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谈海外研究生申请攻略:MA or Mphil, 美国 or 香港?
和早年以理工科为主的留学生群体不同,近年来中国的留学生申请文科研究院的越来越多,这篇文章就来谈谈文科生在香港和美国读研究院的区别。
从硕士教育来说,香港承袭英国的制度,硕士分MA(Master of Arts)和Mphil(Master of Philosophy)两种,学制都是两年。简单来说,MA只需要修够一定的学分或者课程即可毕业,通常没有奖学金,Mphil通常有奖学金,还会有硕士论文的要求。从教育理念来说,MA则是一个对专业背景要求比较弱,容易就读的硕士项目,适合于人群有:1)对该专业有强烈的兴趣爱好,希望通过专业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的;2)有意愿进一步读该专业的研究院,但是相关专业本科背景较弱,想通过该专业的学习来达到Mphil或者博士的入学要求的;3)为了自己的职业进阶。
在笔者经历的香港的文科院系,对MA硕士课程还是很负责很有要求的,虽然有些系会雇佣在读博士生或者外聘的没有博士学位的讲师来进行教学,每堂课的人数也很多,但是大部分的文科系仍然一视同仁要求系里的教授授课。MA相对比较容易申请,基本上只要符合最基本的入学要求即可,如果只是为了文凭或者只是为了在香港学习的经历,则可以选这些院系学习。Mphil则会对申请学生有一个相对严格的筛选过程,Mphil的课程也由教授们亲自授课。
一般两年的时间修满8门课。也可以兼职读,可以选择3-4年修完。笔者第一次任教香港时,负责一门本科生和一门MA的课程。刚进MA的教室,心里咯噔一下,怎么下面坐的人怎么好多都比我老啊(后来听说大家看到我走进来心里也咯噔一下,原因不言自明)。后来发现,那年的入学的很多学生都是由于兴趣爱好来上MA的课程,好几个都已经退休啦 。我本以为这些学生不会认真读书,可是发现正是由于他们是因为自己的兴趣驱使,学习异常认真,其中有一个成绩优异,后来还读了本专业的博士。一些为了文凭来读MA也可以很拼的。
读MA也可以很拼的
在这里我不得不佩服香港的在职硕士们,他们的数量庞大,都是在工作之余来进修的。这些学生上课非常认真,充满了求知欲和拼搏精神,同时也说明了香港的生活压力大,职场的人时时刻刻需要充电,职业生涯才能长久。MA毕业以后选择很多,有的直接工作,有的申请研究性的Mphil,为将来申请博士做准备,还有很少数的直接申请到海外、尤其是美国的博士。很多美国的大学分不清楚MA和Mphil的差别(原因是后面要提到的,美国的文科硕士只有一个名称就是MA),所以香港的MA是可以直接申请美国的博士的,而英国的博士则一般要求有MPhil才能申请。
Mphil是一个以研究为目的,为博士的学习做准备的硕士项目。香港的Mphil通常提供两年的奖学金,但是由于要求较高,也不乏需要延期的学生。甚至有一个香港的Mphil硕士项目,需要五六年来完成是出了名的。但是由于奖学金只有两年,后面的几年怎么在香港这样高消费的地方生活,是大家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Mphil毕业以后很多学生会考虑申请博士,这时候选择就很多,留在香港,去英美澳或者欧洲都是可能性。还有少数的会留在大学里面做研究助理,或者直接出去工作。
美国的文科硕士,则如上所述只有一类,大部分被称为MA(也有其他名称,如公共卫生的硕士称为MPH,Master of Public Health,公共政策硕士称为MPP, Masterof Public Policy)。和英国的一年MA硕士项目比,美国的MA一般需要两年的时间用来修课或者完成论文。例如笔者一个朋友在美国中部某大学修的MA课程,有两个选择:修满8门课的学分;或者修4门课加一篇硕士论文。很多文科的硕士项目是比较实用型的,例如社会学系的MA项目可能叫“应用社会学”。还有,美国的博士学位课程一般可以在修满一定学分以后顺便拿一个硕士文凭,这就是下面要提到的美国博士项目的特点。
美国的博士项目一般可以直接从本科申请,这是美国和沿袭英制的香港的最大差别。在英国和香港,一般都需要有了Mphil学位才可以直接申请,然而在美国,虽然有了硕士学位以后申请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大部分院系都是欢迎本科毕业生直接申请的。这和美国的博士学制和经费来源有关系,大部分文科(包括人文和社科)的博士在美国需要6-9年才能完成,还有很多人耗时十年以上,而理工科只需要5-6年的时间。一般来说,文科的博士生第一二年是用来上课的,同时还要进行一定量的教学工作来获得奖学金。而在英国,基本上博士的时候课程量是非常少的,因为默认课程都在Mphil的时间修的差不多了,所以学制明显缩短,一般只需要3-4年的时间。
美国的博士生修完课程以后,需要进行一个博士资格考试,这需要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来准备。在此过程中要确定论文评审委员会的成员,一般会和每个成员做一个“Directed Study”,也就是一对一的阅读课,每个阅读课都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书单,作为讨论的基础,也是资格考试的“出题范围”。这其实是美国博士训练的基石,这时期读的书是一方面和将要做的博士论文有关系,另外一方面是作为一个该专业的博士毕业时必须要有的知识储备。博士资格考试通过以后(有时并非一次就可以通过的),一般会进行“开题”(proposaldefense),然后就可以进入博士论文的研究和撰写阶段了。
无论人文和社科一般都会鼓励大家申请各种校级或者国家级的研究经费来支持剩下来的研究工作。这个过程也是非常煎熬和冗长的。申请到研究经费以后,人文和社科的研究还有一些差别,虽然都讲究实证,人文的实证是从文献或者媒体里面找的,主要的研究地点是图书馆、档案室这些地方,而社科类的博士的实证是和社会结合在一起的,根据量化或者质化的研究方法,来决定是做大型的问卷调查还是访谈或者田野调查。社科类的研究因为涉及到的研究对象是人(human subjects),通常还需要通过一个被称为IRB(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的要求,里面要求呈现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整个研究过程设计,来确保该研究符合职业道德,不会以任何一种方式伤害到被研究者的利益。
美国目前IRB的审阅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也不乏经费已经到位,然而由于在等待IRB而不能马上进行研究工作的例子。因此,需要非常合理的计划时间。等一切研究过程结束即可进入博士论文的写作阶段,通常这个阶段需要花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如果能申请到专门支持博士论文写作的奖学金,这段时间会相对缩短,如果没有申请到,还需要进行额外的教学工作来补贴生活费用的话,会使得写作时间相对拉长。虽然教学工作看起来很浪费时间,很多博士生还是愿意进行一定量的教学工作,因为博士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常常需要有教学经验,因此,无论是进行过独立的教学还是只是做助教,都会给履历增色不少。
一方面,入学要求和英国一样,需要有一个Mphil的学位才能申请;另外一方面,学制常常比英国的长,然而奖学金却根据英国的惯例一般给四年。虽然很多学生由于香港的博士申请不需要GRE而选择香港,然而到了香港会发现香港的博士也不是那么容易拿的。越来越多的教授是从北美大学毕业,他们不由自主地会用北美大学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的博士生。首先阅读一般都用英文进行,虽然在香港的某些大学博士论文可以用中文写成;其次,很多香港的博士生也有一定的课程要求和做助教的要求;再次,香港作为一个“发达地区”,很难申请到博士研究和论文写作阶段的资助,笔者认识的香港博士生中不乏用自己勒紧裤带省下来的奖学金进行博士阶段的研究的例子。
说了这么多,在研究的要求方面,香港和美国对学生的要求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博士生的“延期毕业”现象哪里都有,不合格是不让出校门的,很痛苦但是精华就这么练成的。
综上所述,美国和香港的文科生在研究院阶段的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有意读研的同学要慎重选择。
博公:大学教授,致力于文化和社会研究。曾在香港、新加坡、美国多所大学学习、研究和执教。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
- 全国211大学排名榜单公布,划分2个行政级别!
- 小学语文阅读专项十五——说明文阅读的简单方法
- 线上学校为“数字化教师”赋能
- 广钢3所“大公办”幼儿园集中开园
-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巢湖实验中学今秋正式招新生
- 反驳俞敏洪,中小学教师绝对有资格,也绝对能胜任教学岗位
- 高考275人上清华北大,衡水中学却被质疑,看到这张图大家沉默了
- 大学生入党和不入党有什么差别?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 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学生考了60分,全班第3名,妈妈听后却哭了
- “鬼才”历史老师:重大“标志性”事件绘成表,初中3年不再愁
- 如果学霸当中小学老师,会不会提升档次?网友:学霸不适合当老师
- 中学校服收2300元:家委会别没“存在感”
- 三年级语文修改病句练习题汇总,很全面(可打印),期中考试要考
- 江苏最憋屈的大学,曾是全国重点大学,如今却连211都没混上!
- 高中数学:函数和导数题型你会做吗?
-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幼儿园开学时间终于敲定了,家长态度不一,对此,你怎么看待?
- 重要提醒:国务院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是否影响你?
- 重磅!四川公办民办高中取消自主招生考试,录取以中考成绩为依据!
- 西湖大学28位创始捐赠人中9位河南老乡 施一公:我很感谢他们
- 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 揭秘全美顶尖公立高中新泽西High Tech High
- 幼儿园小女生每天闯关1小时,妈妈解脱了,她却驶上“快车道”!
- 初中生“早恋”时,多半会偷偷做“3件事”,尤其第1件太真实!
- 网传贵阳一幼儿园20名幼儿食物中毒 教育部门辟谣