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 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样本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7-03-15
手机版

3年耕耘,终有所获。在今年两会上,不论是各部委答记者问,还是京津冀三地代表团团组会议,都对3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展进行了披露和讨论。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这一战略既承载着1亿多人口的梦想与希望,又有很多老大难问题待解。“大城市病”如何缓解?生态环保如何协同推进?亟待趟出一条区域协调集约式发展的新路子。

从今年两会声音中,可一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蓝图脉络,对于未来战略规划如何实施,代表委员们更是积极建言献策。

产业协同架构逐渐清晰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城市病’。”日前,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北京空气、水资源、交通等“大城市病”的后面,承载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因此要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疏解。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既是为了北京经济提质增效,缓解过于臃肿的产业结构,也有利于在产业转移中实现京津冀三地的衔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

以往,北京大红门、动物园等批发市场周边一度拥挤而嘈杂,也堵塞了周边的交通。3年来,随着这类批发市场的有序迁出,北京的交通和城市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周边居民普遍感受到了空间结构的优化。

而部分先进的产能则迁移到津冀地区。以沧州为例,目前与京津合作项目达1050个,总投资额达3355亿元,中核集团、中国一重、北京现代等项目逐渐落地。

“去年,天津与北京签署了建设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未来科技城等一批承接平台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市长王东峰近日表示。

在产业协同方面,京津冀三地已合力打造了一批合作示范区和协同创新平台。“目前,天津已规划建设了武清、宝坻、北辰、东丽和滨海新区5个协同创新社区,已引进来自北京的科技型企业1000多家。”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朝兴表示。

在河北地区,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廊坊京冀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示范区等园区也正在建设中。

一个崭新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已现规模。产业协同将北京的科技研发、天津的装备制造、海运优势以及河北的低成本资源要素等优势相互嫁接,带动着这片创新热土整体生产力的提升,在产业发展上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链式发展机制。

联合协同创新,带动经济相对落后的河北找到了新的发展动力,引来了京津资金,河北进入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快车道,京津冀区域性产业整体实力得以提升。

“硬件”与“软件”齐头并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以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为网格骨架的交通网初步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不断提速,正拉近三地居民工作和生活的距离。

“在疏导交通方面,我们按照规划,正在抓紧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基本上在今年或者明年可以打通。”何立峰表示,京津冀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规划已经基本完成,目前正在抓紧建设中。

在交通协同方面,计划新建24条城际铁路的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已获得批复,而建成通车的铁路线已有京津城际延长线、津保铁路、张唐铁路等。随着京津城际铁路即将开通月票,京津冀在几年后将实现1小时交通圈和半小时通勤圈。加之河北承德、北戴河等地机场的建设运营,北京与周边正搭建起一个世界级的机场群和港口群。

除去重视交通等“硬件”设施建设外,两会代表委员还对公共服务、医疗、人才、教学等“软件”共享协同提出建议。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破除行政藩篱,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模式,使得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走得更远。

“破解政策协同、社会管理协同、服务协同、政务协同等‘软件’方面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政府党组成员刘玉顺说。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三地医疗机构以及重点医疗项目的合作,正让河北的居民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能感知”、“有温度”,这也让多年来连续提出这方面建议的代表委员们深感欣慰。

生态环保协同治理日益重视

“2016年,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18%。”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日前在答记者问时表示。

让蓝天永驻,是每个人的心愿。今年两会期间,北京清澈的蓝天让人难忘。这得益于京津冀三地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污染物清理、高架源监控等方面的多措并举。

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多位代表委员再度提出了真知灼见。

“京津冀地区防治大气污染不但要控制污染物排放,还要提高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吸附、化解能力。”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张凤宝建议。

农工党中央提交的提案建议,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应科学制定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策略,建立区域性大气环境管理机构,强化区域和部门协调,厘清各地相互影响,切实落实责任,有效应对区域性重污染天气。

三地水资源协同保护同样受到高度关注。全国政协委员沈瑾建议从4个方面尽快建立京津冀水源涵养协同机制,包括水源涵养协同管理、确定生态红线区、建立长效生态补偿机制等。今年两会上,驻津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提出在河长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跨界河流省级河长联席会议制度,推进三地涉水问题的统筹协调。

上一篇:日本大学以漫画作为介护教材 中国留学生谈感受
下一篇:大学生志愿者骑行赏春 倡导绿色出行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