学校最多有8个孩子,而最少时只有两三个,但女儿木耳和另一个孩子禾禾坚持至今。

万事万物皆为我师

没有围墙和铃声的学校

这是一所几乎不能称之为学校的学校,因为它实在无法用我们通常的社会语系里常见的学校概念与定义来套用。

我办了一所“不正经上学”的学校,拿女儿做实验

▲我们的“教室”。

我办了一所“不正经上学”的学校,拿女儿做实验

▲与传统的教室不同。

我们实行大混龄,孩子在一起学习;我们没有常见的教室,学习空间是一间占地两亩植被丰富的别墅,以及广袤的社会空间,我们像大篷车一样游走于城市与乡村的各个空间,真实的世界才是我们的教室。

我们没有黑板,我们放弃站在黑板前从上而下的灌输,而是成为脚手架,为孩子构筑自己的知识体系、最终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提供扶持与帮助。

我们采用的仍是体制内人教版教材;学习进度也与体制内学校同步,按照学期推进。因为我认为体制内的知识体系本身是好的,问题出于学校的教学方式。

但我没有设定常规学校的课程表,每个孩子自主决定这一天每个科目的学习任务,以及完成时间。比如,数学一个学期有22个单元,孩子每天自行安排,到学期末全部学完即可。你可以选择前面玩死后面忙死,我都鼓励支持。因为孩子需要看到自己计划与执行的结果。

另外,体制内教材只是我们教学设计的一小部分。我们还设置了综合性学习科目。综合性学习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知识需要应用,而项目式学习提供的场景,恰恰就是知识应用场景。

比如,我们的啊呜儿童创想市集,我会让孩子们带着自制的点心、果干、绘画、染布等手工艺品,在市集上与他人交易,自己收账、记账。这锻炼孩子的数学、统筹、财商、表达等多方面能力。

再比如我们的城市创造游戏,孩子们不仅仅创造建筑、规划城市,通过对社会的认知开始模拟城市管理,并根据游戏中发生的问题,组织讨论并立法,设计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则。

我办了一所“不正经上学”的学校,拿女儿做实验

▲孩子们搭建的城市,所有的东西都是亲手制作的。

我相信万事万物皆为我师,万事万物皆为我用,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学问。

我们的孩子每年都会在院子里种菜、装扮花园、做木雕、自己动手做饭;我们还有“拆呢工作室”,里面准备了各种器具,让孩子动手体验。

我希望在我的家庭学校里能培养孩子应对未来的能力。而要培养应对未来的能力至少需要四个基本条件。

1. 综合性系统性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2. 场景化学习环境

3. 思维方式

4. 健全的人格养成

我办了一所“不正经上学”的学校,拿女儿做实验

▲孩子们自己做的思考模型。

其中,思维方式的培养是我特别重视的一方面,这也是我们传统教育缺乏的部分。

孩子们总会提出很多问题,但我们从来不直接告诉他们答案,真正优秀的老师不是会解答的,而是会提问的老师。像踢球一样,把球踢回去,把问题甩给孩子,让孩子重新思考,自己一步步走到结论前,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就逐渐养成了。


你们学校这么自由

孩子会自主学习吗?


啊呜创办以来,最大的问题是,找到和我们有相同认知的家庭并不容易。

常常有人向我抛出他们的质疑:没有铃声没有教室,这样自由轻松的环境下,万一孩子只知道玩怎么办?

他们认为管理和控制是不可缺少的,而放任孩子的天性只会导致失败。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介绍我们家的成员“富贵”。

富贵是一条狗,从出生四个月开始跟着孩子们一起成长,它会过红绿灯,能陪我跑步到2.2公里以外的天通苑北地铁站,然后自己再过红绿灯回家。

富贵除了会认路认红绿灯,它还识人,它能够通过我们与访客之间的短暂交流,分辨出哪些是我们的朋友;它会自己开我们院子的大铁门,与前后院邻居相处得也极好,回家晚了,大门关闭时,它还会去邻居家门口求助。

它并不是名贵品种,我更是没有特意训练过它,但我从未拘禁过它,所以它已经长到6岁,也曾遇到过一些问题,但从未变成一只恶狗。

我看到小区里一些寻狗启事经常觉得不可思议,找路认路本应是一条狗的本能,但当人们把它当成宠物圈养在家中,它就丧失了它的本性;但如果你顺应它的天性养育,它就会发展自己的本能,成长自己。

那么,作为万物之首的人类呢?造物主赋予这个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时候,都赋予了他们向上生长的动力,我认为这就是生命的天性。

天性驱动着我们不断学习、弥补不足、发展自己。我们只要在引导孩子探知世界的过程中,顺应他们的天性,充分地调动他的已知来解决他未知的问题,而那些不能解决而产生的遗憾会刺激他努力去收集信息,通过学习探索去补足,进而引发了持续性学习的发生和发展。

但如果成人只在乎短时间内获得直接的效果,或者进行不恰当的干预和管制,孩子的本性反而会被压制,甚至没有办法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相信“学习本应该如同呼吸一般轻快而自然”,若非如此,我们就有必要反思一下哪里出现了问题。

我拿女儿做实验

结果怎么样?

当年跨界到教育领域时,我也曾有过想放弃的想法。因为4年来,我没有宣传没有扩张,当然也没有盈利,我甚至每年都要接一两个设计项目,用这些钱来补贴学校。

从别人看来,我在本职领域有高资历和丰富的经验,为啥吃力不讨好地做教育?

但我发现,我在研究教育,拆解学习重构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应用的是我的设计思维习惯,我并没有放弃设计师这个工作,只不过是我遇到了一个更为长期而又涉及范围更广泛的项目而已。

这比以往的项目更具有挑战的意味,更能激发我的创造力。没有什么比设计规划一些看不见的路径,来引导孩子们发现和探索世界、成长自我更有意义的了。

创办啊呜学校时,我曾笑谈“拿女儿做实验”,如今结果如何呢?

木耳今年已经13岁,除了小学的最初两年辗转两个学校学习外,她一直在我这个小小的家庭学校成长。

她没穿过校服,没在教室的课桌前坐过,但她会爬树,会做饭,她还参与了去年北京设计周分会场的两场儿童工作坊,承担大部分工作……

我办了一所“不正经上学”的学校,拿女儿做实验

▲爬树的女儿。

很多人觉得我的行为既大胆又冒险,毕竟没有多少人敢让孩子这么“不正经”地上学。

而我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基于我自己的成长体验。

我在建筑行业从设计师到材料部经理,做过施工、项目管理,还当过家具厂厂长,后又回到设计院,再跨到文创产业、文旅产业,如今从事教育,整个过程我都依靠自主学习,不断地补充自己的职业能力,我知道这条路径是走的通的。

也就是说,只要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不必局限于传统意义的教室和授课方式。这也是我敢于让女儿“不正经上学”的理由。

对于女儿的未来,她可以选择参加高考,或者不读大学直接做事。我更希望她能进大学之前自己创业,甚至还希望她能失败,因为失败会让她清晰地了解自己缺乏的是什么、进大学应该学习什么。

我常对别人说,我的做法比较另类、甚至“极端”,但这样“极端”的做法下,她都可以健康地成长起来,正说明成人有很大空间帮助孩子成长的,当然这需要我们对教育有清醒的认知,更需要我们的自我进步。

我想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现在的父母一般,对孩子的教育充满焦虑。常有家长问我:“选择私立还是公立?”“学校的做法实在不合理,但我没办法改变怎么办?”

我非常理解他们的困惑和不安,但设计师的思维让我更习惯于界定问题,解决问题。

我会建议家长用双栏法或韦恩图做一个分析,比如左边公立学校、右边私立学校,然后比较双方的优缺点,缺陷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或者第三方来弥补,总之,比起抱怨和焦虑,我想建设性地去做一些事情更有意义。

口述:木耳妈

编辑:晓理

上一篇:口腔医学专业大学排名!看看读口腔医学去哪个学校最好
下一篇:六盘水市工读联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六枝特区育才学校课堂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