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举行首个校园主题日活动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7-03-16
手机版

师生们走出教室、实验室、办公室,打破学科壁垒,打开思维脑洞,感受大学问的潜修与交融。昨天,华东师范大学全校师生“停课”一天,共迎首个校园主题日,这种历时一整天、“全校总动员”的活动形式在国内高校中也是首次。

首个校园主题日以“科创”为核心概念,聚焦电脑与人脑智能高度融合的“奇点时代”,多名校内外青年学者和“创客”代表,以TED演讲的形式分享智慧,碰撞思维。活动结束,2014级经管书院本科生黎锦璇收获满满:“今天我们走出传统课堂,走进一个更高规格的学术殿堂,在这里聆听知名学者,感受尖端科技,思考世界与未来。”

未来人类会不会失业?

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蒲戈光教授,引领在场师生把目光投向了“认知计算革命”。他说,自人类诞生至今,经历了认知、农业、科学、智能四场革命。目前我们所处的“智能革命时代”,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对人类来说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人工智能发展迅猛的当下,AlphaGo、全息投影等强势“闯入”生活日常,“人类必须意识到,机器能做的事,超乎想象。”在蒲戈光看来,目前很多职业,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如律师、翻译、程序员、记者、银行交易员等,“旧行业的消亡、新行业的涌现,绝对是可以预见的未来。”

这是不是意味着,人类只能将世界拱手相让,甘拜下风了呢?也不尽然。蒲戈光提到,认知是一个自动化的感知、学习、思考与决策的系统,人脑认知较计算机认知而言,有两个优势,也就是情感和学习。蒲戈光相信,“人类意识只能在有机体中产生”,诸如想象力、创造力等与情感认知相关的能力,机器无法超越人类。而且,尽管机器也有学习能力,但和人类的学习能力相比,则相对简单和机械。基于这些优势,未来很多人可以从事设计、人文、美学、学术、信息等工作。而且,在人类的智慧研究下,“反智能技术”将会出现一个新的增长。

知识与世界关联甚小?

近年来,在全球兴起的教育新理念“STEM”已经“火”到了中国,那么你听过“STEAM”吗?华东师大计算机理论研究所青年教师张逸中在演讲中介绍,“STEAM”的各个字母分别对应科学、技术、工程、人文、数学五大学科,但这个词的涵义并非上述学科的简单组合,而应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

张逸中列出了一组数据:华东师大2016届毕业生共有6972人,来自79个专业、209个硕士点、144个博士点,但很多人感觉,自己学的知识似乎与真实世界的关联很小,甚至有些割裂,也因此而心生困惑:我们所学的专业和知识到底有什么用?何时才能有用?张逸中认为,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学习时就习惯于割裂地看待各门学科,从而“缺乏运用、转化、迁移知识的能力”。

张逸中强调,“STEAM”教育的重点,不是要鼓励人们获取尽可能多的学科知识,而是要“掌握各类学科素养,并内化为自身的创新能力”。面对强大的人工智能和未知的未来世界,人们有所恐惧是正常的,为了避免淘汰,我们必须掌握运用、转化、迁移知识的能力,明确自己的价值,这才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

是爱让我们活得像个“人”

根据不少学者的观点,过去七万年被称为“人类纪”,眼下,技术革新正迫使人类逐渐进入一个全新的“后人类纪”。届时,我们的生活会如何?

华东师大政治学系、上海纽约大学双聘教授吴冠军认为,在古希腊语中,“生命”一词对应的两个涵义分别是“自然生命”和“生活在共同体中的能力(政治生命)”。这正契合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是政治的动物。”所以,最原初的政治问题就是探讨如何使一群人生活在一起。

吴冠军说,根据英国哲学家伯林的“价值多元主义”,价值不合的人,没法形成一个共同体。而在现今世界的各个角落,“文明的冲突”也并不鲜见。“至今为止,我们作为同一种‘人’,尚且有诸多不能共同生活的情况,如果以后我们变成了不同的‘人’呢?”吴冠军的担忧,在“奇点时代”极可能发生。

有预测认为,按照生物医学的发展速度,2050年以后,人类的最高寿命可能达到200岁,“长生不老”指日可待。但吴冠军觉得,“王侯将相,终归尘土”,有能力享受技术“续命”的人和没有这种能力的人,可能因生命的不平等而成为两种“人”。

除了关注“后人类纪”的政治,“后人类纪”的爱,也引起了吴冠军的思考。他说,《人类简史》把人形容为“生化算法”的产物,其中最理性、最科学的人被称为“理性经纪人”。但在这套算法中,有一个“bug(漏洞)”就是“爱”,而恰恰是爱,使人类成为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存在。“不论处于什么时代,人类要始终活得像个‘人’。”吴冠军说,“是爱让我们活得像个‘人’。”

上一篇:香港大学代表团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下一篇:重庆大学教师参加第六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