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智扶志,培育高原小康之花——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发挥优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9-11-27
手机版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锦涛

  初冬的高原气温骤降,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麻岗村的唐古特大黄种植基地,村民正热火朝天地采挖大黄,一束束根系粗大的大黄堆满了地头。

  “有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专家们的驻村帮扶,我们大家干劲很足,今年大黄丰收了,可得感谢他们的耐心指导和帮助呀!”基地负责人、麻岗村党支部书记才让扎西脸上洋溢着笑容。

  这是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发挥教育、科技等优势助推甘南藏族自治州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推进教育扶贫、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扶贫,引导农牧民坚定勤劳致富的信心,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坚持扶智、扶志相结合,倾心倾力在高原培育小康之花。

  送教到村技能培训 点亮脱贫致富明灯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朗朗的读书声从临潭县新城镇后池小学的“互联网+”支教项目直播教室传来,学生们与位于合作市的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老师实现“一屏之隔”的同步线上学习。

  后池小学地处临潭县比较偏远的山区,交通闭塞,基础设施条件差。今年以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在开展支教服务中,为对口帮扶的临潭县脱贫攻坚开出了新“药方”——“互联网+”支教项目。

  “我们采用了“3+3+3”线上线下混合编队方式,针对临潭县英语、美术和音乐3个科目教学力量较为薄弱的实际,安排3位专业老师在学院本部线上授课,同时还向每个帮扶学校选派3名实习的大学生负责线下辅导及作业批阅,以此来提高网上支教的教育质量,让农牧村学生能够聆听来自大学老师的线上授课,让他们享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负责项目对接的老师宗谨说。

  扶贫必扶智,必须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作为扎根甘南藏区的高校,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注重夯实基础教育推进精准帮扶。近年来,该校坚持推进“送科普进村校、送经典诵读进村校、送校园足球进村校”活动,安排专人深入临潭县冶力关学区下辖的4所村校,在1-5年级学生中开展了科普实践、经典诵读、送足球下乡,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此外,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还和合作市各中学签订帮扶协议,通过“援教顶岗”、藏汉双语师资培训、互联网教育资源共享等多种合作形式,有力助推甘南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技在手,全家脱贫。今年以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依托高校资源优势,根据甘南州农牧业生产和旅游发展实际需要,着力为甘南州培养农牧村实用人才,对来自全州七县一市的100名学员进行了专项培训。

  “我们的培训班开设了农作物种植技术和乡村旅游发展两个班次,主要目的是提升农牧村致富带头人和基层干部的能力。”负责培训班管理的一位老师介绍说,为了拓展视野,消化课堂传授的知识,学院还组织培训班学员前往兰州市榆中县李家庄田园综合体、临夏州永靖县三塬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等地实地观摩教学。

  “通过具有针对性地安排农牧民和基层干部的实用农技培训,力争让他们在培训学习中学有所益、学有所获,让‘扶贫扶智’不流于形式,能真正为农牧民带来实际效益。”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帮扶办主任鲍俊辉说。

  科技支撑校地合作 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如何让高校的人才资源、先进的研究技术和科研成果在贫困地区发挥优势,让产业扶贫从“助农”到“兴农”?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优势,最大程度地转化院所的科技成果,让脱贫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合作市那吾镇麻岗村是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精准帮扶村之一。为了帮助村里发展村级特色产业,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驻村帮扶队联系学院的专家到麻岗村实地考察,提供大黄种苗和相应技术培训,如今,麻岗村唐古特大黄种苗已全部栽种,相关合作企业还和农牧签订了购销合同,保证保底收购,将稳定带动该村村民增收。

  在卓尼县阿子滩乡下阿子滩村,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通过项目引进,扶持1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465亩唐古特大黄,同时支援建设唐古特大黄标准化育苗基地240亩、推广优质唐古特大黄标准化种植基地500亩,学院选派优秀专家对贫困户展开全程技术指导,以“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形式,根据作物生长实际,不定期下点、驻村解决唐古特大黄种植生产中出现的难题,切实保证作物高产、优质、高效。

  位于草原深处的合作市勒秀乡罗哇村,是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另一精准扶贫村。今年以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专家对当地土壤条件、水质要求、种植成本及销售市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蕨麻”在当地可以栽种,而且市场行情连年走高。“目前我们的前期论证已经结束,下一步我们还将帮助该村种植60亩蕨麻,为罗哇村群众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撑、人员培训等多方面的扶持。”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驻村帮扶干部说。

  在科技扶贫中,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还注重通过项目带动,主动和甘南州各县市的主动对接,开展校地合作,共同激发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临潭县俊平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带动了术布乡普藏什村3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通过项目解决合作社黑驴和牦牛养殖生产实践中出现的舍基础设施和饲料仓库等实际问题,并指派畜牧专家驻村入户对合作社的黑驴和牦牛开展养殖技术指导。“合作社过两天就要开分红大会了,贫困户将得到真实惠!”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负责“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的马彦男博士欣慰地说。

  “我们在做好教育、科技扶贫的基础上,还在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讲,提高贫困群众的政策知晓面。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扶智扶志相结合的措施,真正把高校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甘南藏区和全国一道进入小康社会。”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党委负责人表示。

  

  临潭县偏远山区的学生们正在通过“互联网+”项目同步线上学习。

  

  在合作市麻岗村的唐古特大黄种植基地,村民正在忙碌地采挖大黄。

上一篇:【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广泛调研,扎实整改——药学院持
下一篇:2019年教育政策风向如何?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