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慕尼黑大学Paul Knochel教授、陈宜鸿博士来武汉工程大学访问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7-03-16
手机版

Knochel教授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1)手性锂、铜试剂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通过一系列卤-锂交换、继而进行锂-铜转金属化,可以实现对中间体的高效不对称控制。该策略也可以应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分子(-)-lardolure的全合成;2)新型Knochel有机锌、镁试剂对底物进行金属化,这些金属化的底物可以和各类亲电试剂发生偶联反应,这些底物对各类官能团的耐受性良好,偶联反应的产率高。

陈博士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固体有机锌试剂的合成以及应用:通过添加特戊酸镁,可以高效的合成固体有机锌试剂,该固体有机锌试剂可以方便的储存、运输和称量,其活性比溶液状态的有机锌试剂更为优良。陈博士同时也向在场的师生简要的介绍了新型Knochel金属试剂在有机合成领域的独特贡献。

近年来,Knochel教授小组发展了新型的以无机盐氯化锂为添加剂的有机金属试剂(统称Knochel金属试剂),该类型的金属试剂更加稳定,活性更好。该小组发展的相当部分的金属试剂已被商业化。该小组的特色课题是新型有机镁、锌、铜、铝试剂,其他的一些过度金属试剂如有机锆、锰、铟、铁等等都在该小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机铟试剂甚至可以实现水相反应。

两位专家的学术报告透彻深刻,让到会师生接触到了当前有机合成化学的前沿。学术报告结束后,他们热情的回答了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武昌校区近90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也吸引了来自苏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药明康德(上海)、九洲药业(杭州)等高校和生物医药企业的近20名青年学者参与。

下午2:30,学校为Paul Knochel教授举行了“武汉工程大学客座教授”受聘仪式,仪式由组织人事部副部长郑玲莉主持,王存文校长为Knochel教授颁发了聘书。

王校长向来宾简要的介绍了武汉工程大学的办学情况,并希望Knochel教授的本次来访能进一步促进我校和国际顶级大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并为我校的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和帮助。Knochel教授表示愿意为我校的教育科研国际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并希望能和学校开展长久的合作。陆培祥副校长在会谈中介绍了我校的科研概况,并指出,我校在东湖高新区的新一轮建设中将会有所作为,我校的化学、化工等专业可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期待双方的深入交流和合作。国际学院党委书记张春义,化环学院党委书记刘汉红、副书记苏纯华、副院长王营茹、以及组织人事部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谈。

Paul Knochel教授的此次来访,加强了武汉工程大学与国外知名大学间的学术交流,对提升我校声誉、扩大我校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礼雅小学校长蒙兰凤两会期间发声:“校服生产企业要有担当,不能把校服只当成一门生意来做,要把提升校服品质、保卫孩子身心健康作为企业的使命”。严把校服质量关,推进校服新政落地,已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

新政一年半 多地落实

2016年10月,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对21类产品开展了质量监督抽查,本次抽查的学生校服等12类产品,共涉及431家企业生产的445批次产品,其中有41家企业生产的43批次产品不合格。校服抽检 近两成不合格。

校服是学生校园成长的重要组成,本应是青春活力的象征。遗憾的是,近年来,校服成“校腐”。校服采购的巨大利益如奶酪般吸引着校园的硕鼠。劣质校服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刺激着家长和全社会的底线。

2015年6月30日,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校服新政”)。“校服新政”针对校服管理的关键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形成有效管理服务体系。

如今,校服新政已推行一年半,校服质检全面铺开,各地执行情况不一。全国不少省份加大了校服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多个省市已陆续推出了立足本地的系列举措。江苏、广东等省份陆续公布2015年校服相关专项监督抽查的检查结果,4月底,北京质监部门专门发文部署2016年度学生服装产品专项检查和监督检查工作。上海、山东、安徽、黑龙江等地陆续启动“质量月”活动,让当地民众切实感受到校服新政的平稳落地。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校服)

在记者调查的各省份中,上海市始终高度重视校服的监督管理。31888新标准实施后,上海市更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响应新政,加强对校服行业的监管。

2016年5月20日,上海市质监局会同市教委召集市质检院、市服装鞋帽行业协会以及部分校服企业就加强校服质量监督工作召开了专题协调会,主动搭建多方沟通平台,听取各方意见。针对校服生产成本的增长,上海市教委明确校服采购实施家委会协商制度,听取家委会意见明确校服的收费标准后报告区县主管部门,校服价格不再设定上限。为减轻校服企业的负担,上海市质检院进一步优化校服报验推荐流程,即校服生产企业先报验易产生不符合的检测项目,如耐湿摩擦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起球,通过测试后再报验其他项目,从而减少因产品不合格所产生的检测费。

新政在部分省市 遭遇奶酪陷阱

校服新政不少地区正积极响应落实,加大对校服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及监管力度,但也有部分地区,依旧持着浓厚的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在辽宁、吉林、海南、陕西、湖南等地,大部分学校在选定新校服方面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据海南省教育厅后勤资助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海南各地的教育局应对“新校服”的问题还是摸索和筹划阶段。由于海南省缺少相关的校服设计公司以及厂家等问题,各地各学校在制定新校服的时候也是困难重重。在辽宁,校服新政迟迟不能落实,一些校领导解释“家长们的意见很难得到统一,家长怕校服太好看,容易引起学生早恋”。 对但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2014年辽宁省抚顺市被曝光顺城区教育局所属学校卖给学校学生的校服做工粗糙、洗涤后退色,涉及学生万余人,中标厂家灯塔市红日服装厂被勒令整改。然而,在今年辽宁省质量监督管理局公布的不合格厂家名录中,记者再次发现了该厂家的身影。

“学校怕家长投诉乱收费,只能压低成本。小企业有时还要给采供方回扣,赚不到几个钱。”一位服装生产企业负责人说。“竞标时我们拿服装过去,把服装的原料、设计出来以后,由学校来选要哪家的服装。”厂家负责人坦言,生意总免不了有一些人情往来。一家校服生产厂家不仅对口多个学校,还可以从幼儿园到高中“通吃”。

从这段采访,我们不难了解,在部分地区新政推行迟迟受阻的原因,正是由于“人情往来”的奶酪陷阱。

家长说:这个黑锅我们不背

近日,记者在朋友圈、QQ群和家长论坛里收集了一些家长对于目前中小学生校服的看法,吐槽集中在校服的材质、款式和做工三大方面:化纤面料被吐槽,穿着特别不舒服;毫无美感,尺寸肥大,挺精神的孩子穿上校服邋邋遢遢的;孩子的裆下、腋下等部位时常在运动中被扯破了,该宽松的地方不宽松,穿“开裆”裤多不雅……

总结来看,现在的家长希望孩子穿上高质量的放心的校服。希望孩子过上开心、美美的校园生活。希望孩子的穿着也符合时代发展。传统校服不能正确展现男女成长中性别特点的衣服,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健康的性别意识,也不利于性别自信的建立,越是遮遮掩掩,越是不能坦然面对,并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家长并不是校服新政推行的阻挠者,相反家长是最希望其落地执行的群体。作为出资人,他们最希望校服的采买能够做到公平、公开,公众参与。

学生说:传统校服其实并不舒服

走访校园,记者发现很多学生把校服裤子放在学校的课桌里,出操前拿出来套在自己的牛仔裤外面穿,躲过检查后再换回来。

“裤子太长了,衣服都盖屁股了”语气中就能听出学生的抵触情绪。“我的校服棉衣买的时间不长破洞却不少,其它校服面料还有起球的,穿起来也很不舒服.其它同学的校服也很难保持清洁。并不是同学们不讲究卫生,只是校服的料子非常怪异,得用刷子刷”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有的学生会在自己的校服上涂鸦,就为了和别人不一样。高三的张扬说:“班里不少同学都会在自己的校服上画画、写字。反正也要毕业了,管得不是那么严,就想让校服看着顺眼点”

专家说:校服丧失了“主职”功能

深耕教育学多年的大学刘教授表示,校服是成长教育的重要元素,漂亮舒适的校服能给孩子足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克服自卑心理,培养正确审美观。校服对学生学习,生活,构建初步社会观都起了巨大的潜在作用。

传统校服有着“经济实用、均贫富、防早恋”的特色,学校过多强调服装之外的功能,让校服丧失了“主职”功能。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储朝晖表示,校服文化代表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更体现新生代的活力,归根到底,校服即衣着,衣着是内在精神的外在表现,是要体现学生的内心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思想在进步,落后的衣着也应逐步被淘汰。

“校服不能只是体现某个机构或者某个人的观点”,储朝晖指出,“在改革过程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们投票或者搞设计方面的活动,在收集学生意见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外界生活的认识。”

记者也认为,我们国家有着丰富的传统服饰资源,中山装、旗袍、汉服……这些都可以作为校服设计的灵感。让学生对祖国更有认同感,归属感,有何不可?

剔除“壁垒” 校服采购市场化

校服市场化已成大势所趋。目前,中国校服市场的空间可能在750亿元左右。占据国内校服市场绝对首位的伊顿纪德,2016年的销售额甚至超过排名2-19位企业的总和。许多转型困难的校服企业,已开始主动向有实力的校服品牌靠拢,校服行业正在经历“大洗牌”。 在市场发力的情况下,更要果断剔除各类“壁垒”,推进校服款式、质量的全面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蒙兰凤、朱立秋曾在人大会上建议,要让校服产业更加公开透明,既不一味“限价”、也不放任“天价”,首先要铲除地方利益体系,其次要进一步释放家委会的监管力量。由政府及学校对家长委员会进行指导,帮助其建立更加民主、公开、透明的校服选择和评议制度。家长委员会主导的校服采购模式,让作为购买和使用校服的主体学生与家长,参与到校服的采购招标之中,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对校服的面料、款式和价格提出意见。

不能将校服安全监管的最后一道防线寄托在产品抽检上,而是应该将“防火墙”前移。唯有打破地方保护壁垒,让校服市场化,采买公开化,流程透明化才能打断“奶酪”利益链。让校服真正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我们每个人关于青春记忆中的一抹亮色。

校服这块“奶酪”从根本来说是学生的!学校、企业、甚至监管部门也动不得。也只有如此,校服新政才能真正落地生根,硕果累累。

尚七网运营中心版本所有-EDU777.COM Power by DedeCms 津ICP备10005842号-7 ?技术支持:大艺互联

电脑版 | 移动版

上一篇:中共玉溪市委组织部市管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下一篇:德州学院2013级美术学院油画展开展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