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质量教育 技能人才的春天来了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7-03-15
手机版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配钥匙的老师傅。我们平时配一把钥匙差不多需要5分钟,但那位老师傅光用游标卡尺就量了5分钟,又花10分钟配钥匙。然后,他又放下来仔细地量,再修改。当时顾客说,‘师傅,配快一点没关系,只要能把门打开就可以了’,但老师傅说,‘马虎不得,马虎不得’。最后,足足花了30分钟,钥匙才配好。这就是一位手艺人的‘工匠精神’和质量意识。”

“从我们学校毕业的师兄盛一原,现在是首届十大永康匠人之一,他跟我们说起了自己的学艺过程。为了学手艺,他找了很多师傅,最后在云南找到了一位锡雕好师傅,但是师傅不愿意收他为徒。他一次次上门,一直去了十几次,师傅才同意。这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

近日,永康质量学校、职技校第二届质量文化周刚刚结束,永康职技校的学生,纷纷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2016年12月19日下午,由永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主办、永康职业技术学校承办的永康质量学校、职技校第二届质量文化周启动。质量文化周以“传承工匠精神 点亮质量教育”为主题,在一周时间里,开展了质量教育优质课、“工匠精神”讲座、质量知识竞赛、“工匠精神”主题班会等一系列精彩活动。

本版文字 余美娜

本版摄影 王家琦

技能人才的春天来了

“可以说,从现在创建质量强市、重视‘工匠精神’的大环境来看,我们技能人才的春天来了。”在质量周启动仪式上,永康职技校校长王钟宝这样一段开场白,让台下的学生为之一振。

春天来了,这并非一句口号,而是政策春风已经实实在在地扑面而来。特别是今年,新老匠人都感同身受。

“这些年,我跟着父亲一起寻访散落在各处的老铜匠,想把铜艺传承下去。我自己也学了铜艺,用时下最流行的话说,就是‘匠二代’。现在看来,这条路是走对了,匠人精神不能丢。”神雕铜业负责人程育全的儿子程颐,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将机器与手工有机结合,并将更多新元素注入铜艺中,让铜艺进军更多领域。如今,这样的“匠二代”越来越多。正是有了政策的扶持,才让更多匠人找到了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永康是制造大市,要提升产业、增强竞争力,必须加强“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弘扬。2016年初,在永康市“两会”和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大会上,与会的各级领导、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不乏“工匠精神”。永康市委市政府也应时开展了“重塑工匠精神、再创永康辉煌”主题实践活动,部署开展了学习讨论、有奖征文、标识征集、评选“永康匠人”“匠型企业”和“匠人新秀”、建立“工匠创作室”、筹建永康五金博物馆等十大行动,同时聘请胡双钱担任永康质量形象大使,举办一系列大型质量教育论坛和“工匠精神”座谈会,多形式弘扬工匠文化,并成功被授予全国首个“中国五金工匠之乡”称号。

来自全国、地方的利好政策不断。近日,刚刚出台的《技工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技工院校预备技师将按照本科学历落实待遇;2016年,永康成立技师协会,凡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后,在永康市内企业工作1年以上,所从事的为紧缺工种,在企业生产一线对口岗位工作的技师和高级技师,均可向永康市技师协会报名,并领取技师每年600元、高级技师每年1200元的政府津贴。

而在2016年“匠人新秀”评比活动中,现代工艺比武前3名的选手,获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享受技师津贴。第4~10名选手,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以最佳的学习姿态迎接春天

春天来了,你准备好了吗?其实,永康时刻在准备着。

永康市在2014年1月26日成功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自此,永康市委市政府坚持用质量统领全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始终将质量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独创“九城同创、五方联动”的“大创建”模式,在全国五金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等示范创建中突出质量元素;强化创建工作与“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四换三名”、“两化融合”、“五水共治”等工作联动。

2016年9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命名永康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并授牌。永康成为全国首个成功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县级市。

近日,刚刚出台的《技工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技工教育需贯穿“工匠精神”。永康的做法与之不谋而合。

在两年多的创建过程中,永康质量学校是全国质量强市创建工作中的一个创新示范点。其办学经验曾多次在国家级会议上进行交流,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

永康质量学校由永康市委副书记、市长担任校长,分管副市长担任执行校长,农办、人力社保、教育等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副校长,设部室17个,是全国首个县域专业质量人才培养平台。各个教学点的课程紧紧围绕质量这个主题,在原有的培训基础上,有效穿插质量意识和质量知识宣传贯彻,提升教学对象的质量素养。

据质量学校工作人员张兴华介绍,两年多来,质量学校逐步形成了一套可看、可学、可操作的质量教育体系,具有全民参学、公共办学、系统开课、创新施教四大特点。探索出了一条实施县域全民质量教育、以质量强“人”带动质量强市建设的道路。

2014年,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被纳入永康质量全民质量教育大框架中,是质量学校17个教学点之一,设立了“产业工人实训部”“农村劳动力实训部”以及“中小学质量教学研究点”。承担起培养在校学生、产业工人和农村劳动力质量技术和质量意识的重担。通过开发质量教材、开展技能比武和文化质量周等活动,形成“追求质量”“崇尚工匠”的共识,做到职业教育和质量教育有机结合。

同一堂课,一半学生在课堂听课,另一半去实训室实践。这么有个性的课,也许很多人根本想不到。但是,永康职技校的质量课,就运用了如此创新的方式。

记者了解到,为了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让质量理念深入学生内心,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把质量课编入了常规课程。记者现场聆听了一堂《质量与质量管理》课程,老师生动地举了永康某企业的例子,将学生带入到企业管理中去,加强学生质量理念。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一堂课上,一半学生听课,另一半学生去实训室实践,引导学生全方位关注质量、认识质量。而在隔壁教室内,几位质量老师通过多媒体全程实时观看了课程展示,并不时进行交流、探讨。

永康职技校副校长夏其明介绍,质量课程已成为学校的一门常规课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目前开设的质量选修课有《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品牌管理》《质量、环境和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

此外,学校现有实习实训车间47个,全面实行“7S”管理,让学生在校内就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实训车间还张贴了不少有关“质量”的标语,如“创建质量强市 建设‘两美’永康”“永康·质量让生活更美好”“兴质量之城 筑卓越永康”“发展兴永康 质量铸辉煌”“五金铸名城 质量赢未来”等,营造了良好的质量教育氛围。

2016年,永康职技校还重编“一训三风”,诠释“工匠精神”。“我们学校原先的校训是敬业、勤奋、务实、创新,现在的校训则是高能手,大匠心。”永康职技校校长王钟宝说,教育的功能在于塑造人、培养人。多年来,职技校为永康工业发展输送了不少实用型高技能人才。重塑“工匠精神”,教育要先行。精神力量的传递,必然离不开教育层面的普及和引导。这既是对当下永康市委市政府乃至国家重塑“工匠精神”的响应,也符合“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理念。

质量教育撬动教育质量 匠型师生辈出

质量教育和“工匠精神”贯穿于教育中,究竟带来了什么?职技校园师生如数家珍。“现在去学校巡查,发现学生的学风好多了,学习效果明显改观。学生参加技能鉴定考核合格率也不断提升,以前的合格率大约为62%,现在已经提高到93%。”职技校老师应广洪说。

“我从职技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学校的变化真的太大了。”教务处副主任马林刚告诉记者,这几年来,职技校已连续举办了五届“技能大比武”活动,主题性的技能交流活动周层出不穷。学校还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项目,与当地多家企业对接,安排专业教师进车间、进企业挂职学习最新技术;学生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训。将教师“送出去”的同时,学校还积极引进师资,邀请永康民间知名工匠进课堂授课,让学生近距离领略传统工艺的精妙。目前,学校与本地企业开办有“超人电机班”“众泰技工班”“王力模具班”“三锋机电班”等校企合作班。

除了增强质量意识,职技校的设备也不断向着高精尖进军。“我们新添置的高精密测量仪器的精度,可以从原来的0.01毫米提高到0.001毫米。”马林刚说。正基于如此,职技校师生无论在全国职业院校的比赛中,还是“匠人新秀”比武中,或者校企合作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中,都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近3年来,学校师生在各项比赛中共获得13项国家级一等奖、11项国家级二等奖、10项国家级三等奖,29项获得浙江省一等奖。其中,普通车床取得了金华市中职国家金牌零突破,数控车床加工取得了浙江省中职国家金牌零突破。

2016年,永康市举办“匠人新秀”比武。现代工艺比武的6个工种里,职技校师生包揽了5大工种的冠军。

职技校从模具开发、生产到试模一条龙服务,在企业中颇有名气。仅试模这一项,不少企业都无法做到。“我们的学生,现在不仅仅会操作机器,会做模具,还做有用、有生产力的模具。2016年,我们为一家企业开发了十几套模具,精度比较高。”马林刚说。

我们欣喜地看到,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人人追求质量的氛围已经形成,一大批“高能手,大匠心”的新时代工匠也新鲜出炉。

上一篇:90后在校大学生创作电影 网络播放量超2000万次
下一篇:初中部召开期末考务会——节时高效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