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学生的课堂见证大学良心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7-03-14
手机版

近日,浙江大学“一生一师一课堂”的照片在网络走红,照片中,浙大物理学系教授应和平站在讲台上授课,而台下听课的学生只有一名。照片在网上走红后,不少人为应和平认真的教学态度“点赞”。(3月11日《北京青年报》)

发帖者系浙江大学一名学生,自习时“偶然发现隔壁教室居然只有一个学生听课……然而未见到老师有任何懈怠,依然声音洪亮,充满激情”。应和平告诉记者,由于是面向特殊群体开设,这门课本身学生不多,这学期共有三名学生。3月6日下午,两名学生因为课程冲突没来,只有一个人听课。

“授课是教师的职责,哪怕只有一个学生也要上好课。”有人质疑学校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校方说,这是一门必修课,会继续开下去。这个说法道出了教育的本原,值得为之点赞的,是这种坚持初衷、不忘初心的办学方针,体现了大学教育的正道。

之前,北大古生物专业每年因只有一名学生拍毕业照而走红,这个全中国唯一的只有一名学生的专业,已是“六代单传”。也有人质疑,这样一个人的专业,还有开设的必要么?按功利化的观点,古生物学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是要坐冷板凳的专业,不如那些见效快的热门专业吸引眼球。

浙江大学这门面向民族生开设的《大学物理基础》,与北大的古生物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坚持做正确的事,在学术坚守上不怕孤独,不凑热闹,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近年来,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见风使舵,什么专业紧俏就设置什么专业,一哄而上,盲目跟风,结果,计划没有变化快,就业市场潮起潮落,热门专业转眼就成了冷门,培养的学生成了滞销产品。为就业率设置的专业,注定了永远是市场的跟随者,哪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这种浮躁之风,反映在教学与科研上,也只是跑龙套的角色,成不了大器。

相反,一些基础学科,表面上不吃香,学术上却是不可替代的,也不能断层,事关国计民生的刚需,其长远价值远非那些短平快的专业所能比。大学对一个人课堂的坚守,体现了教育的良心与责任。大学之道,计利当计天下利,耐得寂寞,十年磨一剑,是应有的题中之义。对这类基础学科,也不妨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扶持,让坚守者能潜心做好科研工作,也能让他们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

声音

网友“郭喜林”:《劝学》中曰:“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意思是,教师为人师表,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德行,才能得到别人由衷的尊敬。不管是三个学生的课堂,还是一个学生的课堂,应和平教授都是认真的,有这样一丝不苟的教授,就有聚精会神的学生尽情聆听老师的讲解,这一幕令人感动。

网友“黑夜”: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一个人的课堂,见证了师者的职业操守,重视教学,耐得住寂寞。

上一篇:终极考验,谁能问鼎?第九届技能大赛总决赛上演巅峰对决
下一篇:良辰之屋3_大学感悟150字_二手车零首付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