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端碗给15岁儿子喂饭,这家13岁儿子却把妈妈宠上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9-11-27
手机版

  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家孩子好的,都想把最好的奉献给孩子,让孩子衣食无忧,让孩子出人头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正确的育儿方法,有的把孩子宠得无法无天,脾气暴躁,不仅不懂得感恩,还会在父母头上作威作福。但也有的父母教育孩子很有一套,把孩子教育得通情达理,让人羡慕。

  妈妈端碗给15岁儿子喂饭

  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家庭围着桌子吃饭,15岁的儿子在玩手机。

  爸爸先说“该吃饭了!”儿子极其不耐烦地说“等一下,别烦我,马上就好了!”

  这时妈妈担心儿子饿肚子,端起饭碗,拿着筷子就往儿子嘴里送饭,“吃饭了!”

  

  儿子火了,拿起妈妈手中的碗,一把摔到地上,碗“啪”一下摔碎了。

  儿子还去推搡妈妈“老是吃饭吃饭,每次都跟你说......”

  妈妈只是躲闪,却没有告诉儿子这样做不对。

  

  虽然说不提倡训孩子、打孩子,但是当孩子行为不端的时候,该批评就批评,该制止就制止。只有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孩子才知道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如果父母一味忍让,孩子就习惯于任性而为。当他大了,有能力欺负父母的时候,父母可能就成了他撒气的对象。“惯子如杀子!”真的非常有道理。

  13岁儿子却把妈妈宠上天

  不同的是,同样是10几岁的孩子,有的孩子不仅不需要妈妈絮絮叨叨,反而会把妈妈宠上天。福州一位13岁的孩子就是一个让人暖心的孩子。

  这个孩子就很细致,姥姥要去森林公园走一走,他手写了一个温馨提示:有地点、时间、公交车路线、携带物品,还有温馨提示,真的是细致入微。

  

  这个孩子会做饭,周末的时候会给妈妈做一堆好吃的:香菇肉丸子、火腿炒苦瓜、油焖大虾、红烧肉、清炒花蛤、可乐鸡翅,菜品丰富,摆盘美观。

  

  这个孩子很贴心,妈妈怀二胎的时候,都是他在照顾妈妈。妈妈做手术的时候,手上有留置针,他还帮妈妈穿袜子。出门在外,替妈妈抱妹妹、提行李,为妈妈分担很多体力活。

  

  这样的孩子是不是都想来一沓!孩子从出生的时候,都是相同的一张白纸,不同的父母画法不同,上面呈现的画面也就不同。这样的父母教出的孩子不仅自理能力强,而且有孝心、有爱心,这么小就会照顾人,长大了更是父母的好帮手。这样有能力的孩子不管是在学校,还是以后走入社会,都会是一个受欢迎的人。

  孩子的发展规律都是相同的

  只要是身体正常的孩子,都会遵循相同的发展规律。到了一定的年龄,都应该学会自己做自己的事。

  拿吃饭这件事来说,孩子在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如果给他一把勺子,自己也会学着把饭送进嘴里去,只是不够熟练。等到1岁多的时候,已经可以把饭准确地送到嘴里。到2岁的时候,很多孩子都已经能够独立吃饭。孩子15岁,再给孩子喂饭,就是有些伤自尊,情何以堪。

  曾经看过一张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孩子从9个月开始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在不同的年龄段,会分别发展不同的能力,到13岁就和大人的能力差不多了。

  9-24个月:孩子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比如把自己的尿布扔到垃圾桶里。2-3岁:孩子可以做较为复杂的家务,如帮父母取东西、挂衣服、浇花等。这时候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好奇心重,只要给孩子这些机会,孩子会乐此不疲。3-4岁:孩子能够自己收拾玩具、帮妈妈铺床、把盘子碗放到水池里,帮妈妈收衣服。4-5岁:能更好地掌握前面的家务,也能自己铺床、准备餐桌、叠衣服。5-6岁:孩子自己可以准备书包、第二天穿的衣服鞋子、收拾房间。6-7岁: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7-12岁:能做简单的饭菜、更彻底地帮家长清理房间卫生。13岁以上:能做饭,洗衣服、做更细致的卫生清扫工作、做换灯泡这样稍微复杂的工作。

  所以,13岁的孩子能做到把妈妈宠上天,完全有可能,并不是这个孩子有特异功能,而是家长尊重了孩子的发展规律,让孩子在合适的年龄发挥了自己的能力。

  

  是父母的不放心,让孩子放弃了自己的能力

  很多父母一直会把孩子当作小婴儿看待,认为孩子什么也做不好,就连吃喝拉撒这些人的本能需求,父母都不放心。父母们常常担心孩子不吃饭或者吃不好会饿到,会把他们照顾得面面俱到,恨不得替他们吃。

  前段时间,贵州嘉禾中学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初一的新生早餐吃带皮的鸡蛋,结果45个学生,有39个学生没吃鸡蛋,不是不想吃,而是不会剥鸡蛋。老师又在课堂上教孩子剥鸡蛋的技巧,花去了一节课的时间。

  其实,当孩子有了自主能力以后,特别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特别反感大人帮忙。

  2岁的二宝现在会自己吃饭,有时候奶奶不放心,怕他把碗摔到地上,把饭菜洒了,会帮他扶着碗,二宝就推开她的手,自己来。甚至奶奶把手放在他的椅背上,随时保护他,他也不允许,直到奶奶把手拿走彻底放手让他自己吃饭,他才放心地吃起来。

  孩子小时候也特别爱劳动,但是大人总觉得孩子小,劳动过后反而是给大人添麻烦,不放心孩子去做事。

  

  比如孩子扫地,会把垃圾扫得到处都是,与其说是帮忙不如说是搞破坏。但是如果禁止孩子去做这些家务,告诉孩子长大了再做,孩子长大了以后也不会再做这些家务。正如《孩子:挑战》中所说,我们的过度保护容易让孩子失去勇气。

  2岁的二宝就特别喜欢扫地、擦桌子,擦得也很认真,还喜欢把吃完饭的盘子扔到水池里。想起大宝小时候也是如此,但是那时候就不允许他干,告诉他“你还小,等你大了再做!”结果长大了,从来都不想打扫卫生。

  还有的家长不放心孩子的安全问题,所以不给孩子提供做事的机会。比如使用燃气、使用道具,这些都是危险事物。蒙特梭利认为儿童的身心发展必须在工作中完成,而不是游戏。不给孩子提供尝试的机会,孩子永远不知道如何安全的使用这些不安全的物品。

  父母都可以把孩子成一个小帮手

  精神分析学家Robert White指出,从婴儿开始,人类就本能地想要控制他们所在的环境——从而有效地影响和应对世间的人和物。

  由此看出,孩子希望在家里成为主人,喜欢在家里做一些事情,而不是每天被父母牵着鼻子走,每天游手好闲。所以,每一个父母都可以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能力替父母分担的孩子。

  曾仕强老先生曾说过:爱子女而不教子女,是父母最大的过错。只要我们认真教孩子,孩子就一定能学会。

  

  从孩子的精细动作发展来说,孩子6个月就会大把抓玩具,1岁就会把小球放进瓶子里,2岁会自己端碗吃饭,不到3岁就会自己洗手,4岁左右喜欢用剪刀。每一个能力发展都会后续的能力发展做准备,不可跨越。

  在孩子表现出发展一些精细动作时,我们就要给孩子提供机会,并且教会他如何去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孩子亲身体验过,这些能力才能不断发展起来。

  孩子开始学着做的时候肯定做不好,不要以此为由替孩子做,而是要有耐心地教孩子。

  比如吃饭的时候会洒到地上、沾到衣服上,会把衣服弄脏,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给孩子准备一个可以换洗的围裙、一套不怕摔碎的餐具,只是多一些工作量而已,总比以后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强。

  比如孩子学着扫地的时候会把地扫得更糟糕,这也是暂时的,熟能生巧,多加练习,等孩子的肢体灵活性提高后,动作越来越娴熟,妈妈就可以放心地把这项任务交给他了。

  担心孩子不安全,这也是人之常情,但也不能成为不让孩子学习的理由。在孩子学习之前,就要注意反复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正好进行安全教育了。比如煤气开关,如何开关,用完后及时关火不能干烧。

  也可以给孩子提供安全的工具,让孩子慢慢练习,比如4岁左右的孩子只能用安全剪刀,不会伤害自己,等他6岁左右再用真正的剪刀。

  

  《发展心理学》介绍说,孩子在2岁时,就开始寻求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成功时寻求赞许。所以,当孩子表现出个人能力时,我们要对他赞许,这样可以启动他的成就动机,让他变得喜欢为父母分担事物。

  耐心地教、诚心的赞许,孩子会感觉他有能力影响身边的人,会变得越来越自信,就会成为父母的小帮手。

上一篇: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名单揭晓
下一篇:小学数学必考题:和差公式的解析和运用,掌握技巧,轻松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